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暮雜感 其六
一曲升平淚萬行,風塵戎馬厄潛郎。
民愁競造黃天說,歲熟如逢赤地荒。
七貴五侯金穴富,白山黑水鐵車忙。
老生苦記文忠語,多恐中原見鷲章。
一曲升平淚萬行,風塵戎馬厄潛郎。
民愁競造黃天說,歲熟如逢赤地荒。
七貴五侯金穴富,白山黑水鐵車忙。
老生苦記文忠語,多恐中原見鷲章。
奏響一曲歌舞升平之音,卻忍不住淚灑萬行,在這戰亂風塵中,低微的官員也命運坎坷。百姓愁苦,于是造出黃天當立的說法,即便年成豐收,卻仍像遭遇了嚴重旱災一樣困苦。達官顯貴們富可敵國,而東北地區卻在忙碌地運輸物資。我這老書生苦苦記著文忠公的話,很擔心中原大地會出現外國的旗幟。
升平:歌舞升平,指社會表面的太平景象。
風塵戎馬:指戰亂、動蕩的生活。
厄:受困。
潛郎:官職低微的郎官,這里是作者自指。
黃天說: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,提出“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”的口號,這里借指百姓因愁苦而產生的反抗思想。
赤地荒:嚴重的旱災,土地寸草不生。
七貴五侯:泛指達官顯貴。
金穴:形容極其富有。
白山黑水:指長白山和黑龍江,代指東北地區。
鐵車:指運輸物資的車輛。
文忠:一般指林則徐,謚號文忠。
鷲章:外國的旗幟。
此詩創作于晚清時期,當時社會動蕩不安,內有百姓因生活困苦而產生反抗思想,外有列強虎視眈眈。作者作為一個有識之士,目睹了社會的種種弊病和國家的危機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揭露晚清社會的黑暗和危機,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、情感沉痛。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,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思考。
自送別,心難舍,一點相思幾時絕?憑闌袖拂楊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!
子規啼,不如歸,道是春歸人未歸。幾日添憔悴,虛飄飄柳絮飛。一春魚雁無消息,則見雙燕斗銜泥。
雪粉華,舞梨花,再不見煙村四五家。密灑堪圖畫,看疏林噪晚鴉。黃蘆掩映清江下,斜纜著釣魚艖。
雪紛紛,掩重門,不由人不斷魂,瘦損江梅韻。那里是清江江上村,香閨里冷落誰瞅問?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。
風飄飄,雨瀟瀟,便做陳摶睡不著。懊惱傷懷抱,撲簌簌淚點拋。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,淅零零細雨打芭蕉。
俏冤家,在天涯,偏那里綠楊堪系馬。困坐南窗下,數對清風想念他。蛾眉淡了教誰畫?瘦巖巖羞帶石榴花。
憔悴徒為杞國民,托根江渚逐風蘋。惟將白發爭歧路,轉憶青山多故人。
兒女且休縈夢思,乾坤倘復寄閒身。霞光晚翠蘢蔥外,苦自沈吟誰問因。
數枝疏索晚風低,誰道垂楊綠乍齊?來抱一蟬吟不斷,去飛雙燕路猶迷。
閒情偶遞關山曲,巨浪遙翻海岱西。天上擬將銀漢水,下為秋雨洗虹霓。
野坂微聞禾稻香,飛飛黃雀漫相將。老農撥食兒童笑,午日流煊暮雨涼。
天路九衢終不到,人間一宿即為鄉。深宵起立東階望,玉箸遙連斗柄長。
日步秋原夜坐樓,夏峰猶是亂云頭。酒場未困身先病,夢地無歡醒更愁。
何處微風回小草,竟忘孤月照遐陬。巢云鳳子應岑寂,竹實丹誠苦莫投。
作計桃源向四明,奔山奔水接檐楹。鄉鄰比視龐公隱,寇盜應知王粲名。
濤白掀天迷大浹,海青傍午下空城。我家更在三交外,戰地閒花又落英。
已覺春如許。更誰將、綠枝低插,暗蒙湖雨。雪鷺經過渾不見,為是柔條容與。
恰閃出、紅廧琳宇。曾憶停橈浮碧嶼,聽歌頭、信有漁郎住。
雙翠鳥,拉煙去。
漫來行客增愁緒。便刪除、鄉關綿渺,望歸何處。破帽橫肩看鬢影,忽又拍來飛絮。
只贏得、零星攢聚。暫約東風重款款,貰村醪、細共斜陽語。
徐欲動,萬千縷。
凡百傳聞過其實,一朝眼見徒相懸。藝林得名更莫據,柰于姚子獨不然。
初聞意氣甚兀傲,及見溫溫探清淵。又聞文筆近靡漫,詠史骨格張老拳。
任昉素門擅夙譽,杜牧風騷比其妍。側側鷹隼排長翮,翩翩驊騮綴連錢。
我謂藏器待礱錯,如君乃不虛歲年。猛追白日無停馭,壯士力策羲和鞭。
足躡昆崙碎冰雪,手持芙蓉揮云煙。會當元圃振金石,錦囊采筆人爭傳。
鳧鷗蒼茫佇海客,朝窺霞綺暮星躔。明知龍駒絕扳附,且忘老朽相追鶱。
滟澦拓瞿唐,二孤障瀾蠡。 大哉神禹功,天地相終始。
縹緲神京開洞府。遇廣寒宮女。問我雙鬟梁溪舞。還記得、當時否。 碧玉詞章教仙侶。為按歌宮羽。皓月滿窗人何處。聲永斷、瑤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