胥口
扁舟拍浪信西東,
何處孤帆萬里風。
一雨快晴云放樹,
兩山中斷水粘空。
扁舟拍浪信西東,
何處孤帆萬里風。
一雨快晴云放樹,
兩山中斷水粘空。
小船拍打著波浪,隨意漂向東或西;何處駛來的孤帆,正乘萬里長風。一陣急雨后天氣轉晴,云開露出了樹木;兩座山中間斷開,江水仿佛與天空相連。
扁舟:小船。
信西東:任憑向東或向西,指隨意漂泊。信,任憑。
一雨快晴:一場急雨后很快放晴。
粘空:水天相接,仿佛粘貼在天空。
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,推測為詩人途經胥口(今蘇州吳中區胥口鎮)時,見水天相接、云散山開之景,即興創作以記游興。
此詩以泛舟所見為線索,描繪胥口山水勝景,通過對扁舟、孤帆、云雨、山水的簡練刻畫,展現自然之美與詩人閑適心境,語言凝練,畫面感強,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記游小詩。
寇盜紛紛寔可哀,新倭復報泊船來。此身羈絆春將半,遙憶故園花自開。
郁郁我所思,所思在華陽。上有仙人掌,巉然倚穹蒼。玉井湛靈液,丹霞生洞房。酒母呼子先,騎龍入云翔。我欲往從之,憑虛覽八荒。黃河渺如帶,一葦端可航。麻姑儻相憶,寄我綠云章。
勇往都忘去路難,胸吞螭虎氣桓桓。吳頭楚尾三年夢,塞北江南五月寒。瘦馬系門留我別,明珠攜袖許誰看。書生自有西江量,何止能濡舌本乾。上相平胡不作難,已開亭障徹烏桓。公朝問罪知誰敵,窮虜要盟故自寒。烽燧報安千徼肅,羽書飛捷萬人看。書生夢想從軍樂,雋語銘功墨未乾。
大江分派入儀真,楊柳人家夾去津。舟楫東南來貢賦,衣冠西北會星辰。云通赤岸天多雨,境接滄溟地不塵。欲問東園無故老,苦吟搔首向風頻。
昨夜送人為太守,今朝不記是何年。歸來一粟庵中坐,水在瓶中月在天。
北園蒔嘉蔬,生長各以時。入夏風雨多,眾草叢沒之。夕花豈不榮,晨蔓亦自滋。終然因采掇,濯濯馀空枝。我貧本食力,澹淡固其宜。拔本懼有違,植善非自私。
宣和失馭宋綱墮,端本堂臣素所知。何事不陳車覆戒,卻臨圖畫媚當時。
已無人唱大江東,滾滾奔濤逼遠空。世界是非塵劫后,英雄今古浪淘中。半壺濁酒澆殘夜,十幅輕帆蘸曉風。明識宦游春夢里,有誰說破向孤蓬。
航海北游遇颶風,驚濤駭浪滄溟東。輕舟起落倏萬丈,浮沉人世得每同。風波險惡尚能渡,世路崎嶇不可通。白浪打頭兀然立,蕩滌塵襟意氣雄。海若逡巡潛舟底,馮夷舞蹈返太空。忠信涉波非虛語,此意何須問碧翁。吁嗟乎,人情險惡逾風浪,翻云覆雨憂心忡。矧乎虬髯碧眼非族類,楊墨異端不可攻。秣陵戴子負奇氣,翻然高蹈出樊籠。延陵吳子發浩歌,河梁一曲送飛鴻。男兒放眼在千古,奚慮百載通與窮。幽幽天地待旋轉,遑論半世感飄蓬。
園林蕭瑟暗驚秋,霸氣東南黯已收。弦管久隨風送去,繁華惟見水空流。臺傾半入紅塵陌,池廢斜通綠荻洲。游客莫嫌無故物,園丁時拾玉搔頭。
山才經雨洗,頓改昔時容。峻可百千仞,橫惟三四峰。暮云爭鳥道,返照破苔封。多少塵勞意,翛然杖野筇。
杳杳長天過雪鴻,寒廬內外到春風。明朝樽俎人當醉,今夜窗花冰已融。感有高情知月下,愧無大志匿城東。文章重鑄建安骨,還賴幽燕老將功。
四時秋色可春回,古錦囊空信短才。紙尾依隨丞不負,天西窮絕客何來。頑云垂翼山碉暗,喬麥饒花雪嶺開。投老播流情味惡,孤城移作望鄉臺。
歲久音塵絕,懷君思愈深。蘭章辱遠寄,展玩輕南金。錦繡奪人目,宮商恊雅音。三復得遠意,庶以慰離心。瞻望不可見,云樹連春陰。
躡足半天下,作意賦歸歟。燕申經始不日,胸次出規模。千古神峰擁護,萬古橫江繚繞,佳致足方壺。一飲一詞美,還得似君無。十步樓、五步閣,恣安居。薰蒸和氣,襲人盎盎覺春如。況是莊椿不老,那更徐雞并秀,父子看名俱。駟馬高車蓋,不減漢之于。三徑當松竹,五畝足煙霞。個中卜宅,蓬山佳致足君家。前有書江環繞,后有橫崗崒嵂,萬象總森羅。輪奐翚飛處,此屋豈無華。綠窗開,朱戶敞,繡簾遮。燕閑自適,百篇斗酒是生涯。種善善根未絕,延桂桂枝可待,誰子為君夸。佳嗣一夔足,榮耀必多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