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落魄?一斛珠
云輕柳弱。內家髻要新梳掠。生香真色人難學。橫管孤吹,月淡天垂暮。
朱唇淺破桃花萼。倚樓誰在闌干角。夜寒手冷羅衣薄。聲入霜林,簌簌驚梅落。
云輕柳弱。內家髻要新梳掠。生香真色人難學。橫管孤吹,月淡天垂暮。
朱唇淺破桃花萼。倚樓誰在闌干角。夜寒手冷羅衣薄。聲入霜林,簌簌驚梅落。
云朵輕柔,柳枝柔弱。歌女梳著宮廷流行的新式發髻。她天生的香氣和本色,別人難以學來。橫笛孤獨地吹奏著,月色淡淡,天幕低垂,已到傍晚。她微微張開朱唇,好似桃花初綻。是誰倚在樓角的欄桿旁?夜寒襲人,她羅衣單薄,雙手冰冷。那笛聲傳入霜林,簌簌地驚落了梅花。
內家髻:宮廷中流行的發髻樣式。
橫管:即橫笛。
萼:花瓣外面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詞的風格來看,應是作者描繪歌女生活場景之作,可能創作于宴飲等場合,以展現當時的生活風貌和文人雅趣。
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歌女形象和其吹奏場景。其特點是刻畫細膩,意境優美。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宋代詞對生活場景和女性形象的生動描繪。
長陪鶴駕侍東朝,又喜承恩在九霄。報國丹心常耿耿,逢人白發已蕭蕭。兩京游覽山河壯,匹馬經行道路遙。歸到金陵逢故舊,為言云樹思偏饒。
簾外春風正落梅,須求狂藥解愁回。煩君玉指輕攏撚,慢撥死灰送一杯。
慶罷新年一樂馀,攜書踏雪到精廬。工夫自此宜加勵,歲月虛過更咎誰。
雨后風晴日杲杲,趁此看花花更好。澆紅要盡三百杯,請客不須辭量小。野僧栽花要客到,急掃風軒破清曉。知渠色相本來空,未必真成被花惱。吳生又與花傳神,紙上生涯春不老。青春展卷無時無,姚家魏家何足道。
深山多豺虎,中原多盜賊。猛虎猶可防,大盜能移國。人權重宣言,斯理世所識。自由當保障,固弗限南北。奈何文奸言,哇聲而紫色。蕭墻起干戈,萁豆煎不息。驪山土忽焦,昆池灰盡黑。幸福竟如斯,會見人相食。當年苦專制,小民尚能活。今尊為主人,倉皇棄家室。流離數百萬,厥罪犯何律。嗟君欲逃死,古寺忍饑渴。癡女夜半啼,忍淚不敢落。暑濕中羸軀,一病遂到骨。偉人興正高,志士心彌熱。誰知破屋中,冤魂暗嗚咽。
燕臺月色照離筵,還憶鹿鳴十載前。南北宦情今爾爾,漠唐世業故綿綿。春來桃李環行幔,雨后槐楊拂彩船。若到龍池回首望,莫言河洛各風煙。
寂寞蓮塘七百秋,溪云庭月兩悠悠。我來欲問林間道,萬疊松聲自唱酬。百年陳跡水溶溶,尚憶高人寄此中。晉代衣冠誰復在,虎溪長有白蓮風。碧眼龐眉老比丘,云根高臥語難酬。蕭然丈室無人問,一炷爐峰頂上浮。
臺累層層級,花開種種香。雨過苔色凈,風動樹陰涼。高下當虛牖,依稀近小堂。讀書頻對此,瀟灑意何長。
沉吟不語向秋云,仰面晴空數雁群。忽爾叩門來衲子,朗然閑說至宵分。橘中未辨誰贏局,蝸角曾聞已覆軍。自覺豪華如夢里,不須金偈更排棼。
我亦西郊有草堂,槿花籬落幾斜陽。過橋野色分江斷,繞屋禽聲得樹藏。?子作杯傾綠醑,鱸魚斫膾抹紅姜。應門只為溪童懶,客至長令倒屣忙。
欲尋仙島勝,故作此浮槎。風外青帆捷,煙中白鳥斜。滄洲夜吟月,閬苑曉看花。
雙溪兩見月兒圓。何事照衰顏。秋深長短風雨,霜重小窗寒。遙夜永,獨憑欄。望鄉關。華燈明滅,不顧樓頭,客意闌珊。
門巷倚城郭,林亭占水云。竹搖碧玉玦,池皺綠羅紋。鶯舌初調曲,蘭芽忽吐芬。牡丹雖晚發,風味獨超群。
篷窗幾點落梅花,旋覺春容放草芽。莫上江樓發歸興,斷霞衰照起寒鴉。
自從去歲別流沙,獨恨今秋歸望賒。將謂西南窮地角,誰言東北到天涯。山河遠近多穹帳,戎俗迢觀少物華。六月尚聞飛雪片,三春豈見有煙花。凌晨倏閃奔雷電,薄暮斯須斂霽霞。傍對崇山形屹屹,前臨巨壑勢呀呀。昨來羈思憂如搗,即日愁腸亂似麻。為客已遭迍否事,不知何計得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