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懷
生平南與北,心事轉蹉跎。故國海西岸,孤舟天一涯。梅窗春色早,板屋雨聲多。獨坐消長日,那堪苦憶家。
水國春光動,天涯客未行。草連千里綠,月共故鄉明。游說黃金盡,思歸白發生。男兒四方志,不獨為功名。
生平南與北,心事轉蹉跎。故國海西岸,孤舟天一涯。梅窗春色早,板屋雨聲多。獨坐消長日,那堪苦憶家。
水國春光動,天涯客未行。草連千里綠,月共故鄉明。游說黃金盡,思歸白發生。男兒四方志,不獨為功名。
一生漂泊南北,心事總被耽誤。故鄉遠在海的西岸,孤舟漂泊在天涯一方。梅窗前春色來得早,木板房里雨聲頻繁。獨坐消磨漫長的日子,怎能忍受苦苦思念家鄉。水鄉春光已萌動,天涯游子仍未啟程。春草綿延千里碧綠,明月與故鄉一樣明亮。游說求仕耗盡錢財,思歸之心催白雙鬢。男兒本應有志四方,不只是為了功名利祿。
蹉跎:光陰虛度,此處指心事未了、進展不順。
故國:故鄉。
板屋:用木板建造的簡陋房屋,多形容客居條件艱苦。
游說:原指戰國時策士周游列國說服君主,此處指為生計或理想奔波。
黃金盡:化用蘇秦“黃金百斤盡”典故,指錢財耗盡。
四方志:指男兒應志在四方、游歷天下的抱負。
此詩應為詩人客居異鄉、為生計或理想奔波時所作。從“游說黃金盡”“思歸白發生”可知,其或因求仕、謀生未果,滯留異地,故借“旅懷”抒發思鄉之痛與對人生際遇的感慨。
全詩圍繞“旅”字展開,前半寫客中孤寂與思鄉之切,后半借春光、草色、明月深化鄉愁,末句“男兒四方志,不獨為功名”升華主題,既寫漂泊之苦,又展豁達胸襟,是一首情感真摯、層次分明的羈旅詩。
臘屐堪乘興,徘徊捫薜蘿。天臨丹嶺近,山入白云多。鳥道無方軌,龍湫有暗波。何時值野老,長嘯出重阿。
正學寥寥五百年,著書那肯背前賢。要攻白璧先尋石,欲采明珠可離淵。松竹幽深開有徑,風塵荏苒到無緣。信知古道今猶在,一枕羲皇值萬錢。
海路東南萬壑傾,青山孤起壓重城。驛亭春半馀寒雪,墻角無人草自生。
國以人為重,人惟德可招。九重方厲政,諸老盡歸朝。盛事追三代,清風動百僚。切聞天上語,歡喜到漁樵。
燕越烽煙二十春,一朝病集未閑身。忽來窗外黃梅雨,又送新愁到耳頻。
少卿詞賦客,豈意亦能軍。玉貌重圍損,金笳怨曲聞。刀環誰贈汝,劍客幾從君。一片驊騮氣,長吞大漠云。
師每游蘭渚,春風服尚涼。江流亦九曲,恐未可傳觴。
萬里珠崖水牯牛,故山歸去幾經秋。主人青眼空懸望,鼻孔撩天不轉頭。
綠楊芳草兩邊洲,不礙晴川日夜流。我到忘機每終日,為誰飛去怪沙鷗。
月滿商山夜,風高漢殿秋。
溷濁侵香茝,祓塵幾振衣。殊違漁父愿,遂令孟堅非。國破身何倚,江沈子不歸。至今魂沒處,鼓枻有長欷。
賢首山。險而峻。乘峴憑臨胡陣。騁奇謀。奮卒徒。斷白馬。塞飛狐。殪日逐。殲骨都。刃谷蠡。馘林胡。草既潤。原亦涂。輪無反。幕有烏。掃殘孽。震戎逋。揚凱奏。展歡酺。詠杕杜。旋京吳。
長江有界水潺潺,兩岸蒼茫不易閒。一夜鎖沉馀石穴,十年人到恨關山。高天斗沫依微里,南國魚龍掩映間。日落數聲漁子唱,半非吳楚舊腔蠻。
六年四郡勸農耕,自欲歸耕尚未成。游宦何如在家好,一廛從此愿為氓。
臺城遺跡動凄其,總為前朝足亂離。舊路人非芳草在,故宮春盡落花知。江山白首猶余恨,鳥雀黃昏亦自悲。更是傷心張緒柳,年年空被野風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