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廖檢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 其十
驛路新安掌面平,
揚塵從此去朝京。
清風只欠蒼松立,
留待他時我種成。
驛路新安掌面平,
揚塵從此去朝京。
清風只欠蒼松立,
留待他時我種成。
通往新安的驛路平坦得像手掌一樣,揚起塵土從此出發前往京城。這里的清風中就差蒼松挺立了,留待以后我來把它們種成。
驛路:驛道,古時傳遞公文的人中途換馬、休息的道路。
新安:地名。
掌面平:形容道路平坦如手掌。
揚塵:揚起塵土,指出發上路。
朝京:前往京城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“去朝京”可推測,詩人可能是在前往京城任職、趕考或辦事等途中,路過新安的分水嶺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詩人或許滿懷希望和憧憬,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前往京城途中的心境和對未來的展望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,情感積極向上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刻的真實情感。
龍泉江上卜幽居,題扁當楣學士書。堂下白花吹采鳳,窗間錦瑟詠關雎。猗蘭有態春云近,棣萼多情晝日舒。朋酒升堂家慶在,相看不樂更何如。
盤礴崎嶇力不任,遐方風景變鳴禽。舟浮湖面波瀾闊,馬憩山腰澗壑深。千里曉煙炊紫葛,一春寒霧鎖青林。紛紛寇盜何時靜,龔遂登車是好音。
無語微風立小廊。薔薇花謝伴斜陽。可憐人逝問垂楊。含笑傳杯茶味苦,閑看染指粉痕香。于今空道不尋常。
尊翁曾是鳳池人,六輦時巡敢愛身。聞說贈官并錄后,中興天子勸忠頻。
決裂修持是郝仙。孤云野鶴最翛然。我雖環堵望齊肩。日日煉心烹藥鼎,時時運火補丹田。功成同上大羅天。
暮倚高樓,太湖西畔青山近。雁邊云暝。目力隨天盡。落日平蕪,點點余烽燼。西風緊。亂沙成陣。故惱雙蓬鬢。荒草寒煙,幾年不到新安路。舊時行處。流水迷官渡。萬里風埃,掇送流年度。傷遲暮。東馳西騖。俛仰成今古。兩鬢秋風,掩關坐聽黃昏雨。燈前自語。世亂甘清苦。蔓草愁煙,荒卻東陵圃。歸期阻。荊榛滿路。投老知何處。極目平蕪,渚寒煙暝秋波遠。鳧鹥散亂。黯黯天涯晚。蟹壯莼香,村甕家家滿。頻相見。幽懷共展。剪燭巴山館。
百怪騰拿生肺腑,萬靈喑啞失宮商。爨灰無計留焦尾,起看天琴夜吐芒。
道人頭上經春雪,不羨少年何首烏。已覺老來甘草莽,便當歸去訪田廬。
東山尚存環翠閣,謝傅來游經幾年?可是舊時攜妓到,粉香猶在畫闌邊。
侵晨門外立,山色已浮春。斫竹流溪水,提籃擇細鱗。柳濃將作絮,梅小未生仁。自拆紅泥酒,歌呼到北鄰。
獨羨沙鷗鳥,鮮明玉雪衣。和鳴如有意,飲啄自忘機。刷羽晞朝旭,泯沙傍釣磯。長河波浩浩,相逐不驚飛。
一肩行灶付奚奴,欲采寒山處處蘇。煮得涼州泉水熟,不將身到酒家胡。
闌干曲曲柳陰陰,路積殘紅半指深。卻謝多情雙燕子,飛來飛去說春心。
袞袞晴云塞要津,終聞圣主用儒臣。蜀都文物來西漢,奎閣圖書近北辰。此日賜冠簪獬豸,暮年留像畫麒麟。極知風俗須揚激,肯使賢才但隱淪。
一榻高懸坐者稀,眼中渾不為輕肥。挑燈細讀陳蕃傅,徐孺原來是布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