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秋和錢紫山
病客獨吟江上山,臥看紅葉對柴關。
風來已覺桃笙冷,雨過惟馀苔蘚閒。
堂上蟲聲喧坐榻,城頭月色照沙灣。
少年許國心猶在,感嘆于今鬢欲斑。
病客獨吟江上山,臥看紅葉對柴關。
風來已覺桃笙冷,雨過惟馀苔蘚閒。
堂上蟲聲喧坐榻,城頭月色照沙灣。
少年許國心猶在,感嘆于今鬢欲斑。
生病的旅人獨自在江邊的山上吟誦,躺著看紅葉正對著柴門。風吹來已覺得竹席清冷,雨停后只剩苔蘚閑適。堂前蟲聲在坐榻邊喧鬧,城頭月色照亮了沙灣。少年時以身許國的心意還在,如今感嘆兩鬢即將斑白。
病客:生病的旅人,詩人自指。
柴關:柴門,用柴木做的門,代指簡陋的居所。
桃笙(shēng):竹席的別稱,因竹紋如桃形而得名。
許國:獻身國家,為國家效力。
斑:花白,此處指鬢發斑白。
此詩為詩人與友人錢紫山的唱和之作,當創作于晚年或病中。秋日的蕭瑟景象觸發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慨,結合自身病體與未酬的報國志,寫下此詩以抒懷。
全詩以秋景為引,從病中獨臥的視角描繪秋日之景,由景及情,既刻畫了病客孤寂的生活狀態,又凸顯了‘少年許國’的拳拳之心與‘鬢欲斑’的歲月之嘆,情感真摯,意境蒼涼而不失剛健。
禿發敢言文字工,半生端在羈旅中。君詩底物似妙麗,墮蕊起舞春濛濛。
新叢入望苑,舊干別層城。倩視今移處,何如月里生。
江南歸去罷游獵,駿馬名鷹贈與人。之子雞鳴不用賦,錦衾高臥落花春。
洪都自古稱名郡,十萬人煙繞郭居。南浦水源來大庾,西山云氣接匡廬。滕王閣廢空陳跡,孺子亭荒只古墟。薄宦羈離多感慨,不堪吟罷獨踟躇。
西京以還十九首,東周而上三百篇。檀弓魯論諸國策,其言雖貴人茫然。豈無五車載惠子,尺炬并付驪山煙。我生何幸雪未顛,著成百二十萬言。毋論愛者似雞肋,在我亦足成蝸涎。何必要什襲藏名山,何必要咸陽市上千金懸。歸去來,一壺美酒抽一編,讀罷一枕床頭眠。天公未喚債未滿,自吟自寫終殘年。
徑僻清齋枕石灣,跏趺鎮日對青山。雨晴靈鵲窺檐語,風靜飛云度壑還。政簡伺庭無物擾,日長吟篋有詩攤。芳尊可念羈懷否,攜醉秋光一解顏。
蘆葦蕭蕭野水愁,采菱人去剩空舟。孤村已是驚雞狗,勝地偏教列劍矛。萬頃湖光添殺氣,八方烽火擾群鷗。傷心欲問虞姬石,何似當年楚漢秋。
松陵橋畔太湖前,斜日青楓系客船。引頸數看花鴨亂,含情深愧白鷗賢。千鐙庾嶺傳無盡,一宿曹溪覺有緣。稍待月明風細熟,臥吹簫管學坡仙。
朝來秋色高,西山有爽氣。開軒遠相望,自得靜中意。那知宋玉悲,肯灑楊朱淚。逍遙天地間,俯仰可無愧。夜永秋氣涼,泠然入窗牖。照眼一編書,開懷一壺酒。念身幸無恨,齒發猶未朽。富貴如浮云,于我亦何有。南方秋節晚,九月始凄清。草木忽搖落,坐使客心驚。橐籥無暫息,機緘殊不停。未能超物外,慷慨念平生。露下秋草衰,蒹葭亦蒼蒼。森然巖中桂,十里飄天香。深林靜杳冥,無人自芬芳。采掇滿禪室,閑中氣味長。秋云澹無依,皛皛映寒日。卷舒誰使之,聚散在倏忽。出岫本無心,行空寧有質。功成歸何方,妙用藏于密。秋風晚蕭索,凄然遂成林。百谷欲成實,見此造物心。清涼入戶牖,天光為沈陰。禪房有羈客,抱膝正長吟。秋風動禾黍,泛泛凄芳馨。散策步田野,欣此百谷成。林下父老醉,云間雞犬聲。豐年誠可樂,安得遂吾生。秋月照我心,清光奈愁何。回薄萬古恨,月愁應更多。獨飲不成醉,溯月空長歌。安得一丸藥,高奔伴姮娥。古后有明訓,霜降休百工。草木日搖落,蟋蟀鳴堂中。豈不感時節,念此歲復窮。勞生真一夢,飄泊隨西東。百卉秋具腓,先隕惟梧桐。豈無貞潔者,獨立青霜中。艷艷籬下菊,青青嶺頭松。與君為德友,相好永無窮。
莫道尋常脩竹枝,貞姿白石共幽期。南京公館多閒暇,時詠武公淇澳詩。
太液池南春媚酡,東君昨夜暖金波。疏桐日下風敲穗,急管堂前燕覆窠。新繭成絲抽欲斷,老芽放綠望還多。良辰物候隨時變,花謝花開人奈何。
日暖氣初斂,抽芽畏春霖。蒸焙貴當時,活火候晴岑。睡足與禪足,一杯松風吟。儻家安足識,相對維白云。寧可作蒼頭,不慕王侯珍。絕色當誰辨,素濤兼玉塵。予意豈在茲,七盌無馀心。一日兩三回,振枯散遐襟。此味播九區,陸羽非知音。
行河冠蓋日相仍,萬井蕭條思不勝。淮水建瓴嗟下邑,漢家沉璧護諸陵。禹功四載今何賴,賈策三條晚見稱。疏鑿更須平土頌,能歌瓠子亦中興。
絲綸新下五云間,劍佩翩翩侍從班。屐踏衙齋驚齒折,鐃歌吹送八公山。
豋高而望遠,不見天地端。日月互上下,東西如跳丸。長風自何起,瀛海翻波瀾。六鰲正抃舞,五岳無時安。恍惚青天中,仙人跨飛鸞。邀我謁帝室,金門郁盤桓。青龍對人怒,玉女傾笑歡。彷徨返故路,北斗方闌干。坐地仰天嘆,三日不能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