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田篇二首
內使調鷹犬,呼聲動遠陲。萬方多事后,千騎大田時。關塞回金氣,旌麾把健兒。璜溪垂釣者,能載副車來。
禁直三千士,長搴鎮國旗。甲戈迷塞月,繒帛款邊師。大禮初回蹕,春原更打圍。后車載光寵,不數漢昭儀。
內使調鷹犬,呼聲動遠陲。萬方多事后,千騎大田時。關塞回金氣,旌麾把健兒。璜溪垂釣者,能載副車來。
禁直三千士,長搴鎮國旗。甲戈迷塞月,繒帛款邊師。大禮初回蹕,春原更打圍。后車載光寵,不數漢昭儀。
宮內使者調遣鷹犬,呼喊聲震動遠方邊陲。天下經歷諸多變故后,眾多騎手在大片田野圍獵。關塞回蕩著秋氣,軍旗簇擁著勇士。像姜太公那樣的垂釣者,能被邀請坐上副車嗎?宮廷值班的三千將士,長久高舉著鎮國的旗幟。鎧甲兵器遮蔽了邊塞之月,用繒帛犒勞守邊的軍隊。重大典禮皇帝剛回宮,春天原野上又進行圍獵。后面的車載著恩寵之人,不比漢朝的昭儀差。
內使:宮廷使者。調鷹犬:指調遣鷹犬進行圍獵。遠陲:遠方邊陲。萬方:天下。千騎:眾多騎手。金氣:秋氣。旌麾:軍旗。健兒:勇士。璜溪:即磻溪,相傳姜太公曾在此垂釣。副車:帝王的從車。禁直:宮廷值班。搴:高舉。甲戈:鎧甲和兵器。繒帛:絲織品。款:犒勞。邊師:守邊的軍隊。回蹕:帝王出行返回。打圍:打獵。光寵:恩寵。漢昭儀:漢代妃嬪的稱號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中“萬方多事后”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經歷了一些變故。而詩中描繪的宮廷圍獵等活動,反映出宮廷的生活場景,可能是詩人在目睹這些場景后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描繪了宮廷圍獵、犒勞邊師等場景,展現了當時宮廷的奢華與邊塞的軍事情況。詩中可能蘊含對時政的思考,在天下多事之秋,宮廷仍有此類活動,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。
登舟一望日平西,
倒削芙蓉兩岸齊。
亂石橫江飛白浪,
濤聲日夜冷凄凄。
萬山絡索如盤蛇,長林豐草森相遮。
胎生卵育不知幾,千年梟獍爭呀呀。
祝明克濟總荒忽,漫溯譜系寧非夸。
自從部曲通漢家,曰羅曰鹵聲?牙。
前朝賜姓豈無意,要使斂跡安鋤杷。
如何累世費征討,竹兵皴脆徒喧嘩。
靄翠奢香繼宣慰,貴榮邦彥終擒拿。
逆節當身就誅絕,順命歷代猶恣嗟。
嗚呼殷鑒夫豈遐,恃險憑陵真計差。
九驛頻年蔓殺氣,腥風撲鼻尸如林。
紛紛攘臂競當轍,輪下誰憐磋怒蛙。
渭水西偏接烏撒,樹經斬伐初萌芽。
蠻酋若有動搖意,狡兔入窟休離罝。
嗚呼顛覆多前車,漢郡山川何陋邪。
紅塵鞍馬紅亭路,天涯一望無窮。長安日下楚云東。鳴鞭楊柳陌,分袂杏花叢。
離拍易終人易散,佳人玉箸啼紅。今宵明月與君同。愁心聞唳鶴,倦寢聽歸鴻。
池北池南新綠,樹頭樹底殘紅。多情休怨雨和風。東君元是客,歸去自匆匆。
悵望鴛鴦別浦,蕭條翡翠芳叢。夢回香冷酒微中。杜鹍聲不斷,簾外月朦朧。
粉窖眠香紅串淚。兩眼凝秋水。
被冷疊鴛鴦,有夢何曾,慰貼心頭去。
碧云冉冉黃花地。半晌披帷起。
擔受峭寒生,不奈蟲吟,況續廉纖雨。
識得最初句,
便會末后句。
末后與最初,
不是者一句。
前身莫是鄭安期,
井灶重來跡已遺。
澗底菖蒲無可采,
共君細讀漢時碑。
又值題糕矣。滿長安、繡旗斜飐,車如流水。記得杜陵重九句,笑口此生開幾。也不似、今番揮涕。誰去登高誰落帽,算秋光、枉了濃如此。轉不若,多風雨。
諸君未識吾悲耳。盡豪狂、功誇漢武,智誇樗里。到得傷于哀樂后,幾陣鄰家笛子。心不許、英雄不死。歲歲黃花清瘦極,有和花、比瘦人簾里。腸斷也,怕提起。
綺疏臨野渡,秋樹響前林。颯颯含風入,紛紛逗雨深。拂來紅袖掩,積處綠塵侵。誰送哀蟬曲,無端攪客心。
獨樹蕭蕭下,邊淮正可憐。誤投齋閣里,不似御溝前。酒戶驚秋夢,翻經助夜禪。江潭凄惻處,但莫問長年。
香山白與眉山蘇,筑堤劃作里外湖。
柳色幾行斷橋斷,梅花數點孤山孤。
瓜皮艇小瞥若燕,莼絲味美配有魚。
南宋君臣一逝水,積金至斗銷得無。
可憐姬告母,父孰與夫親。
能置此一問,未為愚婦人。
落蕊化萍,秋香粘粉,深深庭院寒淺。舊巢歸乳燕,萬柳絲輕款。
殘軀杜門自慣,最難禁、夢回孤館。一縷幽懷,數行閑淚,休檢帶圍眼。
誰催歲華輕換?隔晴窗盡日,鶯語零亂。酒消人定后,驀憶凝神面。
東風笛里秋千外,記當日、西園初見。山黛遠,簾前路,春魂漸暖。
嶺路縈紆合,
泉流詰曲通。
田毛無歲旱,
山課與耕同。
萬古西來教,名僧不世傳。
一官初佩印,四果獨宗禪。
衲掛峰前雨,杯浮海上煙。
化城歸去好,此會是何年。
燕陽經術似河汾,漢署風流尚見君。
金在曾求千里足,劍沉誰識七星文。
詞人海上青云色,遷客淮邊白雁群。
何事相逢貪握手,西來消息幾時聞。
珍臺閒館切昭回,笙鶴應無俗駕陪。
天浸祥池三島向,春迷神囿百花開。
沙鷗汎汎人相近,風燕飛飛隼莫猜。
清洛故園荒徑在,與君何日賦歸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