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上曲
百戰洮河西備羌,
合黎山外月如霜。
白頭老將沙場臥,
尚說彎弓從武皇。
百戰洮河西備羌,
合黎山外月如霜。
白頭老將沙場臥,
尚說彎弓從武皇。
在洮河以西歷經百戰防備羌人,合黎山外月光如霜般清冷。白發蒼蒼的老將臥在沙場,還說著要拉弓追隨君王征戰。
洮河:水名,在甘肅西南部。
備羌:防備羌人。羌是古代西部的一個少數民族。
合黎山:在甘肅張掖西北。
武皇:本指漢武帝,這里泛指君王。
古代邊塞戰事頻繁,詩人可能是看到了邊塞老將的形象,有感于他們的忠誠和愛國精神而創作此詩。當時邊疆時常受到少數民族侵擾,朝廷需要大量將士駐守邊疆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老將的愛國情懷和忠誠精神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展現主題。在文學史上,此類邊塞詩豐富了古代詩歌的題材,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。
天將何福予蛾眉,
生死湖山全盛時。
冰雪無痕靈氣杳,
女仙不賦降壇詩。
昆侖山頭閬風苑,憶昨王母開清宴。桃花結子三千年,與君共作東方倩。
世事由來難獨擅,人生那得長相見。七載風塵跨蹇驢,有如東飛伯勞西飛燕。
銜得天涯尺素書,開緘令我沈疴變。張儀無舌亦欲吟,子龍有膽終須顫。
于潛絹,裁為扇。嫁得黔婁失金釧,是時在側縫針線。卿有三寸篋中刀,我有一尺床頭卷。
天風吹客海上來,十年又復光如箭。借問行人路幾千,途中卻過豐城縣。
客舍中宵總不眠,團團海月當窗見。把君詩卷長吟遍,使我心似余霞散綺澄江練。
自騎竹馬吐狂言,汝南空有先賢傳,腐儒破帽何須戀。
嗚呼破帽真可嗔,生兒卻似又工文。文如不賤仍不貧,騎馬便作看花人。
高竹重林接翠微,
夕陽分手柘岡西。
莫憂世事兼身事,
且逐東風進杖藜。
棋聲院靜綴苔勻,柳色樓高點幕頻。
開徑雨馀遮草嫩,捲簾寒淺送香新。
重拈欲辨開時樹,細數憑占幾日春。
直待深陰藏宿鳥,循蹊猶覓錦鱗鱗。
幽港沈荒煙,江月上城半。人影穿林來,一一若秋雁。
扣門悄不應,一地涼陰橫。主人邀客坐,隔竹風爐聲。
竹深秋意生,月欲與人語。仙鶴飛出墻,桂花落如雨。
斜月已過橋,籬影澹如畫。時有秋蟲聲,蕭騷雜秋話。
話長客欲去,池上雙扉開。庵僧苦待客,故使山鐘催。
歸來隱幾臥,夢落西溪水。波影滿船頭,白鷗呼不起。
幽思春云亂,擬向琴中說。
徽寒錦薦高,未鼓弦中絕。
尚有無弦韻,或可奏明月。
階前望冰輪,去去不停轍。
薄命如妾何,秋風河漢闊。
脫木生寒風動波,眼中殘塔矗山阿。
憂成已信僑將壓,癡絕空歌約奈何。
竟遣藩兵紛寶歷,未容計簿錄元和。
主人莫作棲棲嘆,要待毛錐敵魯戈。
大道本生知,崇高志不移。
凝神超事物,觀妙極希夷。
訪藥三山遠,遺弓萬國悲。
神孫昔鐘愛,天作太平基。
天生甘薯海中餐,
細切銀絲日炙乾。
萬廩千箱居積滿,
不勞引領望臺灣。
大道風塵遠,真能化素衣。
兩行春樹直,一片亂沙飛。
入世情無賴,依人事恐違。
江頭舊茅屋,鷗鳥自忘機。
一掬巖下水,不滿數寸深。當其伏坎時,已有東注心。
我訪桃源人,桃源在何處。世上無桃源,何必移家去。
數朵東籬畫不如,百靈移植重吹噓。
坐令王母金光草,飛入仙人紫霧裾。
紫煙漠漠晚枝寒,映月含霜逼夜闌。
卻怪誰家三婦艷,并將黃額倚闌干。
雙舄行依燕闕日,孤臺留倚粵王城。
山川尚借旌麾色,樓閣長懸磬鐸聲。
避暑壺觴仍惜別,向陽花木總含情。
看來豈是玄都觀,千樹桃華自種成。
整冠亭畔草萋萋,
一曲《南薰》落照迷。
腸斷九疑山似黛,
鷓鴣飛入竹間蹄。
著書何似觀心賢,
不奈卮言夜涌泉。
百卷書成南渡后,
先生續集再編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