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其二十一 還大次用《乾安》。
神明既交,恍若有承。欽翼齊莊,福祿具膺。王業是興,祖武是繩。佑我億年,以莫不增。
神明既交,恍若有承。欽翼齊莊,福祿具膺。王業是興,祖武是繩。佑我億年,以莫不增。
錦筵紅,羅幕翠。侍宴美人姝麗。
十五六,解憐才。勸人深酒杯。
黛眉長,檀口小。耳畔向人輕道。
柳陰曲,是兒家。門前紅杏花。
使君欲醉離亭酒。酒醒離愁轉有。紫禁多時虛右。苕霄留難久。
一聲歌掩雙羅袖。日落亂山春后。猶有東城煙柳。青蔭長依舊。
畫轂雕鞍狹路逢。一聲腸斷繡簾中。
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
金作屋,玉為籠。車如流水馬游龍。
劉郎已恨蓬山遠,更隔蓬山幾萬重。
淡薄梳妝輕結束。天意與、臉紅眉綠。斷環書素傳情久,許雙飛同宿。
一餉無端分比目。誰知道、風前月底,相看未足。此心終擬,覓鸞弦重續。
畫船橫倚煙溪半。春入吳山遍。主人憑客且遲留,程入花溪遠遠。數聲蘆葉,兩行霓袖,幾處成離宴。
紛紛歸騎亭皋晚。風順檣烏轉。古今為別最消魂,因別有情須怨。更獨自、盡上高臺望,望盡飛云斷。
體態看來隱約,梳妝好是家常。檀槽初抱更安詳。立向尊前一行。
小打登鉤怕重,盡纏繡帶由長。嬌春鶯舌巧如簧。飛在四條弦上。
闌干十二獨憑春。晴碧遠連云。
千里萬里,二月三月,行色苦愁人。
謝家池上,江淹浦畔,吟魄與離魂。
那堪疏雨滴黃昏。更特地、憶王孫。
苕花飛盡汀風定。苕水天搖影。畫船羅綺滿溪春。一曲石城清響、入高云。
壺觴昔歲同歌舞。今日無歡侶。南園花少故人稀。月照玉樓依舊、似當時。
晴煙冪冪。漸東郊芳草,染成輕碧。野塘風暖,游魚動觸,冰嘶微坼。幾行斷雁,旋次第、歸霜磧。詠新詩,手拈江梅,故人贈我春色。
似此光陰催逼。念浮生、不滿百。雖照人軒冕,潤屋珠金,于身何益。一種勞心力。圖利祿,殆非長策。除是恁、點檢笙歌,訪尋羅綺消得。
錦屏羅幌初睡起。花陰轉、重門閉。
正不寒不暖,和風細雨,困人天氣。
此時無限傷春意。憑誰訴、厭厭地。
這淺情薄幸,千山萬水,也須來里。
整頓云鬟初睡起。庭院無風,盡日簾垂地。
畫閣巢新燕聲喜。楊花狂散無拘系。
近來早是添憔悴。金縷衣寬,賽過宮腰細。
苒苒光陰似流水。春殘鶯老人千里。
花前月下暫相逢。苦恨阻從容。
何況酒醒夢斷,花謝月朦朧。
花不盡,月無窮。兩心同。
此時愿作,楊柳千絲,絆惹春風。
越娥紅淚泣朝云。越梅從此學妖嚬。
臘月初頭、庾嶺繁開后,特染妍華贈世人。
前溪昨夜深深雪,朱顏不掩天真。
何時驛使西歸,寄與相思客,一枝新。報道江南別樣春。
曉來風雨,萬花飄落。嘆韶光虛過。
卻芳草萋萋,映樓臺、淡煙漠漠。紛紛絮飛院宇,燕子過朱閣。
玉容淡妝添寂寞。檀郎孤愿太情薄。數歸期,絕信約。
暗添春宵恨,平康恣迷歡樂。時時悶飲綠醑,甚轉轉、思量著。
去歲中秋玩桂輪。河漢凈無云。
今年江上共瑤尊。都不是、去年人。
水精宮殿,琉璃臺閣,紅翠兩行分。
點唇機動秀眉顰。清影外、見微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