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口驛
危峽束急湍,怪狀擁灘路。劃然敞一門,石齒一一吐。
舂聲響奔崖,人語出深樹。竹屋高連云,戶戶層巔露。
午峰接檐前,炊煙雜山霧。居者如穴鼠,出若翻孤鶩。
作息烽火馀,星散屯野戍。郵傳今復增,力役連朝暮。
雖稱阛阓民,無地謀生聚。岸側見樵蘇,十九無完褲。
潛語問士居,苦役兼苦賦。海上未厭兵,天遠誰可訴?
危峽束急湍,怪狀擁灘路。劃然敞一門,石齒一一吐。
舂聲響奔崖,人語出深樹。竹屋高連云,戶戶層巔露。
午峰接檐前,炊煙雜山霧。居者如穴鼠,出若翻孤鶩。
作息烽火馀,星散屯野戍。郵傳今復增,力役連朝暮。
雖稱阛阓民,無地謀生聚。岸側見樵蘇,十九無完褲。
潛語問士居,苦役兼苦賦。海上未厭兵,天遠誰可訴?
險峻的峽谷約束著湍急的水流,奇形怪狀的石頭簇擁在灘邊的路上。突然豁然開朗出現一道石門,石頭如牙齒般一一顯露。舂米的聲音在奔涌的山崖間回響,人的話語聲從幽深的樹林中傳出。竹屋高聳與云相連,家家戶戶在層層山頂顯露。中午的山峰連接著屋檐前,炊煙與山間霧氣混雜在一起。居住在這里的人像洞穴里的老鼠,出門就像孤獨的野鴨翻飛。他們在戰火之后作息,像星星一樣散落在野外的營壘。如今郵傳任務又增加了,勞役從早到晚不停。雖然號稱是城鎮的百姓,卻沒有地方謀生聚集。在岸邊看到砍柴的人,十有八九沒有完好的褲子。私下詢問讀書人,他們說苦于勞役又苦于賦稅。海上戰事還未平息,天高路遠能向誰傾訴呢?
危峽:險峻的峽谷。
劃然:突然。
石齒:形容石頭像牙齒一樣。
舂聲:舂米的聲音。
阛阓(huán huì):城鎮。
樵蘇:砍柴割草的人。
士居:讀書人。
厭兵:停止戰爭。
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當時社會處于戰亂時期,百姓不僅要承受戰爭帶來的破壞,還要承擔繁重的勞役和賦稅。詩人在旅途中經過水口驛,目睹當地百姓的困苦生活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在戰爭和苛政下的悲慘生活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環境和百姓生活細節的描寫來展現社會問題。在文學史上,它以寫實的筆觸為我們了解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生動的資料。
煙雨望麗陽,前山羅紫翠。照水挹南明,不與巾子對。
朅來登囿山,一覽萬山會。蓮城山固多,此地要為最。
主人意軒豁,物境供曠快。山椒涌華屋,迥立風埃外。
一物無遁形,所在見纖介。清霜肅天壤,佳樹隔阛阓。
俯仰隨取舍,左右從盼睞。門墻尋故步,杖屨許從邁。
恍然至絕頂,更覺宇宙大。樽酒屢勸酬,棋枰更勝敗。
秋高月色皎,浮云了無礙。不俟攀仙掌,徒手吸溪瀨。
茲堂極崇敞,意若欠深邃。先植易生木,徐待松柏兌。
望遠仍可喜,意滿聊自晦。無使山下人,或得窺外內。
但恐趣賜環,樹藝或不逮。先生味斯言,一笑相領解。
吾將飭園丁,隨處添翳薈。他時遶扶疎,吾廬益可愛。
老龍臥海沙,覺來未欠伸。珠光發海底,闖然目有神。
畫龍不畫全,必雜煙與云。此龍未嘗動,具見爪與鱗。
一龍望見之,爭心生怒嗔。奮迅勇欲前,便爾云滿身。
不知出誰筆,定非塵中人。若非親見之,何由寫其真。
云濤方洶涌,恍若渺無津。為霖會有時,正爾良苦辛。
乃知青云高,不如寂寞濱。深虞或飛去,十襲聊自珍。
簿領叢中偷得閑,輕輿相與出鄉關。
亂流先已登孤嶼,采蕨還來上北山。
藤遶龜身增赑屭,水涵虹影照孱顏。
老農擁道迎人笑,今日使君來破慳。
矮簷風雨送蝸牛,有客來夸百尺樓。
闔郡臺池皆下瞰,背城湖海亦全收。
清時未放徒高臥,半世何為故倦游。
解盡橐金君計決,月明長笛起漁舟。
我老不復仕,行將掛衣冠。兩子俱貳令,官職恰一般。
剡川且書考,上虞亦之官。人言易捧檄,歸奉重親歡。
我意正不爾,期汝政可觀。食焉怠其事,古訓戒舍鏝。
