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宗奉圣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 其八 亞、終獻用《沖安》。
太初非有體,至道本無聲。
降跡臨下土,成功陟上清。
至仁敦動植,丕緒啟宗祊。
紫禁承來格,鴻基保永寧。
發祥垂誕告,致孝薦崇名。
廣樂伸欽奉,儲休固太平。
太初非有體,至道本無聲。
降跡臨下土,成功陟上清。
至仁敦動植,丕緒啟宗祊。
紫禁承來格,鴻基保永寧。
發祥垂誕告,致孝薦崇名。
廣樂伸欽奉,儲休固太平。
宇宙初始并非有形之體,至高之道本就無聲無形。圣跡降臨人間普施教化,功成之后升登天界仙庭。至仁之心厚養萬物生靈,偉大基業開啟宗廟傳承。帝王宮禁迎候圣靈降臨,宏大基業永保安寧興盛。吉兆顯現廣傳天下告慰,虔行孝道敬奉尊名隆盛。奏響廣樂表達欽敬尊崇,積累吉慶永固太平昌隆。
太初:指宇宙初始狀態,《列子·天瑞》載‘太初者,氣之始也’。
至道:最高的道理或法則,此處指圣祖所代表的天道。
陟上清:升登天界,‘陟’意為升,‘上清’為道教天界之名。
敦:厚,引申為重視、培育。
丕緒:偉大的事業,‘丕’意為大。
宗祊(bēng):宗廟,古代祭祀祖先的場所。
紫禁:帝王宮禁,因宮墻紅色且戒備森嚴得名。
誕告:廣泛宣告,‘誕’意為大、廣。
廣樂:盛大的音樂,《穆天子傳》載‘廣樂九奏萬舞’。
儲休:積累吉慶,‘休’指吉慶、福澤。
此詩為宋真宗朝郊廟朝會歌辭,用于玉清昭應宮祭祀‘圣祖’趙玄朗的亞獻、終獻儀式,演奏《沖安》樂。玉清昭應宮是真宗為奉祀‘圣祖’所建,與當時‘天書封禪’等崇道活動密切相關,反映了宋初通過神化祖先以鞏固皇權的政治需求。
詩為祭祀樂歌,主旨在于歌頌圣祖的神圣與仁德,強調其對宋室基業的護佑。語言莊重,結構嚴謹,是宋代郊廟文學的典型代表,體現了當時‘以禮治國’‘神道設教’的政治文化特征。
不識劉郎莫便語,酒酣耳熱未全疏。 士當窮困能無慊,我自斟量愧不如。 橫槊賦詩俱有分,輕裘緩帶特其馀。 當今四野無塵土,宜有奇才在草廬。
清溪咽。霜風洗出山頭月。山頭月。迎得云歸,還送云別。 不知今是何時節。凌歊望斷音塵絕。音塵絕。帆來帆去,天際雙闕。
小雨濕黃昏。重午佳辰獨掩門。巢燕引雛渾去盡,銷魂??障蛄洪g覓宿痕。 客舍宛如村。好事無人載一樽。唯有鶯聲知此恨,殷勤。恰似當時枕上聞。
回首蕪城舊苑。還是翠深紅淺。春意已無多,斜日滿簾飛燕。不見。不見。門掩落花庭院。
天淡云閑晴晝永。庭戶深沈,滿地梧桐影。骨冷魂清如夢醒。夢回猶是前時景。 取次杯盤催酩酊。醉帽頻欹,又被風吹正。踏月歸來人已靜?;幸缮碓谂钊R頂。
偶向凌歊臺上望,春光已過三分。江山重疊倍銷魂。風花飛有態,煙絮墜無痕。 已是年來傷感甚,那堪舊恨仍存。清愁滿眼共誰論。卻應臺下草,不解憶王孫。
風清月瑩,天然標韻,自是閨房之秀。情多無那不能禁,常是為、而今時候。 綠云低攏,紅潮微上,畫幕梅寒初透。一般偏更惱人深,時更把、眉兒輕皺。
五云深處蓬山杳。寒輕霧重銀蟾小。枕上挹余香。春風歸路長。 雁來書不到。人靜重門悄。一陣落花風。云山千萬重。
玉樓天半起笙歌,風送宮嬪笑語和。 月殿影開聞夜漏,水晶簾卷近秋河。
一片昆明石,千秋織女名。見人虛脈脈,臨水更盈盈。 苔作輕衣色,波為促杼聲。岸云連鬢濕,沙月對眉生。 有臉蓮同笑,無心鳥不驚。還如朝鏡里,形影兩分明。
心事數莖白發,生涯一片青山。 空山有雪相待,古路無人獨還。
紅藥深嚴肅廣筵,嘉招仍許廁群仙。 忽窺宸翰云龍動,乍揭天辭日月懸。 散作楷模爭寶惜,永刊金石共流傳。 況當枚馬從容地,仍集班揚侍從賢。 敢竊休明為盛觀,愿陳風詠播熏弦。 不辭勝引承歡醉,長洽升平億萬年。
懸崖怪石水潺潺,宜有神龍隱此間。 窮勝不妨穿險洞,尋春那止看群山。 攀龍行即天邊去,躍馬聊同野外還。 好景良辰適相會,一尊且共水云閑。
一天風月近中秋,凝望家山不阻修。 漫浪疏林人已倦,心期猶與素光謀。
羈旅閱世紛,坐念百憂集。 共子時劇談,滿懷冰雪潔。 儀型誰有常,梅花靜玉立。 何用對忘憂,歲寒端有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