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帥□侍郎韻為荊帥范侍郎壽 其五
五曲漁村壽樂多,
隨大隨小聲和和。
蜻蜓蛺蝶淺深舞,
燕子鶯兒長短歌。
五曲漁村壽樂多,
隨大隨小聲和和。
蜻蜓蛺蝶淺深舞,
燕子鶯兒長短歌。
第五曲唱到漁村里祝壽的歡樂多多,無論聲音大小都和諧應和。蜻蜓與蛺蝶在深淺不同的地方輕盈起舞,燕子和黃鶯用長短各異的歌聲歡唱。
五曲:組詩中的第五首,竹枝詞多為聯章體,此指系列中的第五段。
壽樂:因祝壽而產生的歡樂氛圍。
和和(hè hè):聲音和諧應和的樣子。
淺深舞:蜻蜓、蛺蝶在深淺不同的空間中上下翻飛。
長短歌:燕子、黃鶯鳴聲有長有短,錯落成韻。
此詩為和夔帥某侍郎韻所作組詩之一,專為荊帥范侍郎祝壽而寫。竹枝詞本為巴渝民間歌謠,作者借漁村民間祝壽的熱鬧場景,傳遞對范氏的祝福,反映了當時荊江一帶的民俗風情。
詩以‘壽樂’為核心,通過漁村聲、色、動、靜的細膩描寫,展現民間喜慶氛圍,語言通俗自然,兼具民歌趣味與祝壽雅意,是竹枝詞‘以俗為美’的典型體現。
十年書劍兩無成,飄泊江湖愧姓名。絡緯聲沉愁易集,芙蓉花老怨難平。枕邊暮雨離魂結,鏡里秋霜客路生。共隱青山期白首,古來曾有鹿門耕。
城市林泉隔幾關,半生幽興欠閩山。久聞屴崱高寒處,一望蓬萊縹緲間。有約同看紅日上,無端獨占白云間。錦囊收拾奇觀了,物色分留肯破慳。
攀蘿捫石上崔嵬,為訪名師特到來。碧眼望穿紅日際,青鞋蹋破白云堆。松濤振壑鳴天籟,瀑布舂巖動地雷。好境自然塵世別,何須海上覓蓬萊。
黃門舊日讀書齋,階下孤桐手自栽。今日孫枝長百尺,幾時仙馭復歸來。
鎮日珠簾一桁垂。嗔人燕子語多時。向來春日只遲遲。撲蝶愛尋經過路,摘花拚賭最高枝。任他春水皺春池。
仙家樓觀俯層岑,春色逶迤萬木陰。檻外歌聲初迤邐,寰中人事幾銷沉。誰將玉醴傳金椀,自欲浮生憩此林。本是無心名利客,悔教華發到如今。
故人限南北,昨日夢寐接。朝來得素書,開緘意稠疊。別時贈吳鉤,璀粲猶在篋。因循愧遲暮,欲見煌煌業。
思澀不自勝,援筆真欲迷。那堪屋漏雨,供此不盡溪。
祈仙古觀摩空青,手持鐵杖山中行。浮丘真人不可見,窈窈萬谷酣秋聲。捫蘿直登六七里,下頫世間真井底。雷霆震動獵云硠,奕奕靈光夜深起。尊師有道虎狼馴,瑤草滿地山如春。仙公不歸鶴自語,老木夾路龍生鱗。鄧卿顧我三嘆息,滄海蟠桃幾時得。千年虎魄尚可餐,會見紅顏生羽?。
策馬齊中道,行當佐郡憂。城連岱云起,地接海天浮。賦稅徵兵日,星霜報國秋。有懷時北望,寒雁下河洲。
從生不往來,至死無仁義。言既有枝葉,心懷便險诐。若其開小道,緣此生大偽。詐說造云梯,削之成棘刺。
山翁不能文,亦免時流笑。早愛滄浪歌,知詞不知調。長年山水間,所業只耕釣。偶得千齡龜,遂通八卦兆。
草茅恨我非時樣,五馬駑材無寸奇。千里赤城皆欲殺,一雙青眼獨蒙知。每懷設榻迎徐意,尚擬扁舟訪戴時。炯炯此心常晤對,思公輒復誦公詩。
豆花紅白滿秋天,開傍金扉色倍妍。內苑頻來還羨汝,因看籬落似村田。
愛君蓬蓽綠蘿閒,住近楓橋第幾灣。短屐一春游茂苑,疏鐘半夜聽寒山。門多詞客尋詩至,寺有高僧乞畫還。數頃煙波滿船月,歌聲來往水云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