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贈須孟修同學二首 其一
處常遇變順天行,焉用牢愁寫不平。
一線穿珠文得體,五金煉冶學收名。
當今鐘釜頻顛倒,抵死山毛定重輕。
且向閑中理閑事,為花酬酒壽同庚。
處常遇變順天行,焉用牢愁寫不平。
一線穿珠文得體,五金煉冶學收名。
當今鐘釜頻顛倒,抵死山毛定重輕。
且向閑中理閑事,為花酬酒壽同庚。
處于平常或遭遇變故都順應自然規律行事,哪用得著憂愁煩悶來抒發不平呢。文章寫得如一線穿珠般得體,專心治學如同冶煉五金般收獲聲名。如今社會上價值標準常常顛倒,人們拼命去計較瑣碎事物的輕重。暫且在閑暇中處理些閑事,賞花飲酒為自己和年歲同壽而慶賀。
處常遇變:處于平常和遭遇變故。
牢愁:憂愁、煩悶。
一線穿珠:比喻文章連貫、有條理。
五金煉冶:指專心治學、鉆研學問。
鐘釜顛倒:比喻社會上價值標準顛倒。
山毛:瑣碎的事物。
酬酒:飲酒。壽同庚:為和自己年齡相同而慶賀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價值觀念混亂、秩序顛倒的情況,詩人以這種感慨為背景,表達自己順應自然、超脫世俗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倡導順應自然、豁達處世。特點是將對社會現象的批判與自身的生活態度相結合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情感。
舟維山下遠,借宿半山扉。
亂石堪支枕,蒼苔欲上衣。
曉吟猿狖和,晚飯鶴雛歸。
慣客兒童喜,真忘鷗鳥機。
秋風千里騎黃鵠,翩然白云南去。芳草閑情,樞波醉眼,一枕蒼寒留住。
清時有味。盡棋局坐忘,茶甌相對。百首新詩,江山風月助奇思。
功名自來浪許,道炊煙未散,叢陰無處。磨蟻嫌貪,竿魚訝冷,一笑晚山橫翠。
閑門靜閉。任蝴蝶上階,雀羅張砌。夢落朝班,日高慵未起。
回憶當年,霜蹄刷盡幽并夜。草頭一點,猛氣削駑駘凡馬。
羸病誰歟牧養,羈靮從寬假。摩背癢、秋陰墻罅。血淚灑。
嘆日暮、群烏啄肉,伏棧櫪、成悲咤。西風夜響,重敘起沙場話。
俛首沈吟烙印,驀聽僧鐘打。馀生也、托象王臺下。
酒馀心事萬千縷,
日午匆匆送別時。
并立葵陰人不覺,
此情唯有兩家知。
曉起登山隴,優游緩步行。
日從峰隙漏,風自澗中生。
嵐氣千層潤,巖泉一片清。
縱觀滄海外,帆影眼前呈。
得歸不歸公笑誰,巴西羈客鬢毛衰。
文章谫谫曾何補,原委深深竟未窺。
五萬買鞭緣外飾,再三求筮為中疑。
行藏地僻無龜鑒,長憶廬山剪燭時。
滿窗風葉送新涼,
人在紅塵巷里藏。
午坐岸巾初睡足,
更呼茶椀凈燒香。
林里光初出,
湖中氣欲來。
好隨松影去,
且放竹扉開。
眉共春山爭秀。可憐長皺。莫將清淚濕花枝,恐花也、如人瘦。
清潤玉簫閑久。知音稀有。欲知日日倚闌愁,但問取、亭前柳。
杜宇思歸聲苦。和春催去。倚闌一霎酒旗風,任撲面、桃花雨。
目斷隴云江樹。難逢尺素。落霞隱隱日平西,料想是、分攜處。
庭風掀樹樹欲落,空枝撐空獰相攫。
東齋起看殘月高,凍雀顫棲噤不作。
袖間縮手徒爾為,霜氣侵裾漸襲肌。
熏爐獨共寒溫意,北斗闌干露未晞。
風調雨順秋光好。
啟明堂、吾皇有道。
尊親饗帝多仁孝。
際昌期成大報。
四海同瞻此夜圓,樓臺漸喜出云煙。
蟾光玉潔秋中候,桂影冰清雨后天。
吟處紛紛侵臥內,夢回穆穆滿庭前。
詩成惟有疏星伴,萍梗明年憶去年。
池上落花紅作陣。池外濃陰,總道垂楊悶。
春意自憐芳意盡。風風雨雨歸期近。
淚眼惜春還可恨。來不多時,去又無回信。
芳草征衫何處認。楊花只亂人方寸。
別有山家月,人間異此明。
望崖霜乍積,照樹鵲多驚。
與客踏歌處,偏深獨往情。
清輝吾欲拾,河漢隔盈盈。
黃雌雞。
莫作雄父啼。
一旦去毛衣。
衣被拉颯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