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府君挽詞 其一
家學傳三世,幾間無二書。
力行真勇猛,進取故舒徐。
前輩多遺墨,先人祇故廬。
后來窺甕牖,志士為欷歔。
家學傳三世,幾間無二書。
力行真勇猛,進取故舒徐。
前輩多遺墨,先人祇故廬。
后來窺甕牖,志士為欷歔。
袁家的家學傳承了三代,家中藏書幾間屋子都沒有不同的。踐行所學真是勇猛無畏,進取的步伐從容不迫。前輩們留下了許多墨寶,而先人只留下舊居。后來有人從破窗戶窺視,有志之士為此嘆息不已。
家學:家族世代相傳的學問。
力行:努力實踐。
舒徐:從容不迫。
遺墨:前人遺留下來的書法、繪畫等作品。
故廬:舊居。
甕牖:用破甕做窗戶,指貧窮人家的簡陋住處。
欷歔:嘆息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,當時袁家可能經歷了興衰變化,詩人可能與袁府君家族有一定交往,看到家族從家學傳承三代的輝煌到后來家境轉變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袁府君,突出其家族家學傳承的特點。詩中展現袁家興衰,體現家族文化傳承不易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反映當時家族文化現象和文人感慨。
坐清晝。記步幄行春,短亭呼酒。悵湔裙香遠,波痕尚依舊。赤闌橋下桃花觀,寒勒花枝瘦。轉回廊、古瓦生松,暗泉鳴甃。山雨夜來驟。便綠漲平堤,云橫遠岫。細認沙頭,還見有落紅否。楊花自趁東風去,空白鴛鴦首。勸游人、莫把驕驄系柳。
明者治物先治內,易戒曾聞日中沫。軒轅鑄鏡蓋有故,寧僅山林辟魑魅。此鏡何年始成器,背環十二蟲文字。冠笏鵠立象安取,青馬夾紐知何謂。大白由來不受污,白旃玄錫都無賴。出篋冷然金井深,碧月明水秋陰會。對之一再神氣肅,毫發不敢中藏穢。嗚呼寶鏡照人人盡愛,所貴君子通其類。
世情未免歌紅粉,道韻無妨寄白云。歸路看花應更好,林間明月涌金杯。
春衫初試柳絲黃。雨馀輕暖輕涼。流鶯婉轉促晨妝。啼遍垂楊。芳草萋萋碧色,新花冉冉幽香。消閑無事下回廊。多少春光。
疏筱映禪房,枝枝帶微雨。流鶯啼欲闌,系馬向廊廡。蜀人思武鄉,千秋薦椒醑。并吞業未成,精靈歘然聚。蓮界夜沈沈,佛香篆微縷。薄醉易成眠,對榻欣得侶。一夢覺華胥,無意吟梁甫。晨興何所適,更就煉師語。清盥挹溪澗,靜趣生花嶼。餉我青精飯,應從丹灶煮。九衢冠蓋中,此味閒領取。杖策行出門,蒼煙散平楚。
二月黃鸝枝上啼,桃花流出武陵溪。仙源此去無多路,獨自尋芳信馬蹄。
天猶月倉廥,三十六峰中。
更始三元盛,窮宵一例除。寓形空老大,閱歲屬孤虛。海郡傳新歷,桃符易舊書。浪仙勞酒脯,詩草謝芟鋤。盆火沈將斷,村田調正和。歲歸成局促,春望未蹉跎。氣轉庭先綠,年頹鬢易皤。小來催大往,伸縮竟誰多。
斡時無計嘆飄蓬,家在蒹葭南浦東。歸思不同流水緩,煩君贈我一帆風。
純孝思親無間時,偽傳賊害更含悲。露香叩禱憑天佑,女死父存憾不遺。
兩頭纖纖新月眉,半白半黑對客棋。腷腷膊膊拊翼雞,磊磊落落饤坐梨。
簾影沉沉移午晝。迷迭消紅獸。彈淚上花梢,一霎風吹,片片胭脂透。困人天氣黃梅候。粉汗沾羅袖。鸞鏡掩重開,試揣紅綿,卻是何時瘦。墻角秋千紅影度。踏遍新苔露。眉恨寄夭桃,賺燕迷鶯,都做相思樹。柳絲煙挽湘簾暮。春悶晴如雨。樓外更飛花,屈戌重重,難鎖東風住。
涉舟羅旁口,如過五盤溪。履險方在茲,白晝聞猿啼。去去還登陸,改轍凌丹梯。垠堮入扳陟,煙靄仍凄迷。歷覽隨適意,得句憑軾題。薄采山中薇,足以充提攜。道入西寧縣,眼中皆蒸藜。官儀初睹漢,夷俗遂宗齊。四民各就業,郊壘無鼓鼙。詞客時即次,羈旅成幽棲。美人心跡素,儼若龐德儔。本具巖壑姿,復耽鹿豕游。乘軒躡岡隴,意氣薄林丘。膏壤一以開,耒耜日相求。有時耕云畢,倚岫思夷猶。荒穢追前昔,清平感此秋。藏書大壑中,應為再來謀。長揖謝耕者,挾策上皇州。聞君構書屋,乃在栗里陽。榛莽既芟辟,巖竇自輝光。編荊足倚籍,白云窺我墻。鳥雀不離側,藤蘿夾舍旁。主人理綠綺,清響協宮商。一彈傷舊染,再彈樂時康。孰意魍魎區,今為文物場。修竹不受暑,野花時撲傷。子云本玄客,兀然開草堂。瑤蠻既蕩滅,兩山凈如掃。是處禾黍場,無復豺狼道。奕奕司馬公,殫猷贊鴻造。風景古來無,吾跡恨不到。美人恣遨游,于此事幽討。幾度賦登高,與誰尋瑤草。白發予垂耳,性癡慕高蹈。杖策苦無力,安得從所好。扁舟泊嵩臺,待君歌浩浩。
倚蒼巖、側身天地,茫茫知在何處。飛書草檄鄒枚盡,誰使阿瞞頭愈。從軍去。憑好手、長裙裂壞還為褲。鏖糟盡吐。盡摩壘狂呼,縱橫決蕩,豪氣溢眉宇。軍書在,誰是巾車主簿。攜兒空說如虎。桃人茅馬紛紛出,到處靈旗社鼓。君看取。燈火夜、神祠巫覡工歌舞。關河又阻。只寂寞長年,輕舟莫去,江上問黃祖。
九仙山曉。霧冥冥、一鶴飛來華表。銜得紅云花島。雙蒂仙桃小。破罌旋汲香泉,短钁閑鋤春草。愁種愁深多少。頭白鴛鴦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