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林光宇文學同高吳二茂才還閩四絕句
韓子文章日月光,當時閩海一歐陽。不論觀察如常袞,分得三珠夜已光。
吳江霜冷落楓丹,閩嶠繁花正耐看。識字兒曹師友意,春風桃李不成寒。
經術從推絳帳師,還驚博學與宏詞。諸林樹樹閩大色,猶有溫陵桂一枝。
高子波瀾自老成,吳郎神彩獨縱橫。他年并出延津劍,遙見星文動洛城。
韓子文章日月光,當時閩海一歐陽。不論觀察如常袞,分得三珠夜已光。
吳江霜冷落楓丹,閩嶠繁花正耐看。識字兒曹師友意,春風桃李不成寒。
經術從推絳帳師,還驚博學與宏詞。諸林樹樹閩大色,猶有溫陵桂一枝。
高子波瀾自老成,吳郎神彩獨縱橫。他年并出延津劍,遙見星文動洛城。
韓愈的文章如日月之光般閃耀,當時閩海有個像歐陽詹一樣的人物。且不論觀察使是否像常袞,能得到三位才俊就如三顆寶珠在夜里閃耀光芒。吳江秋霜降臨,楓葉變得火紅,而閩地的山巒上繁花正值得觀賞。識字的孩子們能體會師友的心意,在春風桃李的氛圍中不會感到寒冷。經學方面大家都推崇講學授徒的老師,還驚嘆于他的博學和擅長宏詞科。閩地眾多樹林都展現著當地特色,還有溫陵的桂樹一枝獨秀。高子的才學如波瀾般沉穩成熟,吳郎的神采獨自縱橫飛揚。將來他們一同嶄露頭角如延津的寶劍,遠遠就能看到他們的光芒讓洛陽城都為之震動。
韓子:指韓愈,其文章成就極高。
歐陽:指歐陽詹,唐代福建人,有文名。
觀察:觀察使,唐代官職。常袞:曾任福建觀察使,重視人才。
三珠:喻指林光宇、高、吳三位才俊。
吳江:泛指江南河流。
閩嶠:閩地的山巒。
絳帳師:指講學授徒的老師。
宏詞:唐代科舉科目。
溫陵:泉州別稱。
延津劍:傳說晉代雷煥于豐城獄掘得龍泉、太阿雙劍,后雙劍沒入延平津中。喻杰出人才。
洛城:洛陽,古代文化中心。
此詩應是作者送別林光宇、高、吳三位福建才俊回閩時所作。當時可能處于文化交流頻繁時期,作者對三位才俊的學識和未來發展充滿期待,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他們的鼓勵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三位福建才俊,突出他們的才華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,將歷史人物與當下才俊相聯系,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。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中對人才的贊美和期許,有一定的文化價值。
只聽蟬聲未聽蛙,鄉農父老仰天嗟。伏中雨缺猶何望,兵后年兇果不差。樹未逢秋先落葉,井雖有水半含沙。誰憐遍野哀鴻泣,香火錢多按畝加。
淥凈堂前竹,秋期赴白云。不知緣底事,一日可無君。淥凈堂前鶴,孤棲守竹軒。胸中無限事,恨汝不能言。
訪古搜奇得漢馀,有名書畫世間無。紫宸朝退捐聲色,不看驪山按樂圖。
日月輿圖壯帝京,九重宮闕望中明。西山爽氣臨仙掌,北極祥云繞禁城。一統車書當盛世,千門弦管動春聲。素衣莫遣緇塵染,不用先誇入洛名。
先生南海之高士,落落風塵七十馀。雖復平生坐偃蹇,骨象自與常人殊。自從弱冠操桑弧,侯門幾度登吹竽。袖中明月大秦珠,往往落筆群龍趨。腰懸寶玉青珊瑚,千山萬山泣蟾蜍。自是豪杰世情疏,骯臟不肯成梟盧。身不成名歲月徂,可憐壯士委路隅。念我夙昔忘年好,十年零落荒山道。策馬為我從東來,片言慰我憂心搗。五字沉雄沈杜間,長歌淡蕩風格老。語語含情清且真,每一念之傷懷抱。嗟乎嗟乎君胡來,高譚意氣何崔嵬。無乃英雄自古多如此,秋葉落盡春花開,如何相遇且銜杯。一歌一嘯與君飲,窮愁于我何有哉。
隱幾秋深寂寞居,故人枉駕論詩書。隨身飲器耽茶酒,散發頑顱傲吏胥。才向湖西覓佳句,又游海上趁輕車。潮州風物真堪羨,卜筑他年可得歟?
