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書感 其二
玫瑰紛流劫,
芙蓉此煽妖。
效靈無海若,
得志有天驕。
奇麗開荒島,
憑陵嘆小朝。
秋風散涼意,
熱血苦難消。
玫瑰紛流劫,
芙蓉此煽妖。
效靈無海若,
得志有天驕。
奇麗開荒島,
憑陵嘆小朝。
秋風散涼意,
熱血苦難消。
玫瑰在動蕩的劫難中紛紛零落,芙蓉在這里煽起妖異的氛圍。海神不再顯靈護佑,強橫的外族卻得以逞志。奇麗的景象在荒島上被開發出來,可嘆弱小的朝廷遭人侵犯。秋風帶來陣陣涼意,心中的熱血卻難以消散。
流劫:動蕩的劫難,指香港被殖民的動蕩時期。
芙蓉此煽妖:芙蓉或喻指外來的妖異勢力;煽妖,煽動妖氛,指外來勢力的侵擾。
海若:傳說中的海神,《莊子·秋水》載“海若”為北海之神,此處代指護佑海疆的力量。
天驕:本指匈奴,后泛指強盛的外族,此處指侵占香港的殖民勢力。
憑陵:侵犯、欺凌;小朝:指當時國力衰微的清王朝或地方政權。
此詩創作于清末香港被英國殖民時期。詩人目睹香港從荒島被強行開發為“奇麗”之地,卻見證本土力量失護、殖民勢力橫行的現實,因而以詩抒懷,記錄殖民侵略下的家國之痛。
全詩以香港殖民化的歷史為背景,通過意象對比與情感鋪陳,揭露殖民侵略的掠奪性,抒發愛國志士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擔憂與熱血難涼的民族情懷,是近代反帝愛國詩的典型之作。
隨世功名非所望,稱家豐儉不求馀。青衫出指論奇字,白發挑燈寫細書。
石琢楸枰好,泠泠暖玉敲。聲兼松子落,影與竹陰交。步處花隨杖,齋時鳥下巢。橘中吾欲隱,可許共煙梢。
華省仙裾此暫分,重闈綵服曳煙氛。相將杖履隨黃葉,寧復川原感白云。計日湘魚供美饌,何時衡雁寄高文。南歸我動九疑興,早晚招君鸞鶴群。
黃須羽帽破烏桓,丈八蛇矛血未干。胡馬盡歸元帥幕,番刀贈與故人看。
家賜齊侯履,人推郤縠文。結婚榮外館,謀帥得中軍。盛集追園蓋,遒章托隴云。不圖新渚畔,更作死生分。贈窆充幽隧,鳴簫異素輪。山丘華屋遠,桃李故蹊春。使幕被愁霧,談犀委暗塵。須知悟生滅,終得法為身。
一枝斜影過墻陰,青瑣窗寒夜未深。卻憶佳人在空谷,歲寒應念舊同心。
兩岸風吹入峽船,崧臺明月正娟娟。端州太守憐才甚,江閣應多賦大篇。
云在高樓風在床,羽觴飛動蔌滿將。思君不見渚花冷,吹笛未終山雨長。鬢雪幾莖催景短,詞峰千丈逼人忙。我詩自嘆如曹鄶,未接齊師已辦降。
錦里論交三十年,浮筠大玉透中邊。投荒已作無期別,夢覺依然墮我前。
吹玉管。韻入梅花香更遠。月寒光照衣裳滿。游情不記深和淺。風如剪。馬嘶墻外更初斷。
蘭芳切禁當門種,李苦何傷并道生。自古英雄足猜忌,莫教身外有浮名。
玉環迷恨馬嵬坡,出塞明妃淚更多。何似阿婆牛背穩,春風一曲太平歌。
斑籜遠移湘岸種,貓頭亦是渭川孫。百金得諾今無恨,千畝封侯不在言。
聊依枯木伴寒藤,曾為當年孔傅生。寂寞空山窮谷里,如今文杏又爭名。
路向高峰入,筵隨落日開。客憐今雨到,人擬古風回。遠暝含殘雪,新陽動蟄雷。愛君清徹骨,不為看山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