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?春祀二首 其一
少者游方老守閭,
獨攜魚菽薦幽墟。
何時汝輩無行役,
歲歲為翁策蹇驢。
少者游方老守閭,
獨攜魚菽薦幽墟。
何時汝輩無行役,
歲歲為翁策蹇驢。
年輕人外出游歷,老年人守在家鄉,我獨自帶著魚和豆前往墓地祭祀。什么時候你們這些人不用再服役奔波,每年都能陪著我騎著跛腳驢去祭祀呢?
游方:外出游歷。
守閭:守在家鄉。閭,里巷的門,代指家鄉。
魚菽:魚和豆,古代常用作祭品。
薦:祭祀,進獻。
幽墟:指墓地。
行役:因服兵役、勞役或公務而在外奔波。
策蹇驢:趕著跛腳的驢。策,鞭打,這里是驅趕的意思;蹇驢,跛腳的驢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中可以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年輕人為生計或服役而外出奔波的情況,老年人則留守家鄉。詩人或許是看到這種現象,結合自己祭祀時的孤獨感受,從而創作此詩,表達對親情團聚、生活安定的渴望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老人對親情陪伴的期盼和對安定生活的向往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,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生活場景和人們的情感需求。
玉貌邯鄲女,少小來深宮。春芳羞百媚,秋水明芙蓉。君王一愛惜,白日生春風。春風不長好,妾顏豈長保。一作玉階別,衷腸向誰道。憶昔少年夢,不向邯鄲飛。今日還思君,時時望金扉。雖作泉下土,悽悽何所依。
海鷗逐浪舞晴空,指點誰知第幾涌。滄海揚塵今在目,茫茫世態幻無窮。
漢國千年固,遙天萬里平。那堪風雨夜,夢不到咸秦。漠漠云山白,悠悠云雁聲。令嚴鐵衣冷,雄劍動光精。男兒生盛世,有身當奉君。但謂奇兵出,邊塵日可清。何知沙漠迥,白首未成名。
君子思危,懼不終日。眾人居安,沒齒自逸。君子思退,如迫于淵。眾人思進,如逐于田。損益之變,何其相反。茍非明智,孰能及遠。人知其終,莫知其始。吉兇之萌,鮮不由已。上天無私,何怨何親。福不擇家,禍不索人。道有險易,事有從違。于乎小子,慎爾所之。
倒頰翹然望四遐,芝田懸圃不應賒。仙仙飛傍茅茨下,誤認西湖處士家。
天慳聊爾落,地暖未教深。猶放遙岑碧,偏鳴密竹林。似供愁里眼,小惱客邊心。詩卷開還闔,清寒溢素襟。飛來須面旋,欲墮更橫斜。不遣詩人懶,惟禁酒力加。鏤冰初試手,剪水便成花。誰會歐蘇律,吟邊別一家。
千年碣石有高壇,爽氣遙臨易水寒。爾自只輪當大隊,予從下廄佐雕鞍。尊前劍解龍聲切,雪后書遲雁影單。珍重斯文期砥礪,相思何獨慰加餐。
碧露盈盈點翠苗,香風冉冉月中飄。遺芳不入騷人佩,泣對秋蘭恨未消。
恒德永不迷,生心乃為妄。趨舍一以偏,較然昧所向。慎獨唱真宗,立誠慰素仰。斷除嗜欲思,永徹天機障。
夜將大夢許人心,深寐亂流中不禁。白日戾風多黲色,秋原歌祭向悲音。繼而渾濁染伊水,怎以溫良求上林?是處囂塵連歲起,偶然思得雪花臨。誰與諸天同性情?風中隨我自由行。只因大夏昨宵過,于是寒秋此日盈。悲氣疾來尤可任,民聲不去必堪驚。冥冥一野無星火,罔像淩空繼續生。暗色秋深由夢說,窺天之事我之拙。結風偃息或為哀,明日萍浮甚于決。四野從來陰曀盈,微光只向虛空綴。聽然而笑處無言,憀栗千年韶樂徹。慣借豐碑識古秦,孰為幻滅孰為真?秋中老柳動寒起,眼底孤星為子淪。不過有時緘自口,但留一介寄生人。未來紛濁與遑遽,欲喜欲哀之律循。今歲北原多雪風,人心野仲兩眩瞢。蕭森氣色未稍發,暗黑文章已大同。如此世時何禁忌,慣他翻覆即成功。漠然共我天之盡,一處斜陽冷落紅。微秋慣說是心枯,木葉盡時荒色孤。一夢小星由此落,半生寒雨禁之無?暗從大澤隱雷動,想去中原循古途。我卻彷徨同昔者,怎于風起聽天呼?
為舍祗園竹,名山結愿偏。登臨恍初地,徙倚更諸天。不改芙蓉色,微添蘿薜煙。松云移疊嶂,花雨助鳴泉。芒屩青從引,苔衣碧任穿。井猶雙鶴浴,瀑似片虹懸。磬發僧歸定,燈馀客借傳。新茶收月供,凈氎割霞眠。未叩無生理,聊追有漏緣。空聞飛錫杖,不見布金田。盡劫終成幻,降心返離禪。祇應何所住,一缽付流年。
門有車馬客,徒侶何輝煌。銀鞍耀白雪,寶劍明秋霜。借問客從來,謝官歸故鄉。且言昔別君,君年正春芳。聞言謁天子,聲價靄玉堂。龍顏霽霄漢,虎變鏖文場。寧知一失意,白日沉夜光。秋鬢非舊絲,映帽多星霜。區區附驥尾,薄宦歲月長。解組且歸去,投君敘溫涼。嗟我聞客言,慚愧獨彷徨。大鵬反鎩羽,燕雀終翱翔。扼腕勿復道,長歌臨碧湘。
老矣何堪剖竹符,頻年強出應時須。腰間謾佩買臣印,月下同游賀老湖。白雪已知人寡和,清風還憶醉相扶。十洲三島登臨處,能記稽山病守無。
坐愛清光好,更深不下樓。不因逢閏月,今夜是中秋。
祥啟覃恩普,鸞回寵命新。丹楓催短日,寸草戀長春。至孝通泉壤,馀波被里鄰。乞歸優詔許,驄駟莫逡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