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吳弘人見贈之作
頻年蹤跡混樵漁,舊友還過慰索居。
白首更逢多難后,青山重憶定交初。
詩篇寂寞柔齋雨,懷袖蒼涼絕塞書。
尊酒共君秋夜醉,滿庭清露濕芙蕖。
頻年蹤跡混樵漁,舊友還過慰索居。
白首更逢多難后,青山重憶定交初。
詩篇寂寞柔齋雨,懷袖蒼涼絕塞書。
尊酒共君秋夜醉,滿庭清露濕芙蕖。
多年來我行蹤如樵夫漁夫般漂泊,老友前來探望獨居的我。白發蒼蒼在歷經諸多磨難后重逢,重新回憶起與你在青山下初次定交的時光。你的詩篇如柔齋細雨般寂寥,我懷揣著你從遙遠邊塞寄來的蒼涼書信。與你在秋夜中舉杯共醉,滿院的清露浸濕了芙蕖。
頻年:多年。
混樵漁:像樵夫和漁夫一樣生活,形容漂泊、隱居。
索居:獨居。
柔齋雨:可能指友人詩篇營造出的如柔齋細雨般的氛圍。
絕塞書:從遙遠邊塞寄來的書信。
尊酒:美酒。
芙蕖:荷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“白首”“多難后”可推測,應是詩人在經歷人生諸多磨難、年歲漸長后,老友前來探望時所作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狀態,詩人或許過著隱居漂泊的生活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老友重逢的復雜情感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得當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感慨。
憤激計潛成,臨危豈顧生。
只空持一笏,便欲碎長鯨。
國已酬徽烈,家猶聳義聲。
不知青史上,誰可計功名。
天涯憔悴身,一望一沾巾。
在處有芳草,滿城無故人。
懷才皆得路,失計自傷春。
清鏡不能照,鬢毛愁更新。
江北不如南地暖,
江南好斷北人腸。
燕脂桃頰梨花粉,
共作寒梅一面妝。
微燈照寂寥,此夕正迢迢。
丹桂得已晚,故山歸尚遙。
蟲聲移暗壁,月色動寒條。
此去如真隱,期君試一瓢。
朝吟復暮吟,只此望知音。
舉世輕孤立,何人念苦心。
他鄉無舊識,落日羨歸禽。
況住寒江上,漁家似故林。
因君話故國,此夕倍依依。
舊業臨秋水,何人在釣磯。
浮名如縱得,滄海亦終歸。
卻是風塵里,如何便息機。
故國望不見,愁襟難暫開。
春潮映楊柳,細雨入樓臺。
靜少人同到,晴逢雁正來。
長安遠于日,搔首獨徘徊。
荒齋原上掩,不出動經旬。
忽覺草木變,始知天地春。
方期五字達,未厭一簞貧。
麗句勞相勉,余非樂釣綸。
三十世皇都,蕭條是霸圖。
片墻看破盡,遺跡漸應無。
野徑通荒苑,高槐映遠衢。
獨吟人不問,清冷自嗚嗚。
一日又將暮,一年看即殘。
病知新事少,老別舊交難。
山盡路猶險,雨余春卻寒。
那堪試回首,烽火是長安。
漢皇輕萬乘,方士說三丹。
不得修心要,翻知出世難。
茂陵春竟綠,金掌曙空寒。
何似先生去,翩翩逐彩鸞。
煙老石磯平,袁郎夜泛情。
數吟人不遇,千古月空明。
人事年年別,春潮日日生。
無因逢謝尚,風物自凄清。
坐徹秦城夏,行登越客船。
去留那有著,語默不離禪。
葉擁臨關路,霞明近海天。
更尋同社侶,應得虎溪邊。
未敢分明賞物華,
十年如見夢中花。
游人過盡衡門掩,
獨自憑欄到日斜。
中朝軒冕內,久絕寧家親。
白社同孤立,青云獨并伸。
致君期折檻,舉職在埋輪。
須信堯庭草,猶能指佞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