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運使挽詞 其一
妙齡便有老成風,孝友丹心天與通。
師友淵源得西洛,文章聲價冠南宮。
固知夫子才難用,猶喜先生道不窮。
他日鳳泉山下路,幾人下馬拜塋中。
妙齡便有老成風,孝友丹心天與通。
師友淵源得西洛,文章聲價冠南宮。
固知夫子才難用,猶喜先生道不窮。
他日鳳泉山下路,幾人下馬拜塋中。
年輕時就有成熟穩重的風范,孝順友愛、赤誠之心與天相通。師從西洛學派,學問淵源深厚,文章聲名在科舉考試中名列前茅。本就知道先生的才能難以施展,仍欣慰先生的學說流傳不斷。日后在鳳泉山下的路上,會有不少人下馬到先生墓前祭拜。
妙齡:指年少時期。
老成風:成熟穩重的風范。
孝友:孝順父母,友愛兄弟。
西洛:指北宋程顥、程頤為首的洛學學派。
南宮:指禮部會試,后泛指科舉考試。
夫子:對男子的尊稱,這里指樊運使。
鳳泉山:可能是樊運使墓地所在之地。
塋:墳墓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樊運使可能是一位有學問、有品德但仕途不順的人。作者與樊運使可能相識,在其去世后,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懷念而創作此詩。當時的社會可能重視學問和品德,但人才的任用或許存在一些問題,導致像樊運使這樣有才能的人難以充分施展抱負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樊運使,突出了他的品德、學問和才能,也惋惜其仕途不順。它以平實的語言展現了樊運使的形象,體現了作者對他的敬重。在文學上,雖無特別突出的藝術創新,但以真摯的情感和對人物的生動刻畫具有一定價值。
獄市并空俗已和,使君高興足婆娑。
畫成林色重裝洗,鑒作湖光更潔磨。
歷下軍聲從古盛,濟南名士邇來多。
小寒漸有北歸雁,話與飛翰同一過。
墮淚不能禁,彤庭北望深。
壽觴疑在眼,宮漏獨驚心。
繪事應神助,天光想下臨。
秋毫分萬一,玉色辨侵尋。
未悟攀髯遠,如聞棄屣音。
當時萬年木,風動亦蕭森。
郴江清澈照毫毛,吹笛平陽舍有蒿。
鄉信不嫌無過雁,宦游正復長兒曹。
青楓雨后如人立,南極秋來出地高。
齊難楚稱何日就,釣竿元自欲連鼇。
海風吹暮雨,淮上始秋聲。
點滴潛滋潤,陰沈未放晴。
林塘云似密,水鑒鏡來清。
無事看魚鳥,飛沈體亦輕。
二年流竄逐卑棲,歸奉蓬丘顏向低。
病到鈞天都是夢,老如蒙汜已平西。
兩轓更忝魚符寵,雙鬢誰憐鶴發齊。
相愧清詩無以報,回將燕石塞縣黎。
清秋萬里夢,久客一封書。
長日看鴻雁,呼兒問鯉魚。
涼風郢路遠,落葉洞庭初。
無限歸鳧翼,南飛最跂予。
平吳舊族仕中朝,湯樂徐馮已寂寥。
吾子白頭趨幕府,同年黃綬亦云霄。
著鞭跨馬須爭道,奮臂呼盧更叱梟。
顏駟馮唐俱晚遇,不妨青紫老垂腰。
江水中分白鷺飛,鐘山秀出眾山微。
鳳凰去后高臺在,麋鹿游來舊國非。
萬里孤帆長在目,夕陽游子憺忘歸。
六朝人物都荒草,但有寒潮信不違。
九江舊瘴冬無雪,三峽悲風近有冰。
山岳出云寒處處,樓臺倚玉照層層。
不憂鴻雁飛無力,直畏蛟龍病莫興。
凍酒一杯還自勸,夜窗飄灑讀書燈。
暈逐陰風起,光隨凜氣多。
霜應摧桂樹,冰恐徹天河。
池鏡初容鑒,窗欞亦戲磨。
關山千里雪,此夕共金波。
密竹換啼鳥,清池添放魚。
懸藤林下坐,響石洞中居。
興趣自無盡,傳聞那得虛。
如何仲長子,刻意但成書。
肥水不能遠,祇今行子東。
高秋千里月,暮景一帆風。
時節迎黃菊,汀洲下早鴻。
江天多勝事,無術與君同。
漢儀綿??盛,周謚竹書存。
益以春秋法,因知皇帝尊。
百年當絕筆,諸子謝微言。
詩禮終誰及,賢良萃一門。
百里昆岡半草萊,畫梁危棟一朝開。
清川去水縈回渚,喬木濃陰映綠苔。
子獻人琴俱不幸,武侯營壘信奇才。
斷鴻牢落情愁絕,聞笛那堪賦七哀。
復閣深沈人到稀,官梅孤秀及花期。
地寒竹柏應為伴,春近冰霜信有時。
不恨未開煩久待,正憐將落頼偏遲。
催人頭白何由奈,可在江南寄一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