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相國山居四首 其二
三世儒臣稱國老,
兩朝天子屬門生。
食熊有味何如蛤,
好賦梅花續廣平。
三世儒臣稱國老,
兩朝天子屬門生。
食熊有味何如蛤,
好賦梅花續廣平。
您歷經三代為儒臣,被尊稱為國老;兩朝的天子都曾是您的門生。吃熊掌雖有滋味,怎能比得上蛤蜊的鮮美?您喜愛創作梅花詩,延續了廣平公宋璟的雅韻。
國老:古代對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的尊稱。
屬門生:指成為門生,此處形容兩朝天子皆曾師從相國。
食熊:熊掌,古代視為珍貴美食;蛤(gé):蛤蜊,此處或指清淡鮮美之物。
廣平:指唐代名相宋璟,封廣平郡公,曾作《梅花賦》,以梅花喻高潔品格。
此詩為作者拜訪相國山居時所作。相國歷經三朝為儒臣,德高望重,兩朝天子曾師從于他;作者通過觀察其生活細節(如飲食偏好)與文學雅趣(作梅花詩),創作此詩以表推崇。具體創作時間或與相國晚年退隱山居的背景相關。
全詩通過仕宦功績、師生之誼、生活趣味、文學雅好四個維度,立體刻畫了一位德望兼具的老臣形象,既頌其政治貢獻,又贊其文人風骨,是酬贈詩中典型的‘以小見大’之作。
法華景勝幾時荒,剩水殘山惹恨長。
蝶化空尋高士夢,龍歸不斗美人妝。
通幽縱曲高低徑,隨喜難分上下方。
舊事風流何處問,月樓無語自凄涼。
紫岫斜陽遠近間。
滄浪魚艓過蘆灣。
從泛宅,記他年。
只要山如畫里山。
之子莫相送,依依人可憐。
多年芳草路,幾日艷陽天。
堤上風吹笛,江邊月系船。
馬蹄隨記取,踏破少城煙。
殊色當前費品評,看花眼奈欠分明。
枝枝浪擊渾難直,葉葉風翻不得平。
夢轉欲量珠萬解,魂銷錯認月三更。
自憐玉潔冰清質,恥共凡香俗艷爭!
綠章伏劍青銅吼。紫皇夜醉搖星斗。
銀漢有風波。仙郎休渡河。
上清淪小謫。雞唱瀛州白。
霖雨起蒼龍。還來朝帝宮。
南北河山入戰圖,中原戎馬失皇都。
海門日月有千古,晉國衣冠惟五胡。
渺渺翠華游島嶼,萋萋青冢落蘼蕪。
黍離歌罷還祠廟,拭眼江門看大書。
灞水遙傷別,燕山獨送行。彈珠元自誤,抱玉竟誰明。撫己虛疑夢,逢人怯問名。報書稀不到,沾灑望神京。
別離無復道,天地意如何。愁入征云暮,心驚飛鳥過。憂來千慮少,歸去一身多。行止皆無策,相寬一放歌。
貧者惟言可贈行,臨分握手盡交情。
馬于轡力窮時駭,鷗向機心動處驚。
齊士豈無堪客禮,蔡人便遣作牙兵。
遙知陌上羅敷女,競看雙旌出勸耕。
萬里嘗辛苦,高堂尚倚門。白云何處遠,青眼幾人存。邁跡昌宗祏,觀光近帝閽。嗟予猶碌碌,十載事雞豚。
謀生計不就,決策思長征。雙劍倚天表,五丁嚴客程。絲蘿原有定,卵翼竟何成。莫說他鄉好,家山亦錦城。
中土無家寄海隅,數椽椒寢莽榛蕪。
遺蹤漫擬陽人聚,塊肉曾攜趙氏孤。
臣妾僉名羞作表,公卿負扆儼成圖。
最憐涕泣臨危語,何減唐宮麥飯呼。
洲前白鷺幾時飛?
芳草王孫歸未歸?
二水依然臺下過,
阿誰演念家山破。
江南山水盡宜詩,幾欲經營竟不奇。不料此編能到手,意曾關處輒能知。
客路東西曾數州,詩成寧免暗中投。我今辦取逢人說,傾蓋懸知勝白頭。
西來無意,
直指無旨。
引得癡兒,
盡臥冷地。
綏綏一夕灑林巒,雙槳招攜載酒寬。
劫盡乾坤存太素,歲窮人物入高寒。
禁多風雅篇中見,借少方蓬海外看。
老我無才夸白戰,醉歌欲起臥袁安。
五月五日嵐氣開,
南門競船爭看來。
云安酒濃曲米賤,
家家扶得醉人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