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子磋明經歸自饒陽,賦此贈之
儒冠都傲骨,態肯乞誰憐。
一任貧懸罄,終羞賤執鞭。
繩長思繫日,甌缺轉憂天。
雁戶何時奠,蕭條萬井煙。
儒冠都傲骨,態肯乞誰憐。
一任貧懸罄,終羞賤執鞭。
繩長思繫日,甌缺轉憂天。
雁戶何時奠,蕭條萬井煙。
文人都有一身傲骨,怎肯去乞求他人憐憫。寧愿貧困到一無所有,也始終以卑賤地為他人驅使為羞恥。希望有長繩能系住太陽,擔憂如瓦盆般的天空有缺漏。流民何時能安定下來,到處都是蕭條的景象。
儒冠:指文人。
懸罄:形容一無所有,極其貧困。
執鞭:指為人驅使,做卑賤的事。
繫日:傳說古代有魯陽公與敵人作戰,天色將晚,他揮戈使太陽返回。這里表示希望留住時光。
甌缺:傳說古代女媧煉石補天,這里表示擔憂天有缺漏,比喻對社會現狀的憂慮。
雁戶:指流民,像大雁一樣遷徙不定的人家。
萬井煙:指眾多村落呈現出的蕭條景象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、百姓流離失所的狀態。詩人看到文人堅守骨氣卻貧困潦倒,流民無法安定,從而創作此詩表達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文人的骨氣,同時反映社會的動蕩與流民問題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用典恰當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能反映當時社會現實和文人心態。
粉墻丹柱柳絲中。
簾箔輕明花影重。
午醉醒來一面風。
綠蔥蔥。
幾顆櫻桃葉底紅。
展屏山色翠連空。瀟灑冠閩中。
背郭元無塵事,披襟時有清風。
君侯雅致,臨流句麗,愛月情鍾。
樂府直追歐老,堂名新自陶翁。
過盡百花芳草滿。柳絲舞困闌干暖。柳外秋千裙影亂。人逐伴。舊家心性如今懶。
斗帳寶香凝不散。黃昏院落鶯聲晚。紅葉不來音信斷。疏酒盞。東陽瘦損無人管。
簾櫳月上時,寂寞東風里。
又是立黃昏,梅影臨窗綺。
玉梅清夜寒,夢斷還無寐。
曉角一聲殘,吹徹人千里。
雨斜風橫,正詩人閑倦,淮山清絕。彈壓秋光江萬頃,只欠凌波羅襪。好事幽人,憐予止酒,著意溫瓊雪。翠帷低卷,怪來飛墮初月。
涼夜華字無塵,舞裙香漸暖,錦茵聲闋。不分金蓮隨步步,誰遣芙蓉爭發。賴得高情,湘歌洛賦,稱作西風客。為君留住,不然飄去云闕。
風雨初經社。子規聲里春光謝。最是無情,零落盡、薔薇一架。況我今年,憔悴幽窗下。人盡怪、詩酒消聲價。向藥爐經卷,忘卻鶯窗柳榭。
萬事收心也。粉痕猶在香羅帕。恨月愁花,爭信道、如今都罷。空憶前身,便面章臺馬。因自來、禁得心腸怕。縱遇歌逢酒,但說京都舊話。
富貴從來自有,人生最羨長年。
骎骎八秩未華顛。更喜此身強健。
金印新來如斗,絲綸御墨猶鮮。
棗如瓜大藕如船。莫惜尊前滿勸。
春回海角。望中佳氣連云幕。曉來隱隱聞天樂。玉女金童,來奉瑤池約。
東風已破蟠桃萼。霞觴薦壽更酬酢。香山舞罷宮花落。步輦安輿,歲歲同行樂。
春陰漠漠。海棠花底東風惡。人情不似春情薄。守定花枝,不放花零落。
綠尊細細供春酌。酒醒無奈愁如昨。殷勤待與東風約。莫苦吹花,何似吹愁卻。
香霧空蒙,檐牙外、流螢自照。夜向久、明河東畔,電飛云繞。錯落疏星垂屋角,須臾萬弩鳴林杪。漸翠竹、蒼梧嫩涼生,驚秋早。
人語靜,簽聲杳。珍簟冷,紗廚小。想云窗依舊,夢尋難到。雁足空來書斷絕,眉頭頓著愁多少。縱細寫、琴心有誰知,朱弦悄。
平日悲秋今已老。細看秋光自好。風緊寒生早。漫將短發還吹帽。
寂寞東籬人不到。只有淵明醉倒。一笑留殘照。世間萬事蠅頭小。
飛花如趁燕子。直度簾櫳里。帳掩香云暖,金籠鸚鵡驚起。
凝恨慵梳洗。妝臺畔,蘸粉纖纖指。寶釵墜。
才醒又困,厭厭中酒滋味。
墻頭柳暗,過盡一年春事。罨畫高樓怕獨倚。
千里。孤舟何處煙水。
輕艷盈盈,相逢曾向寒溪路。
惜飄零處。無計禁春雨。
素影參差,人在瓊城步。
危闌暮。年光催度。特地香風住。
倦客平生行處,墜鞭京洛,解佩瀟湘。此夕何年,來賦宋玉高唐。
繡簾開、香塵乍起,蓮步穩、銀燭分行。暗端相。燕羞鶯妒,蝶繞蜂忙。
難忘。芳樽頻勸,峭寒新退,玉漏猶長。幾許幽情,只愁歌罷月侵廊。
欲歸時、司空笑問,微近處,丞相嗔狂。斷人腸。假饒相送,上馬何妨。
逢春如酒,逢花如露,逢人如玉。
東風送寒去,蔚溫溫香縠。
海上三山元似粟。試招來、共藏金屋。
與君醉千歲,看人間新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