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草庵題壁三首 其一
天遣三山裹一隈,
漫空花雨舞亭臺。
狂奴易惹山僧笑,
忍字工夫做不來。
天遣三山裹一隈,
漫空花雨舞亭臺。
狂奴易惹山僧笑,
忍字工夫做不來。
上天安排三座山峰環繞著一處彎曲之地,漫天的花雨在亭臺間飛舞。我這狂放之人容易惹得山中僧人發笑,因為我實在做不來“忍”字的功夫。
天遣:上天安排。
三山裹一隈(wēi):三座山峰環繞著一處彎曲的地方。隈,山水彎曲處。
漫空:漫天。
狂奴:狂放之人,詩人自指。
忍字工夫:克制、忍耐的功夫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。推測詩人在游覽忍草庵時,被庵周圍的環境所觸動,結合自己狂放的性格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可能處于一種相對閑適、自由的心境,在與山僧的接觸中,對“忍”這一觀念有了自己的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詩人狂放的個性和對“忍”的態度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、情感率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生動地反映了詩人的個人風貌。
瑤階夢結翠宜男,誤墮仙人紫玉簪。 鶴帳有春留不得,碧云扶影下湘南。
當年子敬洛神賦,歐褚臨摹不知數。 世人惟重十三行,真贗難分爭抵捂。 趙公書法宗二王,手寫全篇復前古。 上追黃庭下樂毅,善刻唐臨俱未許。 殘編斷簡久脫略,趙璧隨珠獲全睹。 宓妃夜走天吳奔,驪龍騰驤老蛟舞。 人間欲見不易得,往往收藏秘天府。 江南故家多好事,一紙寧論白金估。 臨池墨筆盡飛動,貫月虹光夜吞吐。 愿加十襲重珍護,卻恐雷霆來下取。
黃河一清三千年,行潦滅沒昆侖源。 我當濯足萬里外,卻怪塵土生青天。 何如曹溪一滴水,太阿削平如礪砥。 三江五湖不敢流,滄海無風清見底。 沅湘有脈通神州,乾坤無根元氣浮。 青天在下水在上,鑄出一片玻璃秋。 道人對此心自定,冷射瞳光雙月影。 玲瓏鑿開云霧窗,悟作虛空大圓鏡。
襄陽米友仁,作畫但畫意。 須臾筆硯間,淋漓走元氣。
將軍西征過昆侖,戰馬渴死心如焚。 策勛脫鞍瀉汗血,一飲瑤池三尺雪。 身如飛龍首渴烏,白光照夜瞳流月。 長河凍合霜草干,駿骨削立天風寒。 木牛沉絕糧道阻,中軍餓守函谷關。 太平此馬惜遺棄,往往駑駘歸天閑。 區區芻粟豈足豢,忠節所盡人尤難。 摩挲圖畫不忍看,萬古志士空長嘆。
半額微黃金縷衣,玉搔頭裊鳳雙飛。 從教水濺羅裙濕,還道朝來行雨歸。
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。七雄五霸斗春秋。頃刻興亡過手。(頃刻 一作:秦漢) 青史幾行名姓,北邙無數荒丘。前人田地后人收。說甚龍爭虎斗。
千點寒梅曉角中,一番春信畫樓東。收燈庭院遲遲月,落索秋千翦翦風。 魚雁杳,水云重,異鄉節序恨匆匆。當歌幸有金陵子,翠斝清尊莫放空。
天上烏飛兔走,人間古往今來。沉吟屈指數英才。多少是非成敗。 富貴歌樓舞榭,凄涼廢?;呐_。萬般回首化塵埃。只有青山不改。
千古傷心舊事,一場談笑春風。殘編斷簡記英雄。總為功名引動。 個個轟轟烈烈,人人擾擾匆匆。榮華富貴轉頭空。恰似南柯一夢。
落日西飛滾滾,大江東去滔滔。夜來今日又明朝。驀地青春過了。 千古風流人物,一時多少英豪。龍爭虎斗漫劬勞。落得一場談笑。
雪。 凝明,澄徹。 飛玉塵,布瓊屑。 蒼云暮同,巖風曉別。 深山樵徑封,遠水漁舟絕。 南枝忽報梅開,北戶俄驚竹折。 萬樹有花春不紅,九天無月夜長白。
兩牧童入山至狼穴,穴中有小狼二。謀分捉之,各登一樹,相去數十步。少頃,大狼至,入穴失子,意甚倉皇。童于樹上扭小狼蹄、耳,故令嗥。大狼聞聲仰視,怒奔樹下,且號且抓。其一童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。狼聞聲四顧,始望見之;乃舍此趨彼,號抓如前狀。前樹又鳴,又轉奔之。口無停聲,足無停趾,數十往復,奔漸遲,聲漸弱;既而奄奄僵臥,久之不動。童下視之,氣已絕矣!
諤諤東溪士,吹簫澗谷春。 一別阻云水,相思勞夢魂。 五湖秋夜月,三島春空云。 璚標月夜見,玉唾云閒聞。 何當一返駕,吟弄終乾坤。
一曲清歌一弄琴,十千美酒十分斟。 江流不動潮初上,斗柄將垂夜向深。 沙觜露溥孤鶴警,潭心月冷老龍吟。 此時最是懷鄉國,云里征鴻閒遠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