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懷
清明不雨只狂風,竟日塵沙起半空。
四海疲民皆白骨,人間無淚灑春紅。
男兒蓋棺事則已,壯士拔劍歌莫哀。
功名富貴我何有,松菊田園歸去來。
清明不雨只狂風,竟日塵沙起半空。
四海疲民皆白骨,人間無淚灑春紅。
男兒蓋棺事則已,壯士拔劍歌莫哀。
功名富貴我何有,松菊田園歸去來。
清明時節沒有下雨只有狂風肆虐,一整天沙塵都揚起在半空中。天下疲憊的百姓都成了白骨,人間已經沒有淚水來灑向春天的花朵。男子漢到死時事情才算結束,壯士拔劍高歌不要悲哀。功名富貴我本就沒有,不如回到有松菊的田園去。
竟日:終日,一整天。
疲民:疲憊困苦的百姓。
蓋棺事則已:指人死后事情才算完結。
歸去來:指歸隱田園,出自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。
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社會動蕩、百姓生活困苦時期。詩人目睹了清明時節狂風肆虐、沙塵漫天的惡劣景象,聯想到天下百姓的悲慘遭遇,從而發出感慨,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百姓苦難的同情和對功名的淡泊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直白,通過環境描寫和直抒胸臆相結合的方式,展現社會現實和個人心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,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對社會的思考和個人的追求。
同云收盡日曈曈,曉霽分明見九宮。 百里遠排銀筆架,半峰高疊玉屏風。 螺鬟矗矗深藏翠,石劍棱棱欲露鋒。 縱使丹青施妙手,難將寫入畫圖中。
獨寫菖蒲竹葉杯,蓮城芳草踏初回。 情知不向甌江死,舟楫何勞吊屈來。
五風十雨亦為褒,薄夜焚香沾御袍。 當知雨亦愁抽稅,笑語江南申漸高。
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!恁般景致,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。〔合〕朝飛暮卷,云霞翠軒;雨絲風片,煙波畫船——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!〔貼〕是花都放了,那牡丹還早。
春還消息訪寒梅。賞初開。夢吟來。映雪銜霜、清絕繞風臺。可怕長洲桃李妒,度香遠,驚愁眼,欲媚誰。 曾動詩興笑冷蕊。效少陵,慚下里。萬株連綺。嘆金谷、人墜鶯飛。引領羅浮、翠羽幻青衣。月下花神言極麗,且同醉,休先愁,玉笛吹。
屬三秋正半,暮云斂、月舒圓。誤警鶴鳴皋,棲烏繞樹,魑魅驚旋。尋常對三五夜,縱清光、皎潔未精妍。須是風高氣爽,一輪絕后光前。 無偏。故國迢迢,千萬里、共嬋娟。但陟屺瞻馳,高樓念遠,寧不凄然。天涯更新雁過,□哀嗷、出塞影聯翩。空俾騷人嘆羨,向隅耿耿無眠。
臂上萸囊懸已滿。杯中菊蕊浮無限。縱使登高寧忍看。昏復旦。心腸似鐵還須斷。 歲月川流難把玩。平生萬事思量遍。但對割愁山似劍。聊自勸。東坡海島猶三見。
耐久芳馨,擬將蜂蠟龍涎亞。化工裁下。風韻勝如畫。 鼻觀先通,頓減沈檀價。思量也。夢游吳野。憑仗神為馬。
重閨佳麗最憐梅。牖春開。學妝來。爭粉翻光、何遽落梳臺。笑坐雕鞍歌古曲,催玉柱,金卮滿,勸阿誰。 貪為結子藏暗蕊。斂蛾眉,隔千里。舊時羅綺。已零散、沈謝雙飛。不見嬌姿、真悔著單衣。若作和羹休訝晚,墮煙雨,任春風,片片吹。
冷落天涯今一紀,誰憐萬里無家。三閭憔悴賦懷沙。思親增悵望,吊影覺欹斜。 兀坐書堂真可怪,銷憂殢酒難賒。因人成事恥矜夸。何時還使節,踏雪看梅花。
漁父屈節,水潛匿方。 與時進止,出行施張。 呂公磯釣,闔口渭旁。 九域有圣,無土不王。 好是正直,女回予匡。 海外有截,隼逝鷹揚。 六翮將奮,羽儀未彰。 龍蛇之蟄,俾也可忘。 玟璇隱曜,美玉韜光。 無名無譽,放言深藏。 按轡安行,誰謂路長?
遠送新行客, 歲暮乃來歸。 入門望愛子, 妻妾向人悲。 聞子不可見, 日已潛光輝。 孤墳在西北, 常念君來遲。 褰裳上墟丘, 但見蒿與薇。 白骨歸黃泉, 肌體乘塵飛。 生時不識父, 死后知我誰。 孤魂游窮暮, 飄搖安所依。 人生圖嗣息, 爾死我念追。 俯仰內傷心, 不覺淚沾衣。 人生自有命, 但恨生日希。
漢家中葉道微。 董卓作亂乘衰。 僭上虐下專威。 萬官惶布莫違。 百姓慘慘心悲。
月寒蟋蟀鳴,獨向空庭步。 金井雙梧桐,花上有清露。
疊浪堆瓊,橫煙織素。停橈避險灣頭住。汀洲連水水連云,何曾迷卻歸人路。 今夕聊淹,明朝須去。休愁休怨休嗔怒。還家正屬好風光,啼鶯無數花千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