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松主人
托足青山形自逸,鼎爐時復飛黃金。
舉頭漢楚有成敗,側身天地無古今。
白云半枕清都晚,玉液千行紫霧深。
此去仙郎家不遠,碧桃溪岸欲成林。
托足青山形自逸,鼎爐時復飛黃金。
舉頭漢楚有成敗,側身天地無古今。
白云半枕清都晚,玉液千行紫霧深。
此去仙郎家不遠,碧桃溪岸欲成林。
寄身于青山之中,身形自然安逸自在,煉丹的鼎爐不時有金光閃爍。抬頭看,歷史上楚漢相爭有勝敗之分;側立天地間,感覺古今似乎并無不同。半枕著白云,清幽的時光已至傍晚;飲下千杯玉液,仿佛置身于深深的紫霧之中。此次前往,離仙郎的居所已不遠,碧桃溪岸的桃樹快要成林了。
托足:寄身、立足。
鼎爐:煉丹的器具。飛黃金:指煉丹時爐中呈現的景象。
漢楚:指楚漢相爭的歷史事件。
清都: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,這里形容環境清幽。
玉液:指美酒或丹藥。
仙郎:對仙人或道士的美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可能創作于詩人向往仙道、追求精神超脫之時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不如意,使得詩人寄情于山水、仙道,以尋求心靈的慰藉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道的向往和對塵世歷史興衰的超脫態度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、富有仙意,語言優美。在文學上,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道家思想和仙境的想象與追求。
蘆花蓼花能白紅,數曲秋江慘澹中。好是飛來雙白鷺,為誰妝點水屏風。
高人戴安道,詞客沈休文。共喜成三友,何勞比五君。園荒葵自種,水近竹宜分。鐘鼎非吾事,山中看白云。
慚愧雙峰老,光明兩足尊。午窗鉤竹影,凍筆點梅魂。齋近烏啼樹,禪回虎伏門。春來有新雁,勸我趣歸轅。
閒來約客訪煙霞,行到橋邊日已斜。尚隔寺門三五里,且將瓢笠宿山家。
天上辭魁柄,拂衣巖石間。乾坤雙眼靜,日月一身閑。目極朝東水,心懷直北山。應憐沙際雁,亦解向陽關。
盜蹠矨梁肉,原思餒窮閭。夷齊采薇蕨,儀秦駟高車。祥麟殪西狩,尼父空嘆吁。天道果福善,彼蒼竟何如。
宮衣剪出御羅新,敕賜傳宣賜近臣。恩出九重沾雨露,香浮五彩照青春。晴軒拜捧看題字,曉漏趨朝喜稱身。淺薄自慚無補報,祗將忠直贊皇仁。
白白樓外云,蒼蒼石上樹。一杯仍復愁,臥聽西山雨。
又上雕鞍去。影迷離,黃沙一片,皂雕飛處。青海不來如意夢,有夢轉愁無據。不道只暫時相聚。剛是尊前同一笑,掩銀屏,脈脈成千古。心如醉,愁難譜。箜篌別后誰能鼓。枉教他,金釵劃影,碧天凝佇。過盡征鴻書未寄,斷送朱顏如許。打疊起,相思無數。篆字香銷燈灺冷,枕函香,別是閑情緒。驚入夜,簾纖雨。
幾年朔客渡桑乾,野水潺潺滴瀝寒。回首燕南煙雨外,西風沙雁報平安。
震澤夫何如,歲晏意自好。天風吹玄冥,雪浪入浩溔。黿鼉浮山岳,白日搖晴昊。洞庭渺林屋,流水隔煩惱。昔有綠毛翁,于此采玄草。風云白石床,鬼物為持保。聞茲長道念,攜艫事幽討。平生竹溪逸,矧是同懷抱。相從捫綠云,坐聽啟鴻寶。終當吸沆瀣,去去游亭纛。
江山圖畫,樓臺煙雨。滿意云間金縷。饒他蘇小更風流,便怎似、貞元舊譜。西湖載酒,薰南清暑。弭棹芙蓉多處。醉扶紅袖聽新聲,莫驚起、同盟鷗鷺。
露井銀床照碧苔,地靈獻瑞亦奇哉。將成萬壽千楹搆,故遣雙蓮一夜開。
路轉山腰足未移,水清石瘦便能奇。白云自占東西嶺,明月誰分上下池。黑黍黃粱初熟候,朱柑綠橘半甜時。人生此樂須天付,莫遣兒曹取次知。
雞聲催客起,一枕夢初醒。日射千山赤,天垂四野青。芙蓉元自好,蒲柳已先零。海上兵戈后,夷歌不思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