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覽牛首山洪覺寺諸勝
盡日雙峰大覺前,摩崖同飲太虛泉。
洞深怕犯曇云合,閣閉驚看塔影懸。
步引健僧凌倒景,目隨飛雁散江天。
桂梅諸嶺重重見,無奈鄉懷入酒邊。
盡日雙峰大覺前,摩崖同飲太虛泉。
洞深怕犯曇云合,閣閉驚看塔影懸。
步引健僧凌倒景,目隨飛雁散江天。
桂梅諸嶺重重見,無奈鄉懷入酒邊。
一整天都在雙峰大覺寺前游玩,一起在摩崖邊飲用太虛泉的泉水。山洞幽深,害怕驚擾了聚合的曇云;樓閣緊閉,驚訝地看著塔影高懸。跟著矯健的僧人步入倒映的美景,目光追隨著飛雁消散在江天之間。桂嶺、梅嶺層層疊疊映入眼簾,無奈思鄉之情涌上心頭,融入了酒杯之中。
盡日:一整天。
摩崖:在山崖石壁上鐫刻文字等,這里指摩崖處。
太虛泉:泉名。
曇云:佛教語,形容佛法如云,能覆蓋一切。這里指山間的云。
倒景:倒影,指水中或鏡中映出的景物。
無奈:表示沒有辦法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推測詩人在游覽牛首山洪覺寺時,被當地的美景所吸引,然而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,又觸發了內心的思鄉之情,從而創作了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游覽牛首山洪覺寺的經歷,抒發思鄉之情。其特點是寫景細膩,情景交融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也是描繪地方勝景、表達個人情感的佳作。
風料峭,月冥濛。波生前渡碧,花謝去年紅。西樓一夜聽鶗鴂,春盡重簾閒夢中。
吁嗟嗟,我之與子交兮,子如日兮月如我。未望兮而日在其右,既望兮而日在其左。左與右兮其皆溯日以為明,離日須臾兮月誠不可。日以月為其命兮,日得月而天下有水。月以日為性兮,月得日而天下有火。兩相濟兮以長生,與天地不墮。
爐煙裊裊眾香焚,春草青袍兩面分。行到幔亭張樂地,虹橋錯認武夷君。
舊日三賢廟,先生痛劇秦。門荒人物改,愁煞渡江人。
真工造化豈容私,拙者為謀亦甚微。安樂窩深初起后,太和湯釅半醺時。長年國里籃舁往,永熟鄉中杖策歸。身似升平無一事,數莖髭白任風吹。老年軀體索溫存,安樂窩中別有春。萬事去心閑偃仰,四支由我任舒伸。庭花盛處涼鋪簟,檐雪飛時軟布裀。誰道山翁拙于用,也能康濟自家身。有物輕醇號太和,半醺中最得春多。靈丹換骨還如否,白日升天似得么。盡快意時仍起舞,到忘言處只謳歌。賓朋莫怪無拘檢,真樂攻心不奈何。相招相勸飲流霞,鬢亂秋霜發亂華。所記莫非前甲子,凡經多是老官家。共誇今日重孫過,更說當時舊事呀。言語丁寧有情味,后生無笑太周遮。生來未始事田疇,無歲無時長有秋。隨分杯盤俱是樂,等閑池館便成游。風花雪月千金子,水竹云山萬戶侯。欲俟河清人壽幾,兩眉能著幾多愁。
樹外朱扉映水田,風光端屬隱居年。鶴知人意偕童舞,花戀春光學柳眠。當席按歌頻寄調,分題倚和動連篇。山靈更識留賓意,會遣飛流作醴泉。
島外晴川練光,花底清流錦色。漱馀磯畔潺湲,洗盡胸中荊棘。
江鄉早歲識奇才,萬里驅馳薊北來。護印暫辭王相府,寧親還上令公臺。家傳舊業書連屋,壽介新年酒滿杯。二月官河冰解凍,放船莫待檄相催。
人生塵土不可耐,天上高寒定自嘉。但約麻姑擘麟脯,莫尋句漏問丹砂。
肉團無主,空劫有家。清白十分活計,丕平一段生涯。月戶風高兮云凝古路,星河浪靜兮夜泛靈槎。唯心成萬法,化佛現千華。快須拽鼻回香象,切忌當頭觸死蛇。
金作掃帚玉作把,凈掃殿屋迎西家。
夜寒人少睡,歲暮客思鄉。犬吠三更月,雞啼萬井霜。老知彭澤是,憂作少陵狂。聞說新州主,飄然棄印章。
水是儂鄉舟是家,白蘋風外釣絲斜。樵青自作滄浪調,驚起雙鳧出浪花。
壬午殘灰撲面飛,故家文獻盡陵夷。君從張仲三千載,譜到留侯第幾枝。遷表歐圖光奕奕,春蘭秋桂郁離離。頓令百世親親在,著姓由來擅本支。
赫赫玄功被穹壤,皇皇至德洽生靈。開基撥亂妖氛廓,佐命宣威海內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