鳳蓋鸞旂下九關,豐隆列缺護郊壇。星臨行殿鐘初動,月射齋宮夜未闌。佳氣直浮雙闕外,祠光遙在萬松間。相如未覺才疏薄,誰道明朝獻頌難。
夢回紅玉孤枕,日上真珠半簾。云彩陰晴不定,柳梢濃淡相兼。雁柱怨憑曲寄,獸爐愁逐香添。更倚危樓目斷,卻訴東風淚沾。燕子舞開煙綠,杜鵑啼破花紅。滿地夕陽芳草,有時細雨斜風。錦帳尚寒夢短,彩箋雖遠情通。淚痕染在襟上,愁緒織向機中。
璽書榮捧別詞林,祖帳臨岐思不任。原委早承明道派,之無幼契樂天心。官居執法飛霜遠,人喜從游立雪深。密勿廟廊應有待,壯年誰許脫朝簪。
玉骨冰肌壓眾芳,鵝溪半幅貯春光。黃昏月淡霜風緊,只欠窗前影與香。
簾幕生涼侵寶扇。颯颯金風,故拂如花面。曲折雕闌憑欲遍。南飛孤影愁歸燕。菡萏紅銷香滿院。自許幽姿,淡畫雙蛾淺。珍重芳心空念遠。閑情何止千千萬。困倚銀屏釵鳳墜。半亸香茵,未解悲秋意。銀漢迢迢天接水。遙山一抹修眉翠。來往流螢香炷穗。紅燭宵來,結焰憑何瑞。修竹涼風驚翠袂。曼吟緩度千秋歲。卅六韶光隨去燕。委宛芳情,如絮還撩亂。樓閣深深人不見。笙歌愁度斜陽院。暗水殘紅浮欲遍。荷葉田田,想像荷花面。青鳥飛遲消息晚。云山萬疊關山遠。日映海棠花滿樹。春水銀塘,風縐垂楊縷。疊起閑情調錦柱。紅襟故故雙飛去。簾外斜陽飛軟絮。薄暖輕寒,又做黃昏雨。最是凝眸無一語。短長亭外分離處。簾外亂紅香作陣。蓮葉輕浮,葉底萍根嫩。短夢無憑人意困。調朱慢把胭脂暈。似水華年驚一瞬。詠絮才華,何必縈方寸。鸚鵡不知歸訊近。謾吟緩調無憑信。梧葉飄時凝曉露。一片朦朧,淡月云來去。賺得枕衾魂夢苦。流螢依約飛朱戶。零落江南迷翠樹。越水吳山,惆悵征人路。減盡腰圍空束素。鞭絲迢遞知何處。玉軸縹簽矜寵秘。燈下低吟,自覺饒幽媚。鴻爪雪泥何必記。一尊溪上忘年歲。繡墨霞箋香染袂。猶是當年,拾翠尋芳地。十載華年流水逝。詩余長效花前醉。
西陽先生風節高,蚤以文翰馳英豪。興來為之寫蒼玉,便覺滿紙生風濤。長身勁氣欲千丈,復有孫枝儼相向。曾聞鸞鳳下云霄,會見蛟龍起春浪。先生靜掩林中居,眼明秋水箋蟲魚。他年東海訪奇古,定載小車求竹書。
貧賤誰相問,生涯知者稀。年豐猶糲食,冬冷自荷衣。事免心勞拙,形因戰勝肥。幽期倘不負,日日掃柴扉。
上留田,上有白日與青天。人言弟死兄不?,他人野祭孤墳前。一雁入繒繳,群雁鳴聲哀。如何骨肉親,棄之委蒿萊。淮南徒聞歌尺布,田家無復栽荊樹。上留田,良可憐。
久去園廬頻入夢,乍瞻桑梓尚含悽。朝簪昔忝云間出,世網今逃鳥任棲。舊制芰荷猶在笥,不言桃李更成蹊。且便越舄謠吟苦,敢擬蒙莊得喪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