題畫竹 其三
拔地氣不撓,
參天節何勁?
平生觀物心,
獨對秋篁影。
拔地氣不撓,
參天節何勁?
平生觀物心,
獨對秋篁影。
竹筍破土而出,氣勢不屈不撓;直插云霄,竹節是多么剛勁。我平生觀察萬物的心境,唯獨對著秋日竹林的影子(情有獨鐘)。
撓:彎曲,屈服。
參天:高聳入云。
節:既指竹節,又雙關人的氣節。
秋篁(huáng):秋日的竹林,篁指竹林。
觀物心:觀察事物、感悟自然的心境。
此詩應為題畫之作,可能創作于作者觀秋日竹畫時。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堅韌、高潔,作者借題畫之機,通過詠竹抒發對品格的追求。
全詩以竹為喻,前兩句寫竹的外在形態(拔地、參天、勁節),后兩句轉寫觀竹心境,將竹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精神品格結合,短小精悍卻意蘊深遠,是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。
偶因請告得閒身,子墨依然日見親。湯媼曾聞能作祟,竹奴何事亦欺人。堂前客至惟長揖,池上詩成一欠伸。自笑東鄰來問疾,如何翻后陸徐陳。
予年四十四,發白成衰翁。非有高蓋車,曷與賢者同。嗟予出寒遠,家世嘗力農。十九登科第,圣彀參英雄。十年出吏選,校書蓬渚中。天子設采拔,謂有諫諍風。既叨言責地,蹇蹇思匪躬。竊不自度量,語剡奸邪胸。一毫抗千鈞,擯落無流蹤。同時皆驤首,金紫班著崇。唯予守長樂,幸就祿養豐。八年江海外,再上螭階東。四十入西閣,宿仇司化工。蒙錦投機阱,唯賴天聽聰。代言游禁密,侍從多從容。尋行京兆事,擊斷露铦鋒。是職非所好,輒以死竭忠。愿辟大幽都,為君囚四兇。愿拂西省堂,為君延夔龍。愿舒泰山云,甘澤成歲功。愿回太清日,晴景破陰蒙。愿躋萬人壽,夭扎終不逢。愿令編戶富,食衣無困窮。群臣走率職,陛下居法宮。文彩成禮樂,籌略羈夷戎。意言亦良苦,精神庶潛通。短步趨遠道,心健力不充。早衰鬢已華,憂傷乃自攻。我知古人心,生德貫上穹。何為論貴賤,貴畏非大公。南歸雖云樂,此念殊忡忡。
月照林烏露入船,也知鴛閣未成眠。閑窗燭剩猶針線,小榻香消尚管弦。歌罷定應悲悄悄,夢來須認路綿綿。回腸九曲何須道,此夕腸回幾萬千。
李白居南國,青山換九華。聯詩在高壁,放酌出清涯。相對煙巒古,相懸江漢斜。盈盈有臺月,長載洞中霞。
茅店柴門水一方,四圍松色莽蒼蒼,荒村別有好風光。野菜山菇猶帶露,苗歌彝舞不須妝,煙波淡淡映斜陽。
虛江亭午日猶存,桂楫看花撥水痕。太乙使星分地軸,風霓到影入天門。平原易起芳時恨,麗句堪招北月魂。欲覓草青無處覓,明妃那得有孤村。
小山有桂枝,名自騷人傳。我欲辨其族,衰病空慨然。
炎風時節集芳筵,同干駢花憶賞蓮。今日葵花更堪賞,暮春猶是艷陽天。
矍鑠狨韉出,魁梧玉帶輕。良家三世將,幕府萬人英。長嘯臨天塹,妖氛散虜營。黃壚有遺恨,不見朔方平。三紀羽林衛,千秋彝鼎銘。拔材多男爵,教子寶遺經。淮上開王社,云邊落將星。后來思燕頷,麟閣仰丹青。
周公七百年禮樂,箕服檿弧紛破除。空使遺臣經故國,徘徊禾黍嘆丘墟。
愿搜殘史冊,分付與麋群。十七部從說,三千年試云。遷而上僅見,瞱以后無聞。安得祖龍焰,都將冢屋焚。
人間勝事只圖新,試筆看君句有神。鵲侶悅晴紛叫噪,萱芽含凍向嶙峋。遺樽幸許先嘗酒,折簡將期共探春。可笑狂夫狂到底,歌聲中夜徹高旻。
十丈朱旗照水殷,家家簫鼓樂江山。千峰如畫供杯酒,不道清時是等閒。
漢濱老父,操鋤沔上。翠華雷動,不屑瞻仰。臺臣屈問,理辯如響。俯首含羞,匆匆塵鞅。
舊水何堪飲社翁,兼旬兀坐雨聲中。因過村舍知春盡,漸見含桃火齊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