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繩妓作
長繩罥竿高百尺,楊花雪落城南陌。
美人冉冉化行云,細縠輕紈望空擲。
冶袖雙開舒錦臂,婆娑往來若平地。
盤中小試飛燕舞,樓上驚看綠珠墜。
回眸顧盼無限情,空里忽聞環佩聲。
天風吹入碧云去,始覺仙骨珊珊輕。
輕軀上下無斷續,舞罷腰肢新結束。
燕釵墮地悄無聲,背立當窗鬢云綠。
抱得秦箏寫春怨,歌唇宛轉《吳趨曲》。
吳歌楚舞絕可憐,誰家笑擲珊瑚鞭?
長繩罥竿高百尺,楊花雪落城南陌。
美人冉冉化行云,細縠輕紈望空擲。
冶袖雙開舒錦臂,婆娑往來若平地。
盤中小試飛燕舞,樓上驚看綠珠墜。
回眸顧盼無限情,空里忽聞環佩聲。
天風吹入碧云去,始覺仙骨珊珊輕。
輕軀上下無斷續,舞罷腰肢新結束。
燕釵墮地悄無聲,背立當窗鬢云綠。
抱得秦箏寫春怨,歌唇宛轉《吳趨曲》。
吳歌楚舞絕可憐,誰家笑擲珊瑚鞭?
長長的繩子系在百尺高的竿上,楊花如雪花般飄落在城南的路上。美人緩緩移動好似化作了行云,將輕薄的絲綢朝空中拋去。她舞動長袖露出錦繡般的手臂,輕盈往來如同走在平地上。在盤中小試趙飛燕般的舞蹈,樓上的人驚訝地看著她如綠珠墜樓般驚險。她回頭顧盼充滿無限情意,空中忽然傳來環佩的聲響。天風將她吹入碧云之中,才覺得她有仙骨般輕盈。她輕盈的身軀上下舞動不停,舞罷后重新整理腰肢。燕釵掉落在地悄然無聲,她背對著窗戶站立,鬢發烏黑。她抱來秦箏抒發春怨之情,歌聲婉轉地唱起《吳趨曲》。吳地的歌聲楚地的舞蹈實在惹人憐愛,不知誰家笑著拋擲出珊瑚鞭?
罥(juàn):纏繞,系。
細縠(hú)輕紈(wán):輕薄的絲綢。
冶袖:艷麗的衣袖。
婆娑:盤旋舞動的樣子。
飛燕:指趙飛燕,漢成帝皇后,以善舞著稱。
綠珠:西晉石崇的愛妾,善吹笛,后墜樓而死。
環佩:古人衣帶上所系的佩玉。
珊珊:輕盈、舒緩的樣子。
結束:整理。
燕釵:燕形的發釵。
鬢云綠:形容鬢發烏黑。
秦箏:古秦地(今陜西一帶)的一種弦樂器。
《吳趨曲》:吳地的歌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,但從詩的內容可知,是詩人觀看繩妓表演后有感而發。在古代,雜技表演是常見的娛樂活動,詩人可能在熱鬧的場合中看到繩妓精彩的表演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繩妓的高超技藝。其突出特點是對繩妓的舞蹈動作和神態描寫細膩生動,將表演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,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民間娛樂風貌。
雨映煙籠萬竹蟠,枯條高下不堪看。非干秋后多霜露,自是芙蓉不耐寒。去馬來舟絕往還,此中情味卻相干。明年知是明寒食,待約花梢月下看。壁間詩字有凝塵,庭下梅梢又作春。獨有城南汪教授,當時同是看花人。
竹屋晨啟關,江色直飛入??毡虊簬装?,陰陰四壁濕。玻瓈作天地,泠然手可挹。萬象隨升降,元氣動呼吸。臨岸步觀漲,石階沒千級。岷巴與湘漢,眾水大會集。合流東北去,海水亦起立。
鉅野擅幽勝,源泉引慶長。卜居元世業,志道擬成章。釀秫延賓滿,研朱點易忙。閒來時一酌,澹久日相忘。酒渴頻濡吻,詩枯或潤腸。濯纓塵滅跡,洗硯墨生香。桂籍多分?,芹宮剩采芳。謾為曾點詠,不作次公狂。歸老真成逸,褒封荷寵光。承歡羨萊子,稱壽寄霞觴。
騎鶴吹簫空月明,亂山風雨閉荒城。那曾一覺揚州夢,贏得青樓薄倖名。
高堂春暖晝陰陰,愛日秪緣愛母心。寸晷豈惟同尺璧,一時何啻直千金。承歡未覺斑衣老,介壽長為白發深。安得揮戈駐流景,莫教寒暑互相侵。
竹竿穿竹籬,卻與籬為柱。大小且相依,榮枯何足顧。
黃鳥飛飛去復回,鮮紅嫩碧破蒼苔。春風初識才交語,一片深心卷未開。
秋氣振庭枝,山空響易悲。草寒蛩語澀,樹老鵲巢危。古道因書得,衰顏賴酒持。未忘蟬蛻念,真笑虎頭癡。
吟詩何所得,白發早生頭。始覺虛名誤,應為達士羞。梁園遇飛伯,俊氣挾清秋。嵩洛引歸思,因余故少留。
青山雨后白云生,云氣參差草樹清。明月出山云弄影,清風吹水樹含聲。人家屋角驚厖吠,官路橋頭去馬鳴。天下之間吾亦客,還將老眼望升平。
庾郎鮭菜好,昧是水晶鹽。列傳知誰附,參軍似我髯。有懷終浩浩,一水久厭厭。極目煙波外,多承雨意添。
析木天清泰運開,五陵佳氣郁崔嵬。樓船盡向東溟去,天馬新從西極來。一統王春行四岳,六符星象正三臺。會同館客多如雨,說道黃金又筑臺。
白云青草西山路,細浪微風東海湖。出水蓮花紅一朵,哲人亭畔見真吾。
亂發春山未櫛,紛花油菜新袽。云重飛禽不度,水深蛟龍所居。
北方有大井,深潛幾萬尋。煎為東阿膠,瑩徹如球琳。持此一寸微,可救千丈渾。世道一以濁,貪風方襄陵。誰能汲此水,凈滌四海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