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張文煥慵庵萬山堂即事二首 其一
張侯詩思涌如泉,吟榻橫陳翠麓巔。
十雨五風今樂國,千村萬落幾人煙。
賞心眺覽知何算,轉首音塵竟弗傳。
句勒口碑天共遠,不虛佳月佐觥船。
張侯詩思涌如泉,吟榻橫陳翠麓巔。
十雨五風今樂國,千村萬落幾人煙。
賞心眺覽知何算,轉首音塵竟弗傳。
句勒口碑天共遠,不虛佳月佐觥船。
張侯作詩靈感如泉水般涌動,他的吟榻橫放在翠綠的山巒之巔。如今風調雨順是安樂之國,但眾多村落卻沒多少人煙。令人賞心悅目的眺望之景不知如何計算,轉眼之間音信竟不再傳來。他的事跡口碑流傳與天一樣遙遠,沒有辜負美好的月色伴著酒杯。
張侯:指張文煥。
翠麓巔:翠綠山巒的頂端。
十雨五風:形容風調雨順。
音塵:音信。
句勒:原指繪畫中的勾勒,這里引申為流傳、記載。
觥船:大酒杯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是作者與張文煥交往過程中,應和張文煥關于萬山堂之事所作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表面風調雨順,但實際鄉村人口凋零的狀況,作者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張侯詩才的贊美和對社會現狀的感慨。其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,對比手法突出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。
山深秋氣佳,衡門鎖虛寂。扁舟載酒過,時有問奇客。
一疏綱常重,端平起直聲。難磨石宋璟,不動鐵元城。前輩風流在,南州個信誠。精神兼學力,傾倒為遐氓。
飄飄顧曲郎,恬愉仍靜深。相逢何必早,但貴相知心。臨博斯識道,聞韶真賞音。端須理三徑,歲華多浸淫。
江邊煙草濕煙江,沙白頻翹鷺一雙。風細不知吟愛甚,雨中時起閉船窗。
曉來風信從東轉,風中春氣生微暖。隴頭殘雪已全銷,麥苗漸見青青滿。土脈膏疏日舒緩,鋤犁但覺塍畦短。桑葉生陰布谷鳴,可使流光容易晚。
雪消塵凈見層空,山色湖光面面同。巘崿遍圍云母障,波濤長浸水晶宮。青天游蓋飄香霧,白晝飛梁墮彩虹。隔岸近移蘇小宅,畫船齊泊藕花東。
漢皇蛇劍穿屋飛,伯禹神鼎淪泗涯。鯨翻鰲轉總陵谷,此鑒零落何足疑。團團知是誰家物,偶向耕夫春隴得。苔昏土蝕篆文微,消盡清光質如有。憶昔清光未泯時,玉臺鞶帶生光輝。白發幾揮豪杰淚,青娥曾照嬋娟啼。汾陽諸孫誠好古,床上書連只環堵。聞之不惜抱衾裯,豈為深閨照媚嫵。愿君試覓負局生,炯然秋月高堂明。一點莫遣飛埃侵,萬古不滅如此心。
男兒貴神交,何必見顏色。大江有佳士,夢寐不可得。忽來幔亭間,片云不相識。娟娟已在眼,猶此一水隔。
鹿豕遺容野老裝,陵前馳道亦康莊。如何作賊成王日,烹狗殘民似虎狼。
帝德誕敷,銷爍群慝。近悅遠來,惟圣時克。玉振金聲,治功興起。韶箾象之,盡善盡美。
一卷新詩兩鬢斑,喜聞季子及生還。迥腸曲似黃河水,流到天邊又入關。
茆屋依山構,沿村路不遙。酒旗標野店,有客過溪橋。
皇天不雨一百日,千丈空潭斷馀濕。連山出火槁葉黃,大野揚塵烈風赤。田家父子相對泣,枯禾一莖血一滴。中夜起坐增百憂,云漢蒼蒼星歷歷。
獨倚蘭橈入遠灘,江花漠漠水漫漫。空鉤線,沒腥膻,那得凡魚都上竿。
雪崖雪。玉壘浮云變滅。蓬婆外、晴白界天,西嶺窗涵古今絕。秦山置下列。類媵姬姜娣侄。望太白、三百去天,六月人猶失炎熱。緇塵苦為涅。問誰可配茲,千仞高潔。惟君雅號相優劣。有北正寒冽,傳將移節,及門再命益磬折。未聞賜環玦。我拙。誤名竊。甚此日徵書,亦到巖穴。何人轣轆同車轍。華首最相悅,忍為輕別。定成竹否,乞為汝,負羈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