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總漕王憲葵中丞三首
試輔登壇擁節旄,司徒原佩呂虔刀。神京湯沐資安攘,天下咽喉屬挽漕。卿月輝輝膺異數,晨星落落幾同袍。君家世澤隨淮水,佇看文昌曳履高。
烏臺計相拜新除,盧矢彤弓再命初。斗際一星中執法,柳營萬騎上游居。如云舸艦驅流馬,望氣橋陵護玉魚。重鎮保釐分陜寄,壯猷元老正堪舒。
天劃東南宿重兵,繇來草木仰威名。丸消赤白三郵晏,馬略驪黃九品清。巳見風霜行令甲,更將膏雨散呼庚。只今制虜無中策,謀國還應倚老成。
試輔登壇擁節旄,司徒原佩呂虔刀。神京湯沐資安攘,天下咽喉屬挽漕。卿月輝輝膺異數,晨星落落幾同袍。君家世澤隨淮水,佇看文昌曳履高。
烏臺計相拜新除,盧矢彤弓再命初。斗際一星中執法,柳營萬騎上游居。如云舸艦驅流馬,望氣橋陵護玉魚。重鎮保釐分陜寄,壯猷元老正堪舒。
天劃東南宿重兵,繇來草木仰威名。丸消赤白三郵晏,馬略驪黃九品清。巳見風霜行令甲,更將膏雨散呼庚。只今制虜無中策,謀國還應倚老成。
你在試輔之地登壇執掌帥印,像司徒一樣佩著呂虔刀。京城的安穩需要你攘外安內,天下的漕運咽喉由你掌控。你如卿月般光輝,承受特殊恩寵,如晨星般稀少的同袍已不多。你家世代恩澤如淮水長流,定能在文昌殿大展身手。你在御史臺擔任計相新職,獲皇帝賞賜盧矢彤弓。你如斗星中的執法星,統領柳營萬騎駐守上游。如云的戰艦如流馬般前行,守護橋陵的神氣如護玉魚。你肩負保國安民的重任,元老的雄才大略正可施展。上天在東南布置重兵,向來草木都仰仗你的威名。你平息赤白之患讓郵路安寧,選馬如同選才般公正。已見你如風霜般執行法令,更會如膏雨般解百姓之困。如今制敵沒有良策,謀劃國家還得依靠你這樣的老成之人。
試輔:可能指重要的輔佐之地。
登壇:指登上將帥之位。
節旄:符節和旄旗,古代使臣或將帥的信物。
司徒:古代官職名。
呂虔刀:相傳三國時呂虔有佩刀,相者謂三公可佩。后用來比喻高官的佩刀。
神京:京城。
湯沐:本指沐浴,后指皇帝、皇后、公主等收取賦稅的私邑。
安攘:排除禍患,使天下安定。
挽漕:運輸糧餉。
卿月:比喻朝廷中的高官。
異數:特殊的禮遇。
晨星:比喻稀少的人或物。
同袍:戰友、同事。
世澤:世代的恩澤。
文昌:指文昌殿,是朝廷重要場所。
烏臺:指御史臺。
計相:主管財政的官員。
新除:新任命的官職。
盧矢彤弓:古代天子賞賜諸侯的物品,象征授予征伐之權。
再命:再次任命。
中執法:星名,這里比喻擔任執法官職的人。
柳營:指軍營。
流馬:諸葛亮所創制的運輸工具。
橋陵:帝王陵墓。
玉魚:玉制的魚,常作為陪葬品。
保釐:治理、安定。
分陜:相傳周初周公、召公分陜而治,后泛指朝廷大臣出鎮地方。
壯猷:宏大的謀略。
元老:指年高德劭、久負聲望的大臣。
繇來:由來。
丸消赤白:可能指平息某種禍患。
三郵:郵路。
晏:安寧。
馬略驪黃:指選拔人才不拘一格。
九品:古代官吏的等級。
令甲:法令。
膏雨:滋潤作物的雨水,比喻恩澤。
呼庚:指百姓因饑餓而呼求糧食。
中策:中等的計策。
老成:指年高有德、經驗豐富的人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王憲葵擔任總漕等重要官職期間。當時國家可能面臨著漕運管理、邊疆防御等方面的問題,王憲葵肩負著重要職責。詩人為表達對他的贊賞和期待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憲葵中丞的才能、地位和功績,表達對他的期許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、語言典雅,展現出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,但反映了當時官場的一種文化現象和人際關系。
紅葉寺前橋,停君晚去橈。醉應忘世難,歸不計程遙。山隱初沉日,風催欲上潮。離魂來此處,還似灞陵銷。
扁舟憶爾阻江濤,江上憑誰問楚騷。碣石空摧雙鬢短,武夷曾憶片云高。芙蓉歲暮堪垂綬,魍魎山深有佩刀。聞說烽煙今滿眼,可能一慰圣躬勞。
喜存微命在人間,才拙囊慳兩汗顏。樗櫟陋姿勞遠問,只期癡骨葬溪山。
七夕始迎秋,溪亭復此游。午涼慵舉扇,夕雨罷登舟。倚杖窺云樹,停杯待女牛。只憐天上夜,亦向此時愁。
秋雨黃華下九天,又隨歸雁過吳川。荒村有火夜投宿,野渡無人秋放船。中酒不堪連夜飲,思家無奈五更前。歸來卻被青山笑,萬丈黃塵兩鬢煙。
霖雨當時已霈然,更馀膏馥遠流傳。元臣廟食宜千載,太守囊封契九天。奔走故應多士合,經營還喜后人賢。清時盛典那無紀,墻壁新題又幾聯。
舊有茅堂依散木,掛冠于此寄高風。鹿柴山水新圖里,蟻國功名昨夢中。閉戶著書今日始,拿舟問字遠人通。黃州到了休重說,桑梓斜陽看醉翁。
綠侵雞距疏分葉,黃染鵝雛淡著花。暑雨涼風新入畫,不將秾艷競春華。
亂馀及見太平年,圣主龍飛地幅員。父子戍邊歸未得,公疾下士禮彌虔。中天孤月應同照,尺素雙魚孰為傳。昨夜釭花頻送喜,好風吹墮白云篇。
相親殊未久,忽爾便離居。四海丈夫志,三春孝子廬。去時沙草密,歸日岸楓疏。烽火長途有,平安但寄書。
秋潭看月還,片雨千山暝。獨有缽中龍,蜿蜒伴僧定。
生涯雖慣酒沉淪,凡輩何須責我身。諸惡如皆醉翁作,世間安有一醒人。
阿翁生兒如阿舒,少年不殊同隊魚。但見門前有人客,肯信篋中無積儲。
十載風塵意氣中,劇知傾蓋解相同。朝陽此際多鳴鳳,野父由來不避驄。出匣星文欣自吐,當樽風色為誰雄。君看萬里比鄰在,把袂毋勞嘆轉蓬。
昨夜西風爛漫秋,今朝東岸獨垂鉤。紫袍不識蓑衣客,曾對君王十二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