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三日祓禊渭濱
上林花鳥暮春時,
上巳陪游樂在茲。
此日欣逢臨渭賞,
昔年空道濟汾詞。
上林花鳥暮春時,
上巳陪游樂在茲。
此日欣逢臨渭賞,
昔年空道濟汾詞。
暮春時節(jié),上林苑里花鳥繽紛。三月初三,我陪侍在旁,歡樂就在此時。今日有幸能在渭水之濱欣賞美景,往年也只是徒然聽聞那《秋風辭》啊。
上林:即上林苑,古代帝王的園林。
上巳:古代節(jié)日,在農歷三月初三。
祓禊:古代民俗,到水邊嬉游采蘭,以驅除不祥。
濟汾詞:指漢武帝《秋風辭》,其中有“泛樓船兮濟汾河,橫中流兮揚素波”之句。
此詩應是詩人在暮春上巳日陪皇帝于渭濱參加祓禊活動時所作。上巳節(jié)祓禊是古代傳統(tǒng)習俗,人們在這一天到水邊祈福消災。詩人身處這樣熱鬧歡樂的場景,有感而發(fā)創(chuàng)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記錄上巳日陪皇帝在渭濱游樂之事,突出了當時的歡樂氛圍。其特點是語言直白,情感表達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的節(jié)日活動和宮廷生活。
小窗開盡碧桃枝,憶得青鸞化去時。昨夜秋風妒幽怨,夢中吹斷素琴絲。
烏臺憲史天下奇,姓氏久為人所知。風霜面目松柏操,鐵石腸肚冰玉肌。群兇肆虐干天誅,潢池弄兵如小兒。中原在處皆反側,擄攘豈獨東南陲。寓兵于農古王制,憲史于此力主之。羽書差兵以萬計,頃刻而集敢后期。厲兵秣馬在此舉,指日要斬蚩尤旗。廓平天宇清海岳,獻俘授馘朝丹墀。東州老翁頭雪白,拭目愿見承平時。南山有石踞如虎,攜歸我欲鐫公碑。
霏霏玉管動葭灰,駘蕩春從柳外回。霜鬢橫時人六秩,心潮涌處雪千堆。紅搖燭影窺鸞鏡,綠釀詩情入酒杯。綺夢寧隨天共老,樽前笑插膽瓶梅。
煙銷六代衣香散,秋陰濃罩霜樹。月亭風榭幾滄桑,花外驄誰系。覓謝屐、行吟著處。江山合讓蒼苔古。只攬勝登臨,對夕照、而今短筇,荒徑誰與。此際日遠長安,觚棱追憶,夢華驚換如許。江湖愁緒雁飛初,目渺寒林侶。正寂寂、冰弦罷撫。商量載酒滄浪去。問一舸、今無恙,賀老風流,鑒湖秋嫵。
三絕風流數鄭虔,到頭生事僅寒氈。古來文苑君知否,一卷殘編了百年。
乃□驀躍玻璃寒,體被頑甲流腥涎。蘇槁為穰功莫論,帝曰報汝后嗣蕃。或居渭水或淇園,一派逃入荒磯灣。厥后生子子生孫,頭角嶄然闖吾藩。拂云力郁數寸間,精液不泄真味全。祝融玄冥效駿奔,茭心蘆芽靦以慚。竹葉與汝本同根,以膠投漆無間言。當家清風灑乾坤,不敢涴以葷與膻。
簿書形役愧同倫,宦學如公有幾人。勛業(yè)未慚賢相種,文章宜卜醉翁鄰。江淮去住風濤惡,天地生成草木春。珍重忘年欲傾倒,短章聊為寫情真。
春水深且遠,扁舟不可度。纖素空牽衣,飛黃已前路。妾意如孤舟,君情似浮漚。浮漚一散無尋處,短棹輕帆日夜愁。
蒂苦瓜,香甘李。去苦就甘,自通至理。滅無明、混俗和光,且閑施俗禮。訪長安,經槐里。心歸物外,氣收補里。要無中、養(yǎng)就嬰兒,飲天然玄醴。
東林開士解談禪,共住千巖萬壑前。回首歸云不知處,林間相遇是何年。
周衰麒麟出,漢末黃河清。見之非其時,徒有嘉瑞名。古道既緬邈,企慕惟空情。茫茫千祀上,此義圣所明。堂坳不容杯,渤澥納百川。大小何乃殊,其量使之然。鄙人器易盈,德士心廣淵。美哉黃叔度,千古稱其賢。魯連天下士,氣凌七國雄。能令一箭書,坐收聊城功。秦軍茍不卻,高名亦成空。當時受黃金,遂與常人同。所以有志士,千古欽遺風。
繞舍森森玉萬竿,不知曾歷幾人看。一經句曲仙郎手,便覺行臺分外寒。
送君歸老出神州,緩轡東風控紫騮。客路云連吳苑樹,夕陽人在浙江舟。一尊綠酒金臺別,三徑黃花槜李秋。想得到時多雅趣,無邊春意在芳洲。
喜夷怒則蹠,人蹠我則夷。肉糜吾胡飽,羹藜爾豈饑。甘可使為苦,妍可使為媸。味不主于口,色非目所司。有物盤其間,強橫踰窮奇。變化若牛鬼,播弄如兒嬉。突起千尋障,何論目如離。能幻舌如馬,食蜜胡甘之。吾生患此物,敬奏主君知。明燈照奧窔,峭壁捍邊陲。剛刃晃似雪,誅剪靡孑遺。口目賀且泣,從前何太癡。夷蹠自有真,饑飽莫相岐。
谷底寒深,樓頭醉淺,憑誰六琯吹葭?漫剪蒿芹,春幡影黯千家。前朝夢隔青山外,望青山、爭奈云遮?鎮(zhèn)銷凝,水佩玲瓏,雁字欹斜。音塵已斷空懷古,悵煙迷驛館,月冷龍沙。借取星光,來尋舊日風華。心舟欲向桃溪泛,甚凄茫、不辨津涯?夜沉沉,淚濺珠盤,鏡幻琪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