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城歌
漢使來,胡馬死。漢使歸,死馬起。
生何致致漢天子。曲逆腹,如腲膇。不能出,一奇彼。
有閼氏此有戚姬。開一角,縱漢兵。
漢天子,有神靈。漢天子,何神靈。
韓彭死,冒頓生。閼氏妒,妒漢女。
單于樂,樂翁主。金珠紈縠壓駝馬。
漢使來,胡馬死。漢使歸,死馬起。
生何致致漢天子。曲逆腹,如腲膇。不能出,一奇彼。
有閼氏此有戚姬。開一角,縱漢兵。
漢天子,有神靈。漢天子,何神靈。
韓彭死,冒頓生。閼氏妒,妒漢女。
單于樂,樂翁主。金珠紈縠壓駝馬。
漢朝使者前來,匈奴的戰馬死去。漢朝使者回去,死馬又活過來。活著為何要向漢朝天子表達敬意。曲逆侯陳平的肚子,像腫起的腿一樣。不能想出奇計,卻有那樣一個奇計。有匈奴閼氏就如同有漢朝戚姬。打開一個缺口,放走漢朝軍隊。漢朝天子,有神靈庇佑。漢朝天子,哪有什么神靈。韓信、彭越死去,冒頓單于興起。閼氏嫉妒,嫉妒漢朝女子。單于快樂,快樂于得到漢朝翁主。金珠綢緞堆滿了駱駝和馬匹。
致致:表達敬意。
曲逆:指曲逆侯陳平。
腲膇(wěi zhuì):腫起的腿,形容肚子大。
閼氏(yān zhī):匈奴單于正妻的稱號。
戚姬:漢高祖劉邦的寵妃。
翁主:漢代諸侯之女的稱呼。
紈縠(wán hú):指精美的綢緞。
此詩創作于漢朝與匈奴對峙時期。當時漢朝初立,匈奴勢力強大,雙方時有沖突。劉邦曾被匈奴圍困于平城,后靠陳平之計得以解圍。詩中反映了這一歷史背景下漢匈之間的外交、政治斗爭以及后宮因素對局勢的影響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揭示漢匈之間復雜的政治關系和權力斗爭。其突出特點是用直白語言和鮮明對比展現歷史真相。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,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提供了生動資料。
記得牽衣別,今年此日同。草含多恨綠,花褪可憐紅。燕燕新翎協,鶯鶯煖語融。柔腸千斛怨,露出澹眉中。
剪冰裁雪藐姑仙,綽約還同未嫁年。誰信探珠須赤水,只知生玉是藍田。明明可愛人如月,漠漠難尋路隔煙。惟有細吟還暗想,日將心眼待嫣然。
放言被酒未全狂,圮國頹家豈易匡。寸草依依仍涕淚,馀暉曖曖下牛羊。一從墮地居窮巷,便擬輸頭作巨觴。唯是故人恩義在,虛堂素月每難忘。
正恨慈闈遠,如何動笑顏。一書三月至,千里兩人還。歲月它鄉誤,風塵此道艱。何時拜家慶,春酒對云山。
老成嗟不見,里巷尚能談。衣解因周急,簪還務激貪。蹶蹄心不慍,折翼淚常含。瞑目應無恨,聲名與佛參。
結宇荷為蓋,編籬槿作扉。野晴乾鵲噪,沙暝水禽飛。牽路緣青壁,樵歌出翠微。滯淫非客意,山水自忘歸。
君何不向黃山歸,君家有松大十圍。松外一天云氣濕,松間百道瀑泉飛。我思三十六翠屏,復愛松兮長青青。安得隨君入杳冥,君為免絲我茯苓,相與松兮至千齡。
君不見長安俠少年,酒底高歌花底眠。斗雞走馬千金散,何曾盜個官家錢。一朝忽報邊烽起,從軍不待別妻子。但言割地與和親,不愁戰死愁羞死。
調丹為唇脂,采蘭作香澤。玉鏡斗新妝,染作芙蓉色。
南北分岐西復東,紛紛車騎往來通。五更飯客山廚月,千里游人酒肆風。老馬怯行猶泄泄,懷人多事苦匆匆。眼中京郭煙云遠,那得尋花問柳同。
詩滿行囊興未窮,來時還與去時同。鷗波窈窈孤云外,馬路迢迢夕景中。衣潤尚含榕葉雨,帶香曾著荔花風。那知此日龍河會,卻話聽猿過峽東。
短籬腐草化流螢,閃閃光飛似自矜。不是向明心一點,夕陽何處問漁燈。
至節家家講物儀,迎來送去費心機。腳錢盡處渾閒事,原物多時卻再歸。
久夢羅浮路,今朝信杖藜。泊舟明月見,頫首白云迷。曲徑枯藤繞,奔流亂石低。仙靈肯遲我,蹤跡鐵橋西。
曉來砧。晚來砧。斷續臨風碎客心。華陽飄此身。漏沉沉。思沉沉。憶到西樓舊夢頻。曷來鼙鼓音。錦城東。錦江東。華屋綺窗簾幕紅。小橋夕照明。恨匆匆。惜匆匆。一別家山類轉蓬。關河離亂中。在洛南。在潁南。夢中依稀見故園。蟲沙血未乾。恨無端。憤無端。似有寒光落枕前。一梳眉月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