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夕應制二首
蓬山矗矗枕仙鰲,五色云中紫極高。明月似能知圣意,清光偏照赭黃袍。
輦路塵生香不斷,燈樓月映彩初圓。太平時節風光好,煙火今年勝去年。
蓬山矗矗枕仙鰲,五色云中紫極高。明月似能知圣意,清光偏照赭黃袍。
輦路塵生香不斷,燈樓月映彩初圓。太平時節風光好,煙火今年勝去年。
蓬山高聳如枕在仙鰲背上,五色祥云中紫宮高入云端。明月似乎知曉帝王心意,清輝特意灑向皇帝的赭黃袍。帝王車駕經過的路上香氣繚繞,燈樓在月光映照下彩綢初圓。太平盛世里風光正好,今年的煙火比去年更加絢爛。
蓬山:傳說中的海上仙山,此處代指皇宮。
仙鰲:神話中背負仙山的巨鰲,象征穩固與祥瑞。
紫:指紫宮,帝王居所,代指宮廷。
赭黃袍:皇帝的龍袍,因顏色赭黃而得名。
輦路:帝王車駕通行的道路。
彩:彩綢,此處指燈樓裝飾的彩燈。
此為元夕(元宵節)應皇帝之命而作的應制詩。創作于帝王與民同樂的元宵夜,詩人通過宮廷內外的喜慶景象,展現當時社會安定、帝王德政的背景。
詩以元夕宮廷景象為核心,前首聚焦帝王威儀,后首鋪陳節日盛景,整體主旨為贊頌太平盛世與帝王圣明,是典型的應制詩,兼具文學性與政治頌美功能。
范蔣諸賢友義申,肩吾見說倍精神。年來人物寥寥甚,更憶浦城人姓真。
新葉初冉冉,初蕊新霏霏。逢君后園宴,相隨巧笑歸。親勞君玉指,摘以贈南威。用持插云髻,翡翠比光輝。日暮長零落,君恩不可追。
積雨寒孤枕,夢回不當家。遙知秋水外,無限荻蘆花。
彼岳惟崧,天作其神。嗣生我公,我公斤斤。嘉猷矢陳,柄國之均。帝親命之,纂成前人。不顯其道,惟申是保。公邁厥德,祗祗翼翼。柔嘉而直,模我彝倫。揉我方國,施于夷貊。百度是毗,庶績允熙。罔敢不恪,惟公是若。帝詔執事,徹申土疆,衍沃腴良。賦輿溱溱,莫樂于申。昔在四岳,佑堯象禹,為國心膂。受民作邦,于今以光。帝告于公,紹胥爾宇。憲是文武,如申如甫,為周之輔。誕錫爾祉,惟申甫是似。乘車錯衡,淑施英英,式遄其榮。公拜稽首,敢揚王休。祈天之久,為天子萬壽。彼岳磐磐,松柏丸丸,公福祿實蕃。有崇而岡,有大而陵,公壽考是承。許麗而康,岳孫奠之。曰公之屏,實維似之。公徒增增,朱綅綠縢。不戁不驚,鉤膺鏤錫。稱娖顏行,噦焉綏章。總我列侯,式時南疆。公之相攸,孔樂于許。其原膴膴,其川吁吁。有芃禾麻,有京稷黍。藪焉麋麇,渚焉魴鱮。有李有桃,有柘有檀。樹我之園,令居則安。公視于庭,師兵翼翼,孔武有力。公適于府,陪卿髦士,罔不就緒。公宴于堂,嘉賓我從。琴瑟鼓鐘,或揳或摐。靜好鏗鏘,萬舞有容。左拂其殽,炰鱉燔羔,給鮮于庖。右烹其蔌,筍菭蒲菹,柔嘉惟馥。旨酒且多,其飲溫克。攝爾攸儀,侑公宴嬉。俾胖而樂,俾艾而耆。明明天子,股肱一體。于蕃于宣,邦人咸喜。主芣之山,浚■之渠。弗童而材,弗竭而漁。皇惠斯人,俾公焉依。公報其成,帝曰還歸。
榛莽叢中一樹春,玉容嬌媚不生塵。山深地僻憑誰管,自有東風作主人。
野宿不得曉,飛霜沾敝袍。空山凝寒色,天邊星月高。憶昨離鄂城,數家同遁逃。穿林恐相失,前后聞呼號。避亂但欲遠,焉知登頓勞。俯臨萬仞壑,性命輕鴻毛。
東風挾雨苦無端。惻惻送輕寒。那堪更向,湘灣六六,淺處留船。詩鬮酒戲成孤負,春事已闌珊。離愁都在,落花枝上,杜宇聲邊。
流水春融,鳴禽聲變,驚心換了年時。正單衣佇立,肯讓風欺。忽訝人傳消息,千里外、乍接翻疑。須教道,萬金難換,一紙真詞。情癡。綢繆慰語,怎字字行行,數改重題。憶半年辛苦,雨轉風移。老去豈多懷抱,問何必、兩處都宜。從頭讀,因人索解,又若尋思。
種秫無多子,猶勝避俗翁。盡將供釀具,不復用青銅。
九十春殘花漸稀,追歡那惜典春衣。況逢勝侶能同興,忍對芳叢不醉歸。往事徒傷金谷在,名園共惜洛陽非。破除萬事聊尊酒,盡判風花作意非。
驥騄同群鴻雁行,登臨端為作重陽。南臺二謝風流絕,準擬歸來古錦囊。
天南花與菜,總作合歡枝。相贈三秋色,相憐百歲期。書催嬌女學,琴得美人師。十資因生日,年年汝不遲。
窈窕河上洲,芊綿芳草碧。常與幽趣會,消搖散輕策。一往白玉堂,經年無履跡。望望楚江西,煙波渺春色。
釀成鴨綠美如飴,瓦缶新嘗一二卮。入圣敢云知味鮮,愛賓常恐及門稀。香浮玉頰酡顏潤,清對蘭皋晚節宜。誰喚柴桑居士醒,
多君不許利名驅,官冷瓢空日自娛。猶有小槽春夜滴,呼僮踏雪遣紅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