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劉希尹吏部兼懷薛君采二首
長安薛子宅,對爾誦驪駒。云樹懷良友,風塵愧腐儒。
看山費日月,憂國阻江湖。方朔金門下,藏身道不孤。
薛郎成小隱,舊宅定荒蕪。萬事將雙淚,經年無尺書。
身隨梅福去,病與馬卿殊。白日調龍虎,飛騰意有馀。
長安薛子宅,對爾誦驪駒。云樹懷良友,風塵愧腐儒。
看山費日月,憂國阻江湖。方朔金門下,藏身道不孤。
薛郎成小隱,舊宅定荒蕪。萬事將雙淚,經年無尺書。
身隨梅福去,病與馬卿殊。白日調龍虎,飛騰意有馀。
曾在長安薛君的宅中,對著你吟誦《驪駒》送別之詩。望著云與樹思念好友,身處塵世自愧是無用腐儒。賞山觀景耗費了時光,憂慮國事卻困于江湖。東方朔在金馬門,藏身于此也不算孤單。薛郎已選擇隱居,舊宅想必已荒蕪。萬事皆令人落淚,多年也沒收到書信。我想追隨梅福隱去,我的病和司馬相如不同。即便在平凡日子也有不凡志向,仍有飛騰進取之意。
驪駒:《驪駒》是古代告別時所唱之歌。
腐儒:迂腐的儒生,作者自謙。
方朔:指東方朔,曾待詔金馬門。
梅福:西漢人,后棄官隱去。
馬卿:指司馬相如,有消渴疾。
調龍虎:比喻有不凡的志向和作為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當時作者可能仕途不順或身處困境,友人或隱居或不在身邊,作者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、對國事的憂慮以及自身復雜的心境。
此詩主旨為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自身復雜情感。特點是用典豐富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。
一旱逾兩年,一水又三月。雨旸既失時,災荒遂迭出。自從入秋來,良田再淪沒。堤防豈不嚴,所苦人力竭。秋場禾不登,日漸生計拙。比鄰八九家,薄暮炊煙絕。側耳聞啼饑,傷心難具述。因思良有司,救荒豈無術。救荒救已荒,所操術已末。要在裕其原,勿使有所缺。因事課惰勤,盡心及溝洫。催科鞭撲寬,民得食其力。先事不綢繆,后悔徒操切。瑣瑣鄉里間,貧富相贍恤。蓋藏亦無多,人眾不易活。誰指千石囷,聊爾濟倉卒。慨此念哀鴻,浩歌腸內熱。天心本仁愛,愿民足衣食。胡為降鞠兇,蕩及萬家室。粟貴性命賤,攘奪恐騷屑。履霜思堅冰,憂懷何時輟。
海外歸來解戰袍,南游到處任逍遙。臨風快讀琳瑯句,棠蔭爭傳德政高。
雨殺炎光變秋色,清涼頓在草堂中。幽人一夜坐不睡,月照閑階露灑空。
荊樹分開連理枝,萼樓長枕異當時。琴床明日春風到,坐念徽之悼獻之。
稽首稽首,禮佛刺繡。阿婆九歲教女時,服侍阿母崇令儀。阿女十三謝姊姨,一朝刺血繡燈帷。挑紋舍指冥福資,圓持戒滿行披緇。扣線大士云中披,雪壓縞衣霓裳纚,白玉綰結跣足垂。小魚皈法尾屣屣,相為灌水竹籃隨。繡成佛相莊嚴施,稽首虔撰刺繡詞。
初到家鄉似異鄉,碧山紅樹換新妝。獨看小犬還如昔,伴我依依入草堂。倚閭慈母笑顏開,頻問天寒也得歸。稚弟跟前才學步,似羞還喜去還來。溪水當門映倒天,暮云浮散盡鋪煙。欲招漁父談滄海,遍種垂楊系釣船。
層波瀲滟遠山橫。一笑一傾城。酒容紅嫩,歌喉清麗,百媚坐中生。墻頭馬上初相見,不準擬、恁多情。昨夜杯闌,洞房深處,特地快逢迎。
花冷御溝煙,春風影自憐。君心才易地,妾命遂占天。新法嚴霜立,深恩皎日遷。但求中外事,一一竟寧前。
曲水平橋通宛轉。船頭響細春潮淺。小泊村扉爭吠犬。人不見。落紅如織漁罾眼。橘刺藤梢隨徑剪。游絲醉拂東風軟。薄暮酒旗青一展。衫袖卷。數錢曾識當壚面。
夢魂蕩孤舟,波聲塞兩耳。不眠聞管弦,方悟江城里。蹉跎歲事空,次第春風起。雪消夕陽平,徹底清江水。
弦月初升玉漏微,箱牛輟軛織停機。莫言隔歲才相見,猶勝人間去不歸。促夜頻驚轉斗杓,雙星脈脈絳河遙。相逢最恨雕陵鵲,一歲填河止一宵。曝衣樓上拜深深,乞得蛛絲笑不禁。曲綴卻同群小態,空憐一夜斗穿針。茶漿瓜果滿中庭,喜見紅光擁玉軿。稚子不知同乞巧,笑呼阿母數流螢。迢迢銀漢渡云鬟,秋冷龍梭喜暫閒。舊好孔嘉惟此夕,誰能送巧到人間。天孫總為巧調梭,好合其如隔歲何。若問雨云朝暮事,東鄰拙婦較偏多。深更朗月渡奔龍,靈匹幽期歲歲同。久別乍逢休錯過,多情珍重一宵中。瀕云水接月如梭,脈脈盈盈可若何。誰道銀河深不極,妾愁深較倍銀河。
水淺蘋根,霜欹蓼影,畫船斜倚孤篷。幽況凄迷,殘尊坐對青峰。倦游客比秋消瘦,算歸期、燕子能同。采芙蓉。別后相思,寄與西風。荷香桂子懷前度,弄短橈長笛,鏡里煙濃。欄靠斜陽,羅衣人語樓東。而今盡入銷魂傳,悔當初、領略匆匆。柳陰中。只有寒鴉,替守簾櫳。
曾聞燈火寄丹邱,廟食珠江砥柱流。宇宙獨存清節在,如來長護玉香浮。半空臺島開初地,萬祀簪裳憶壯猷。欲薦藻蘋滄海隔,西風吹送一輕舟。
溪流兩岸秋,日落千山暮。一亭壓其間,登覽洗萬慮。胸襟富丘壑,方領此幽趣。擲餌來潛鱗,圍棋驚過鷺。酒壺展逸興,漁唱續遠浦。安得哦松來,撚髭同覓句。
白也騎鯨去,名存一酒樓。昔飛鸚鵡盞,今詠鹔鹴裘。洸水猶涵碧,空山又送秋。憑欄無限意,目極古神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