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過黎惟敬宅守歲
風塵冉冉歲華徂,傲吏歸心寄五湖。
舊社曾同開竹徑,異鄉猶得共屠蘇。
杜陵三禮年遲暮,燕市千金事有無。
洛涘已知成拙宦,李膺元自憶莼鱸。
風塵冉冉歲華徂,傲吏歸心寄五湖。
舊社曾同開竹徑,異鄉猶得共屠蘇。
杜陵三禮年遲暮,燕市千金事有無。
洛涘已知成拙宦,李膺元自憶莼鱸。
時光緩緩流逝,一年又將過去,我這狂傲的小吏歸鄉之心早已寄于五湖。過去我們曾一同在舊社開辟竹徑,在異鄉還能一起共飲屠蘇酒。我如杜陵人一樣,研習三禮卻已到遲暮之年,在燕市求功名之事也不知有無結果。我已知道自己仕途不順,就像李膺一樣,自然也懷念起家鄉的美味。
風塵:指時光。冉冉:緩緩流動的樣子。歲華:年華,時光。徂(cú):過去。
傲吏:狂傲的小吏,詩人自指。五湖: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,棄官泛舟五湖,后常以五湖代指歸隱之地。
舊社:過去的社團、聚會。竹徑:竹林中的小路。
屠蘇:一種酒名,古代風俗,農歷正月初一全家老小都飲屠蘇酒,以驅邪避瘟。
杜陵:在今陜西西安東南,漢宣帝筑陵于此,因名。這里可能借指詩人自己。三禮:指《周禮》《儀禮》《禮記》。
燕市:戰國時燕國的都市,在今河北易縣一帶,這里泛指北方都市。千金事:指求取功名富貴之事。
洛涘(sì):洛水岸邊,這里可能借指官場。拙宦:指仕途不順。
李膺:東漢時期名士、官員。莼鱸:指莼菜和鱸魚,典出張翰因思念家鄉的莼羹鱸膾而辭官歸鄉,后常用來表示思鄉之情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,詩人在異鄉為官,仕途不太順利。在除夕這個團圓的節日,與友人相聚守歲,引發了他對時光、仕途和家鄉的諸多感慨。當時社會可能官場競爭激烈,詩人在其中難以施展抱負,故而產生了歸隱的想法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時光易逝、仕途不順的感慨以及思鄉歸隱之情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,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,委婉含蓄地表達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,但也展現了當時文人在官場與生活中的復雜心境。
勿謂偷桃讓朔先,文人七十引長年。
蹁躚玄鶴乘云至,呼吸閬風到牖前。
膝下有人堪莞爾,老懷何事不翛然。
庭階我亦隨班舞,疑是桃花洞里天。
不是風兮不是幡,
堂堂擺手出重關。
可憐守待雞鳴者,
猶在昏昏醉夢間。
紫騮嘶斷杏花煙,佳麗無如二月天。
謾愛東曹兼吏隱,不堪南郭負仙緣。
流塵定鎖題詩處,老衲應論借榻年。
遙指聚星空悵望,芙蓉高閤化城邊。
村姑兒。紅袖衣。初發黃梅插稻時。雙雙女伴隨。
長歌詩。短歌詩。歌里真情恨別離。休言伊不知。
新州江水昔曾嘗,且喜西行路未長。
絳帳生徒兼稚子,青山風物是家鄉。
官閑勿厭開緗帙,身健先須撿秘方。
不必強為儒佛辨,南能生處近宮墻。
喜西園放鑰。對燕寢香潤,棠陰寒薄。東風夜來惡。禁煙時天氣,鶯啼花落。新晴共約。怕韶光、容易過卻。把銅壺、緩浮金杯,禊游行樂。
弦索。笙簧聲里,還記蘭房,正垂羅幕。初眠柳弱。梅如豆,玉如琢。向鳳凰池上,鴛鴦影里,他年何啻紫橐。看流芳,繼踵韋平,盛傳鞏洛。
十二瓊樓縹渺身,
絳云出岫絕輕塵。
漢庭不少陳思筆,
一賦何能竟感甄。
夜上朝天曉不極,舉頭唯見蒼蒼色。
回看初日半輪明,下視嘉陵千丈黑。
地拆天開此險成,飄蕭毛發壯心驚。
人間行路難如此,嘆息何時險阻平。
非霧非煙拂地輕,水愈盈盈,山愈青青。
小窗潛叩夢魂驚,竹上聲聲,檐上聲聲。
滴向心頭點點清,綠了詩情,潤了鷗盟。
明朝最愛萬山晴,桃也爭榮,杏也爭榮。
零落瑤華剩故枝。流鶯銜雨盡情啼。那堪積黦黏溝葉,猶有余紅濕路泥。
春黯淡,意凄迷。挑燈愁讀晚唐詩。明朝新綠池塘遍,忍淚看天問有誰。
太乙天壇望燎回,九重春宴選辰開。
廣庭列坐瞻華袞,合殿飄香入玉杯。
海宇謳歌千載遇,云門隊舞八荒來。
共憐彩筆飄搖賦,獨有金門侍從才。
露浥黃花潤,
霜淩紅葉稀。
白云依嶺宿,
翠羽掠波歸。
日接林中侶,時來方外群。
楚山隱幾見,羌笛卷簾聞。
綠樹啼黃鳥,青天流白云。
北窗閒悅繹,柱下五千文。
半揖低聲問石人,
何年風雨臥荒榛。
威儀恍惚猶前代,
不識皇家制令新。
遍識今朝士,無如隱者親。
酒澆種柳客,圖寫姓龐人。
鸚鵡司茶具,彌猴盜角巾。
贈君柳浪水,堪浣胃中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