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陽不見菊二絕 其一
節物今年事事遲,
小春全未到東籬。
可憐短發空欹帽,
欠了黃花一兩枝。
節物今年事事遲,
小春全未到東籬。
可憐短發空欹帽,
欠了黃花一兩枝。
今年的節令景物樣樣來得遲緩,小陽春的暖意完全未到東邊的菊圃。可憐我短鬢稀疏,空自斜戴頭巾,只可惜錯過了那一兩枝金黃的菊花。
節物:應時節的景物。
小春:指農歷十月的小陽春,氣候溫暖如春季。
東籬:化用陶淵明《飲酒》“采菊東籬下”,代指種菊的園圃。
欹(qī)帽:帽子傾斜,形容頭發短少難以固定帽子。
黃花:指菊花,因菊花多為黃色。
此詩或作于作者某年初冬時節,時值重陽節,因氣候偏冷等原因菊花未按時開放,詩人觸景生情,寫下對未能賞菊的感慨。
全詩以“重陽不見菊”為核心,通過節令遲緩、菊圃未暖、短發欹帽等細節,簡潔勾勒出重陽無菊的遺憾,語言質樸,情感細膩,展現詩人對生活場景的敏銳觀察與真實情感流露。
豪斟巨炙排九楹,玉盤?醁一再行。秦王高歌趙王瑟,屬車天遠邯鄲城。侍臣沖冠發直指,秦庭虎賁劍鋒倚。咸陽山色如死灰,邯鄲霸氣清于水。引車還避將軍路,蕞爾那能持兩虎。君不見世閒男兒健如虎,一旦焉知不如鼠。
平居江北與江南,矯首相望歲已三。近睹百花開爛漫,遙聞千樹吼毗嵐。白云縹渺連青嶂,明月徘徊印碧潭。一棹扁舟如會面,燃燈清話薜蘿龕。
鎖甲搖華鐵戟寒,韜弓插羽上雕鞍。班超自有封侯骨,世業寧論是史官。
蓮花不在水,分葉簇青山。徑折雖能入,峰迷不可還。取蒲量石長,問竹到溪灣。莫怪淹斜日,明朝恐未閒。
不如歸去,春山云暮。萬木兮參云,蜀天兮何處。人言有翼可歸飛,安用空啼向高樹。
詩情不與歲情闌,春氣猶兼水氣寒。怪我問花終不語,須公走馬更來看。共知浮世悲駒隙,即見平波散芡盤。得一老兵雖可飲,從今取友要須端。
春事無因挽客車,勞勞國計有聲譽。邊臣已謂窮輸轉,圣主猶能薄羨馀。萬室依稀□□□,□□□□見新畬。使君自有生財道,取次□□□□□。
吾道元艱阻,行行驟雨風。迷樓時入望,沈陸爾何從。路已東西誤,源猶左右通。橫流安此處,容待晚霞紅。
初日映殘雪,負暄何處翁。千山尚凝素,萬里見征鴻。我欲蹈東海,好音來遠風。無由生羽翼,相伴出樊籠。
飛云煙霧里,流水自潺潺。一片瑤臺石,飛來積翠間。月應臨曉鏡,風為敞玄關。玉女休相笑,予方鍊大還。
入望是南溟,孤城控杳冥。江分雷水黑,山接大容青。日落還珠浦,天荒海角亭。樵樓歌折柳,腸斷不堪聽。
月明曾約老漁翁,為伴玄真白浪中。龜枕網簾涼夢熟,洞庭春色豈無功。
落葉寒蟬小巷深,枯藤斜日半墻陰。讀書稚子當軒坐,為客衰翁倚杖吟。滄海未知終老計,白頭難忘故園心。弊裘零落余雙袖,清淚年來似不禁。
黃河東繞太行深,云薄西峰日未沈。萬里乾坤同一慨,北南行止兩無心。
渡江神慘淡,去國意蒼茫。白首成遺老,青春過異鄉。山開京口闊,水落海門長。戰后黃云滿,旌旗更幾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