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陳德孚見懷絕句五首
北窗人靜日從容,臥看輕陰落澗松。剩欲與君同采藥,萬山深處白云重。
擬憑大藥駐衰容,蚤向山南植萬松。未問茯苓今幾許,眼前嬴得晝陰重。
平生不耐抗塵容,興在清溪石上松。卻喜年來人事少,衡門晝掩底須重。
數畝山居膝可容,老龍鱗甲手栽松。茅亭正在云深處,長夏陰陰紫翠重。
面面溪山列秀容,鹿眠芳草鶴巢松。登臨不倦時乘興,直上云峰十二重。
北窗人靜日從容,臥看輕陰落澗松。剩欲與君同采藥,萬山深處白云重。
擬憑大藥駐衰容,蚤向山南植萬松。未問茯苓今幾許,眼前嬴得晝陰重。
平生不耐抗塵容,興在清溪石上松。卻喜年來人事少,衡門晝掩底須重。
數畝山居膝可容,老龍鱗甲手栽松。茅亭正在云深處,長夏陰陰紫翠重。
面面溪山列秀容,鹿眠芳草鶴巢松。登臨不倦時乘興,直上云峰十二重。
北窗下安靜,日子過得從容自在,躺著看淡淡的陰影灑落在山澗的松樹上。很想和你一起去采藥,在那萬山深處白云濃厚的地方。打算憑借靈丹妙藥來留住衰老的容顏,早早就在山南種下萬棵松樹。還沒問茯苓如今長得怎樣,眼前先得到了濃密的白晝陰涼。平生就受不了塵世的庸俗模樣,志趣全在清溪邊石上的青松。可喜的是這些年人事紛擾少了,白天關上柴門何須再添屏障。幾畝山居小得只能容下雙膝,親手栽下的松樹如老龍的鱗甲。茅亭正好在云霧深處,漫長的夏日里濃蔭中紫翠重重。四面的溪山呈現出秀麗的姿容,鹿在芳草中安眠,鶴在松樹上筑巢。興致來時不知疲倦地登山游覽,一直登上那十二重的云峰。
剩欲:很想。
大藥:指靈丹妙藥。
蚤:通“早”。
抗塵容:指塵世中庸俗的模樣。
衡門:簡陋的柴門。
老龍鱗甲:形容松樹樹皮粗糙如老龍的鱗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一種厭倦塵世、向往自然的心境。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紛擾,詩人渴望在自然中尋求寧靜與自在,便創作了這些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趣。
這組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。其突出特點是描繪了優美寧靜的自然景色,營造出閑適的氛圍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情感追求。
憤時唯泯默,憂國漫咨嗟。
上略思黃石,中原望翠華。
散才甘社櫟,系跡類匏瓜。
世事無窮盡,吾生得有涯。
春因葳蕤擁繡衾,
恍隨仙子別紅塵。
問誰幻入雜胥境,
千古風流造孽人。
琴鶴翛然雅化存,
口碑輿誦滿荒村。
去時留得魚懸屋,
一棹清風到鹿門。
白海照層峰,舒光二千里;
蜃氣化秋云,青霄澹如綺。
道逢裸體人,惟識窮桑氏;
穴山安爾宮,弋肉哺其子。
圣人竄南鄉,代有章句士。
巨壑族龜龍,崇岡壽桐梓。
均之造物心,詎曰難為理。
最瀟灑。是碧水如油,柳灣亂瀉。又趁人蝴蝶,成團舞花罅。晴堤草綠縈裙帶,衫子游絲惹。阿誰家、粉黛風前,澹羅吹麝。
遙岸互游冶。聽弦風鳶,鞭嘶寶馬。暖意熏人,人境頗堪畫。畫師倘寫溪頭景,寫我傷春者。問先生、你個傷春難寫。
已致升平胙,兼高孝治名。彌留念文母,倉卒托阿衡。
寢殿陳龍輴,離宮撤翠旌。猶傳罪己詔,嗚咽走蒼生。
南苑停調馬,東邦罷貢鷹。車書方正統,弓劍忽遐升。
玉幾嗟空設,鑾輿憶舊乘。蒼茫哀痛日,大誓復金縢。
象鼻峰前得少留,
煙霞風景記來游。
等閒拂石題名姓,
惹得青云上筆頭。
朝看長白山,暮看長白山。山色有朝暮,吾心常自閒。
清川映白石,游魚止復行。共有臨淵羨,能無結網情。
月落古堤上,人行春陌頭。曉煙如有意,長伴綠楊樓。
初日照園桃,盈盈散霞綺。主人窗中坐,顏色宛相似。
共道農家事,辛勤在一春。靜觀田野際,多少輟耕人。
近浦寒煙上,平沙落雁遙。行人欲歸去,舟子故招招。
寒泉冽古井,上有雙梧桐。借問往來者,誰知疏鑿功。
城外望城中,朝來氣逾爽。吾心浩然者,入夜還能長。
騄駬嘶金勒,干將吼玉龍。
樓蘭猶未斬,無夢到關中。
悲風一夕遍江關,垂老詩人掉臂還。
過客已憐江令宅,壞垣能見翠微山。
懸知畎畝終吾事,頗恐塵沙未放閒。
南望戰云初不極,更移歸夢入刀環。
群山斷江岸,一塔凌青冥。
登臨不知疲,寫我萬古情。
盤紆遍憑闌,周覽越國形。
山川勢相逼,三折江流清。
隔江望會稽,南鎮趨百靈。
大哉神禹力,胼胝安蒼生。
回頭富春山,垂釣留客星。
高臺俯江泛,曠代傳清名。
男兒審出處,身重五岳輕。
浩歌心悲涼,云氣忽縱橫。
海色含古愁,何能見蓬瀛。
但聞丘墓間,白楊多悲聲。
平生碌碌本無奇,況是年垂九十時。
阿囝略如郎罷老,稚孫能伴太翁嬉。
花前騎竹強名馬,階下埋盆便作池。
一笑不妨閑過日,嘆衰憂死卻成癡。
樹接蘇秦廟,湖吞項羽祠。野人偏解道,范蠡載西施。
笠澤一飛鳥,千帆接素秋。暮煙沉夕麗,知是百花洲。
信有神工鑿,獨山開禹門。也知應有戶,誰識奠乾坤。
黿頭排巨浪,鹿頂倚孤松。七十二峰外,添余又一峰。
因郎憔悴卻羞郎。
朝扣富兒門,
富兒猶未足。
雖無千金酬,
嗟彼勝骨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