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國村畝曉歷蓮花諸峰最高處
徑路縈紆接太清,早隨弓丈關僧扃。
振衣直向天頭立,彌月都從云上行。
紅溢桑墟先見日,白分牛漢易瞻星。
肯因險峻辭勞瘁,祈共吾民樂賦平。
徑路縈紆接太清,早隨弓丈關僧扃。
振衣直向天頭立,彌月都從云上行。
紅溢桑墟先見日,白分牛漢易瞻星。
肯因險峻辭勞瘁,祈共吾民樂賦平。
小路曲折蜿蜒連接著天空,清晨我隨著丈量土地的工具去開啟僧房的門。整理好衣裳直立在天邊,整月都仿佛在云間行走。紅色的霞光溢滿桑田先見到太陽,白色的銀河清晰可辨容易瞻望星辰。怎肯因為道路險峻而推辭勞苦,只愿和百姓一起為賦稅公平而歡喜。
縈紆:曲折環繞。
太清:天空。
弓丈:丈量土地的工具。
扃:門。
彌月:整月。
桑墟:桑田。
牛漢:指銀河。
辭勞瘁:推辭勞苦。
賦平:賦稅公平。
推測詩人在興國村進行土地丈量工作,深入鄉村,登上蓮花諸峰最高處。當時可能存在賦稅不均等問題,詩人在工作中看到鄉村景象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表達自己為百姓謀公平的決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為百姓謀福祉、追求賦稅公平的愿望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描寫與個人情懷緊密結合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,但體現了詩人關心民生的品質。
才聽雞鳴又鳥歌,曦光晨露染青莎。三分蔭望封藩地,兩片蔬儲采食窩。喜見木瓜形似枕,初窺豆角殼成螺。白衣卿相自修治,五口之邦取不多。
千澗起秋陰,萬山驚夕瞑。松風何處來,悠然飄夜磬。
花里愛姚黃,瓊苑舊曾相識。不道風流種在,又一枝傾國。擬圖遮斷倚闌人,休教妄攀摘。其奈老來情減,負十分春色。
蕃客來曾識,衣冠上國風。承恩趨北闕,罷直出南宮。導駕爐煙里,催班漏點中。時清多奏頌,還向閣門通。
為防瀲子向中流,外倒風多里倒憂。莫道路途行不順,邳州徐州又濟州。
飄盡秾春桃李妝,剩將螺黛換宮黃。春風十里江南路,禁得游人暗斷腸。
翩翩公子實仙才,筆下云泉潑翠開。若是人間逢此景,定應呼作小蓬萊。
歡劇西園會,銜杯夜色前。池塘馀暮雨,竹柏凈秋天。月出三山樹,鐘銷九市煙。良游俱舊侶,把臂惜華年。
昔年冀北公辭我,今日江東我送公。報政豈應如許速,愛君曾有幾人同。山因剪伐材將竭,民為徵求力已窮。誰向九重陳至計,班行瞻望老司空。
霜落黃梧漢月高,西窗對月剪征袍。
今日何不樂,振策登高山。深林仰無見,藤蔓陰以繁。鼪鼯繞樹啼,黃鵠空飛翻。攬轡向西北,思欲赴昆崙。瓊樓十二重,豹虎夾陛閽。青鳥去何之,誰向王母言。徘徊歲華晚,感激生愁怨。
漁陽鼙鼓忽三撾,宛轉峨眉別翠華。此日荔枝成恨果,當年芍藥總愁花。怨深生死心難隔,情至人天路不遐。蜀道至今悲錦襪,誰憐戰骨化猿沙。
清時曾應賢良舉,藉藉鄉邦令譽馳。白晝哦松知散逸,紅亭折柳惜分攜。新秋驛路蛩吟早,斜日江汀雁落遲。要秉清勤慰民望,遷書指日下彤墀。
涼夜誰同玉簟眠,湘波冷浸一枝蓮。君王不學中秋月,處處分身處處圓。
古人但懼放邊陲,難得蘇公贊絕奇。瘴雨蠻煙開眼界,海珍怪果快饞頤。樹生紫蟹根生實,地有褐蜂山有蜞。履險如夷由曠達,異鄉景物足心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