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題西湖并送凈慈顯老三絕 其一
南北高峰舊往還,
芒鞋踏遍兩山間。
近來卻被官身累,
三過西湖不見山。
南北高峰舊往還,
芒鞋踏遍兩山間。
近來卻被官身累,
三過西湖不見山。
過去常常在南北高峰間往返,穿著芒鞋踏遍了兩座山峰之間的路徑。最近卻被官職所累,三次經過西湖卻未能見到山巒。
南北高峰:杭州西湖西南的南高峰與西北的北高峰,為西湖群山名峰。
芒鞋:用芒草編織的草鞋,代指簡樸的行裝。
官身:指為官的身份,此處指被公務束縛的狀態。
三過:虛指多次經過,非實指三次。
此詩為作者贈予凈慈寺顯老和尚的組詩之一。當為作者任官期間所作,彼時公務繁忙,難以像從前布衣時般自由游覽西湖山水,故借詩抒懷,寄贈友人以表心跡。
全詩通過今昔游山境遇的對比,簡筆勾勒出為官身所累的現實困境,情感真摯,語言質樸,于日常敘事中見人生感慨,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意趣的珍視與對世俗束縛的無奈。
愁見暗香飄。新月梅梢。闌干悶倚嘆無聊。一片粉云檣上影,依舊魂銷。風碎竹簾敲。簾里燈搖。此時相對怨清宵。香盡金爐灰已冷,心字難描。
高髻纖裳絕世妝。便邀醉舞亦何妨。江南雪夜宴娥皇。金縷提鞋為甚忙,柔宜殿上月如霜。花中亭子是花王。
瀍河東看杏花開,花外天津暮卻回。更把杏花頭上插,圖人知道看花來。
皇事驅馳官有程,江山寧笑往來輕。筵開云水成鹓列,舟泛芙蓉過錦城。弦頌敢忘聲息柝,桑麻猶慮影妨耕。何人政拙催科后,更著辛勤撫字情。共說孫僑真大夫,蜚猷千古可誰符。只將惠澤沾枯槁,不較聲名到有無。自昔四知垂寶鑒,肯忘一念墜迷途。誦翁簡易公平訓,更與甘棠作后圖。
故李將軍猿臂奇,能墮紀律老行師。數臨沙漠終無當,一躓泥涂亦可悲。避舍磧中傳姓氏,封侯戲下后偏裨。北平此日秋風落,更有飄零哭數奇。
靜居忽不樂,攬轡出風塵。生世逢明圣,安閒愧此身。請纓行有日,橐筆且依人。四海男兒志,馳驅豈為貧。
行行耒憩洗心亭,楹外仙人跡已冥。啼為塵心洗難盡,特留滴乳注空青。
桃花花則紅,杏花花則白。豈郎有兩心,花有兩般色。燕雛不可飛,柳短不可折。轉眼謝蘭春,日暮花如雪。珀枕芙蓉獨,芳帷翡翠空。聊將雙黃鵠,飛我綠琴中。君夢妾不知,妾夢君不識。安得兩夢偕,相逢皆此夕。
隱約菱歌斷,斜陽水面移。美人貪照影,不覺畫船攲。
柳店春風酒旆斜,紫綃團萼數枝花。香肌元是多豐膩,錯把紅梅看作他。
犖確昌黎翁,盤空多硬語。風雅之正宗,吾獨秋懷取。
一門喜氣樂和平,亭取同枝筑倍荊。昆弟聯吟敦友誼,怡怡弈世仰科名。
燕公未肯祖虛無,悍俗歸仁舉國書。莫道邦人都背德,壁間猶有海潮圖。
小園曾伴桃花落。絲絲還帶春煙薄。輕絮不禁風。任它西復東。此時重折遍。依舊樓頭見。何處認離亭。黃鸝三兩聲。
中星虛照廣南東,何處文明有見龍。夢想西周曾至鳳,化行東漢亦臨雍。兒曹未用啼杯飯,弟子猶蒙養萬鐘。卻愧名銜叨國士,草間曾未動微風。何時健步走西東,笑子頻年學臥龍。沃產總堪償酒債,白頭端幸際時雍。冰盤醉縷銀絲繪,午枕驚回社廟鐘。子亦能歌孫解舞,也應忘卻膝頭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