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夜寓直鳳閣懷群公
拜門傳漏晚,寓直索居時。
昔重安仁賦,今稱伯玉詩。
鴛池滿不溢,雞樹久逾滋。
夙夜懷山甫,清風詠所思。
拜門傳漏晚,寓直索居時。
昔重安仁賦,今稱伯玉詩。
鴛池滿不溢,雞樹久逾滋。
夙夜懷山甫,清風詠所思。
夜晚傳遞更漏之聲時才結束拜見之事,我在值宿獨居之時陷入沉思。往昔人們看重潘安的賦,如今則稱贊謝朓的詩。鴛池之水滿而不溢,雞樹歷經長久愈發繁茂。我日夜思念著賢才,在清風中吟詠著心中的情思。
寓直:值宿。鳳閣:指中書省。
拜門:拜見。傳漏:報時。
索居:獨居。
安仁:西晉文學家潘岳,字安仁,以賦著稱。
伯玉:南齊詩人謝朓,字伯玉,擅長五言詩。
鴛池:指中書省。
雞樹:指中書省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劉放傳》注引《世語》:“劉放、孫資共典樞要,夏侯獻、曹肇心內不平。殿中有雞棲樹,二人相謂:‘此亦久矣,其能復幾?’指謂放、資。”后因以“雞樹”代指中書省。
夙夜:早晚,日夜。山甫:指仲山甫,周宣王時賢臣。這里代指賢才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詩人在中書省值宿時,或許看到中書省的景象,聯想到歷史上的賢才,從而引發了對賢才的思念和敬仰,創作了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賢才的向往和思念。其特點是用典自然,語言典雅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,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情感世界。
休說川南僻,山川亦可探。天炎冬不冷,人語久能諳。路灑車前雨,晴分嶺上嵐。相喧苛政解,竊恐是譏談。
古藉蕓編已破除,饑瞳無計補公余。且持遺世優游志,來讀山林百部書。
臺城勝概得同游,爛醉西風藥玉舟。目送歸云天一角,教人生怕上層樓。
枯木庵中浹道人,百年無影臥輪囷。未須特地通身去,放取枝條自在春。
向時載酒江東去,今日山陰載雪回。一片閒情誰解得,晚風溪上破疏梅。
上帝宸居儼肅森,九關虎豹立崟崟。群龍自有三珠樹,不見扶桑水淺深。
歸夢春來劇,那堪送遠游。身懸蝸左角,家在海西頭。天地才難盡,風塵道不謀。河堤楊柳綠,亦欲買歸舟。
鴻雁飛南北,關河隔弟兄。水通鄖子國,舟泊漢陽城。落木風霜下,高秋鼓角清。故人如有意,為我道鄉情。
皇祖載德,既淳且仁。弗耀其身,委祉后人。眷茲藩服,典祀維寅。清醴方薦,歆其苾芬。
黯黯云垂野,瀟瀟雨滿林。晚山歸鳥盡,秋草閉門深。落葉蕭條樹,空城斷續砧。煩憂兼獨立,誰識此時心。
狂逐天仙妙影過,太虛幻境逝婀娜。捲簾颙望尋卿處,隔岸迢迢嘆奈何。
春風叁閣繡參差,狎客爭陳璧月詞。幾度醉濃嬌不起,景陽樓上曉鐘時。
滿院黃花冷。冷香暗入當窗鏡。漉罷床頭桑落酒,折茱萸誰贈。嘆抵死、西風卷去南鴻影。衣帶寬,早晚厭厭病。向畫闌扶醉,懷古傷高無定。沈恨。誰人省。眼前惟有寥天迥。望斷山長兼水遠,盡浮云催暝。話幕府、前游落帽羞重整。歸去來,咫尺柴桑境。柰五柳蕭疏,就荒別時三徑。
十載侍青瑣,殘春出薊門。浮沉原宦計,遠近揔君恩。芳草愁邊綠,燕花淚共繁。孤心似列宿,常傍太微垣。
白晝遲遲玉漏沈,北窗清興在孤吟。半生未試屠龍技,三刖無慚獻璞心。自有文章齊白璧,不須籯橐貯黃金。緘書為托南飛雁,一入青冥思轉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