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祥符封禪十首 其八 皇地祇坐酌獻用《禪安》。
坤德直方,博厚無疆。
秉陰得一,靜而有常。
寶藏以發,乃育百昌。
肅祗禪祭,錫祉穰穰。
坤德直方,博厚無疆。
秉陰得一,靜而有常。
寶藏以發,乃育百昌。
肅祗禪祭,錫祉穰穰。
大地的品德端方正直,廣闊深厚沒有邊際。秉持陰氣凝聚一體,安靜且遵循規律。地下寶藏得以發掘,從而孕育萬物生長。恭敬地舉行封禪祭祀,神靈賜福眾多。
坤:指代大地。
直方:端方正直。
博厚:廣闊深厚。
秉陰得一:秉持陰氣凝聚一體。
靜而有常:安靜且有規律。
百昌:指各種生物。
肅祗:恭敬。
錫祉:賜福。
穰穰:眾多的樣子。
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年號,封禪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。此詩是封禪祭祀皇地祇時所用的樂歌,創作于宋真宗封禪期間,當時國家處于相對穩定時期,封禪旨在昭告天下太平、宣揚帝德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地的品德和功績,通過祭祀祈求福祉。其特點是風格莊重,體現了當時官方祭祀樂歌的特色,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代封禪文化和祭祀文學的面貌。
豫章禪妙絕皇宋,只服蘇仙放肆才。蘇似大鵬橫海去,黃如香象渡河來。
海山有奇樹,粲粲珊瑚枝。由來植物性,無脛可推移。如何石氏子,樹之白玉墀。洛陽經幾戰,金谷久荒夷。空令千載下,聞者為傷悲。
簾挑起,眸相顧。柳上看青微。那里春煙半樹,燕身剪過垂枝。可是故人兒,約今天、銜著青泥。攢來于我生紅豆,稍解相思。春欲老,清塘碧。兀自映山云。石徑婀娜人佇。清音婉囀紅唇。一曲挽紅稀。怕凋蕭,沾了儂身。想留晴翠心深處,養著天真。
抗手寒翻兩袖風,平生猿臂學猿公。渡河暫見黃云合,絕幕誰憐白草空?沙磧路迷憑老馬,關山書返倩南鴻。歸來容鬢知何似,看取麒麟畫像中。
贛江不可極,雙注碧云中。出峽幾千丈,青天垂玉虹。系船沙磧雨,掛席石潭風。八月尋源去,相思秋樹紅。
平昔君王事勝游,日斜滄海尚停辀。千金駿骨今誰顧,死駕鹽車亦未休。
吳臺玩春鎖春色,雨刷花光入龍國。田邊大樹啼老鴉,野云癡醉寒查牙。年華欲住風雷惡,蘭臉知秋淚先落。時榮時謝無了時,扶起混沌須神醫。
閒庭青草積,春半思蒼茫。小雨作寒食,微風汎海棠。芳情經病減,白日廢書長。何物供欹枕,縈簾一炷香。
乘興開樽竹樹林,亭前風雨晝蕭森。幽懷轉向三閭盡,瀝膽猶堪二子深。節序懷中青玉案,歲明山上白云心。可知一片英雄淚,不讀離騷亦滿襟。
溽暑經旬懶出門,風亭水榭亦昏昏。徒聞露下黃姑渚,漫想冰生玉女盆。筠簟不教眠得穩,蔗漿猶覺飲來溫。故人病起應相憶,何日從容共晚尊。
冒雪多勞勚,乘危亦苦辛。相逢如借問,不是探梅人。
彭城古戰國,孤客倦登臨。汴泗交流處,清潭百丈深。故人輕千里,繭足來相尋。何以娛嘉客,潭水洗君心。老守厭簿書,先生罷函丈。風流魏晉間,談笑羲皇上。河洪忽已過,水色綠可釀。君無輕此樂,此樂清且放。
檢點平生入睡遲,宵深相伴只燈枝。向來懶惰成何事,依舊癡頑戀古詩。天下滔滔趨利日,定中寂寂面墻時。不甘夢想頻顛倒,刪盡空花到簡夷。
山抱荒村水背城,箬篷藤簟聽灘聲。秋風淅瀝秋江冷,人自思家月自明。
天光低碧暮寒浮,峰色紆青晚入樓。長憶清秋過上竺,歸來明月滿湖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