汝職去民親,簿書當細看。一邑無不問,正爾良獨難。
江海匝三垂,長隄捍驚湍。埭高幾如山,潮至不留殘。
宣和有遺跡,能使潮浸灘。陂湖謹蓄泄,可以救旱干。
長溝濟漕運,浚治令通寬。此皆丞所職,勿憚心力殫。
江頭有東山,永懷謝家安。邑有李與豐,況復居二潘。
涉世終未深,送汝能忘言。故鄉去帝鄉,舟馭多往還。
失己固不可,待人亦多端。罔求違道譽,善遣非意干。
窮達自有時,此理真如丹。聚散不足較,豈得長團欒。
閑靜我所便,汝其自加餐。有時或乘興,往來二子間。
踏雨送汝行,浮家當游般。走筆如家書,誰能苦雕剜。
東游登會稽,祇見蘭亭不見碑。
北過中山府,欲訪此碑不知處。
閑從故家看墨本,如此二者絕難遇。
曾經耶律氈裹去,至今胡虜猶知慕。
時將一二餽膚使,持歸往往快先覩。
未知玉石真在否,要比江南終近古。
他日縛取呼韓作編戶,勒銘歸來過定武。
只問君王乞此碑,打向人間莫論數。
休沐無官事,公庭且放衙。城中尋勝地,道上引高牙。
潭府臨芳徑,東巖玩物華。山林真敻絕,棟宇謝豪奢。
陶令親栽菊,秦侯晚種瓜。裴公余綠野,六一醉瑯玡。
幽阪森三友,飛橋粲百花。樹深藏曲折,谷險路谽谺。
道院羅星斗,禪房供釋迦。鼇峰思御氣,畫舸想乘槎。
佳處城環雉,吟邊路遶蛇。登山攜翠袖,喝道屏銀檛。
井市花相映,湖陂柳半遮。高歌驚野鳥,疊鼓亂鳴蛙。
陛級青珉滑,秋千彩旆斜。叢篁穿嫩筍,芳草綻新葩。
靜憩方開宴,徐行更試茶。僊醪斟瑪瑙,玉指奏琵琶。
清絕囂塵遠,蒼茫望眼賒。詩情彌海嶠,飲興渺天涯。
賢尹民同樂,名郎子克家。才高修月戶,筆妙補天媧。
揮麈風流勝,憑欄笑語夸。追風慚款段,倚玉媿蒹葭。
逸韻迷春蝶,清歡接暮鴉。舞茵收地錦,畫燭照籠紗。
耋稚欣相告,輿臺靖不嘩。微風朝趁馬,好雨夜隨車。
土脈興原隰,霖膏潤甲芽。相將勸耕去,和氣滿桑麻。
天清無云秋氣明,好風叢桂傳芳馨。乃于此時送君行,江空目短難為情。
蚤從兩川馳大名,眉宇瑩徹春壺冰。語輒傾倒心地平,大篇小篇韶鈞鳴。
壽皇一見喜不勝,璧水道山照群英。潼川題輿遠有聲,痛洗鹽?疲民醒。
天子呼來再登瀛,典領著作承明庭。絕域往陪蘇子卿,馬上談笑胡人驚。
歸來期君侍西清,胡為西去謀專城。士友重嘆君不譍,視此進退秋毫輕。
洋川風物天下稱,文翁流詠人載賡。當時猶待郡政成,君今未到意已傾。
岢峩大艑秋江澄,圖史萬卷鷗與盟。殘編斷軸恐飄零,數輩裝潢手不停。
我亦重來預彯纓,三日不見鄙吝生。況此摻袪將長征,欲挽不留鴻冥冥。
賜環勿憚萬里程,江山多助筆縱橫,黼藻王度扶中興。
四海王詹事,傳家有象賢。
宦情塵滓外,風誼典刑邊。
遺愛依前鄭,群居得少連。
生平才樂此,一夢涕潸然。
結屋蒼崖晝不嘩,崚嶒亂石遶簾牙。
濤江渺莽三千頃,煙瓦參差百萬家。
雉堞環山余暮雪,龍樓聳闕煥朝霞。
登臨可是望都省,但有葵心向日華。
莫笑栽培日月遲,待看老干及孫枝。
天將臈去春回首,人與花同雪滿頤。
萬里隴頭空故跡,孤山籬落但余基。
至今佳句無人繼,誰與招魂著楚辭。
黨論一興誰可回,賢路荊棘爭先栽。竄流多能擅筆墨,囚拘或可為鹽梅。
雪堂先生萬人敵,議論磊落心崔嵬。向來羅織脫一死,至今詩話存烏臺。
憑高望遠想宏放,眼界四海空無埃。黃岡踏遍興未盡,絕江浪破琉璃堆。
漫郎神交信如在,石為窊樽勝金罍。鄧侯先曾訪遺跡,銘文深刻山之隈。
山荒地僻分埋沒,二公前后搜莓苔。元祐一洗人間怨,天地清寧公道開。
玉堂同念舊游勝,筆端萬物挫欲摧。時哉難得復易失,弟兄遠過崖與雷。
北歸天涯望陽羨,買田不及歸去來。我為長歌吊此老,慟哭未抵長歌哀。
造次依儒術,朝回只一經。
更無他嗜好,端是眾儀刑。
符應當良月,聲華自妙齡。
帝垣從此日,光焰粲前星。
三槐名德萃清門,七葉為州頼有君。
道院無忘山谷賦,郡齋當繼潁濱文。
君應膝上憐文度,我向東床憶右軍。
振起家聲差易耳,便看奏最躡青云。
閣下相期久,山中把酒稀。
未能容我去,又復送君歸。
柱史寧終隠,威顏暫咫違。
壯心誰與語,看劍一燈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