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都元旦瞻天三首 其二
春燎明閶闔,宵衣肅建章。
玉衡占改陸,斧扆慶乘陽。
委佩欹宮草,熏爐襲殿鴦。
云官離照下,遙祝圣神皇。
春燎明閶闔,宵衣肅建章。
玉衡占改陸,斧扆慶乘陽。
委佩欹宮草,熏爐襲殿鴦。
云官離照下,遙祝圣神皇。
春天的火炬照亮了宮門,皇帝天未亮就穿衣在宮殿中嚴肅處理政務。觀察玉衡星象預示著新的變化,在斧扆前慶祝陽氣漸盛。大臣們身上的玉佩傾斜在宮草旁,熏爐的香氣彌漫在宮殿的鴛鴦瓦間。朝中官員在陽光照耀下,遠遠地祝愿圣明的皇帝。
春燎:春天的火炬。閶闔:神話中的天門,這里指宮門。
宵衣:天未亮就穿衣,指帝王勤于政事。肅:嚴肅。建章:漢代宮殿名,這里泛指宮殿。
玉衡:北斗七星之一,古人常觀測星象以占吉兇。改陸:可能指星象預示的變化。
斧扆:古代帝王所用的狀如屏風的器具,上有斧形圖案。乘陽:指陽氣漸盛。
委佩:下垂的玉佩。欹:傾斜。
熏爐:熏香的爐子。襲:彌漫。殿鴦:宮殿上的鴛鴦瓦。
云官:朝中官員。離照:陽光。
圣神皇:圣明的皇帝。
留都一般指明朝的南京。此詩可能創作于明朝時期,元旦是重要節日,宮廷會舉行慶典活動。詩人在南京目睹這一盛景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表達對皇帝的忠誠與祝福。
這首詩主旨是在元旦時表達對皇帝的祝愿。其突出特點是營造了莊重宏大的宮廷氛圍,具有典型的宮廷詩風格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臣子對皇權的態度。
相從久寂莫,此別竟何如。暮雨勞行李,秋燈憶讀書。枕清吳地狖,舟亂浙河魚。適遠多幽思,吾生愧獨居。
誰挈名花到上林,居然一笑謝千金。江天桃葉凌風渡,水國蒹葭抱月吟。朱鳳半翹緣比翼,翠蛾微斂為同心。白家長恨殊堪誦,早拂東床侍玉琴。
清湍數里逶迤來,繞向仙宮一鑒開。身世分明方外境,誰言弱水隔蓬萊。
神回客舍濤聲外。瞥眼春難再。一杯薄酒也銷魂。料得明年此夜憶孤村。紅消翠減香成陣。轉覺西風嫩。共誰滄海認蹄涔。擪斷寒宵韻底起龍吟。
日暮長楊獵騎歸,西風弓硬馬初肥。今年鹿尾休嫌少,且喜君王不合圍。
蘅皋一夕流紅雨,離離痕跡風吹去。透我淡黃衫,幽寒誰與添?新荷清影小,螻蟈聲而擾。愈遠愈茫然,消磨瞑色間。
聞有紫隱泉,閟在靈仙境。金庭不可扣,且此汲寒井。洞口有深井,云漿湛虛空。我來攜一罌,會與仙源通。
濯足洞庭波,秋高翠增岳。美人渺何在,使我懷抱惡。悠悠江湖深,坐阻關山邈。采蘭亦寄之,終朝不盈握。
爾祖西來無文字,受持一句心是佛。煩恭藏主試問他,楞伽四卷是何物。□侯勸師柔軟說,劉叟所見適不同。有時一句撞墻倒,有時一喝驚耳聾。
午時叱馭踰重險,薄暮捫蘿到絕巔。四海風煙落日外,萬山閩越酒杯前。劇傷嶺谷旌旗滿,暗憶家園道路偏。自古有人同戮力,吾曹須擬太平年。
萬花不分不春妍,至竟專春是牡丹。紫錦香囊金屑暖,翠羅舞袖掌文寒。恨無國色天香句,借與風條日萼看。家有洛陽一千朵,三年歸夢繞欄干。
冬冬晨鼓催,目注東方白。日華欲動月無輝,殺氣沖天云血色。坎坎暮鼓擊,日沒崦嵫黑。朔風吹海毒波翻,旄頭錯落光芒出。日復夜,夜復日,日夜相催鼓聲急。枕戈不寐食忘餐,力不能支仰天泣。主辱臣死古義存,弟妹瓢零敢遑恤。整旗收隊決雌雄,黃龍孰遣橫江中。風雷晝晦天地變,君臣不見崖山空。至今濤聲吼朝夕,半為猿鶴半沙蟲。當時豪杰能幾子,千載不泯惟孤忠。催日鼓,送日鼓,調短意長歌愈苦。鮫人聞得淚成珠,躑躅白鷴驚墮浦。侍郎丞相家國同,當時戮力無爾汝。補天煉石竟無功,空余五色神光吐。斯人斯作世豈多,合入青編照今古。
東林雨后樹蒼蒼,巾舄乘閑到上方。雙澗鳥鳴延語笑,半林花氣襲衣裳。機閑寶地禪俱寂,心寄空門累亦忘。自愧此身人代里,何因棲遁遠公房。
今日開門見遠山,煉師壇下列清班。看來都是梅花樹,個個春風玉佩環。
辭春多緒言,辭夏何默默。良由畏日威,難擬煙風德。豈不愛長時,歌薰舊弦熄。萬象倚炎光,此身當蔽抑。瘴野復何如,荒祠困已亟。始聞天外吹,及彼西峰側。微涼動落暉,遂有輕陰色。曾是凄遠懷,能無淚灑臆。就之不可違,聊寬酷暑逼。我欲告司方,趙盾人誰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