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路難
身不必賢良書,名不必茂才舉。
便便飽五經,詎若工三語。
鄉里小兒車上舞,大字新銜謁府主。
三年前在廊下趨,白頭老儒徒踽踽。
漢家公卿半刀筆,平陽之后有丙吉。
家家小牢祀酂侯,有兒莫讀《天人策》。
駟馬銀鞍金作魚,何足道哉二千石!
身不必賢良書,名不必茂才舉。
便便飽五經,詎若工三語。
鄉里小兒車上舞,大字新銜謁府主。
三年前在廊下趨,白頭老儒徒踽踽。
漢家公卿半刀筆,平陽之后有丙吉。
家家小牢祀酂侯,有兒莫讀《天人策》。
駟馬銀鞍金作魚,何足道哉二千石!
自身不一定需要賢良的名聲,也不一定要靠茂才舉薦來獲取功名。那些熟讀五經肚子圓滾滾的人,怎比得上善于清談的人。鄉里的小兒在車子上得意起舞,憑借新得到的顯赫頭銜去拜見官府長官。三年前還在官署廊下小步快走的人,如今已飛黃騰達,而白頭老儒生卻只能孤獨地行走。漢朝的公卿大半是刀筆吏出身,從平陽侯曹參之后又有丙吉。家家戶戶都在小牢里祭祀著酂侯蕭何,有兒子就別去讀《天人策》了。那些乘坐駟馬銀鞍、鞍上裝飾著金質魚形物件的官員,兩千石的俸祿又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呢!
賢良書: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賢良方正,被選中者可上書言事。
茂才舉:即秀才舉,漢代舉薦人才的一種科目,后為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。
便便:形容肚子肥大的樣子。
詎若:怎如。
工三語:善于清談。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記載阮修以三語辟官。
廊下趨:在官署廊下小步快走,形容地位卑微。
踽踽:孤獨的樣子。
刀筆:指刀筆吏,古代在竹簡上書寫,有誤則用刀削去,刀筆吏指辦理文書的小吏。
平陽:指平陽侯曹參。
丙吉:西漢大臣,以獄吏出身,后任丞相。
酂侯:指蕭何。
《天人策》:西漢董仲舒的對策,講述天人感應等思想。
二千石:漢代郡守俸祿為二千石,后泛指高級官員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,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,當時社會選拔人才制度可能存在弊端,有才學之人難以通過正常途徑獲得功名,而一些無才之人卻能憑借各種手段上位,詩人對此深感不滿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選拔人才的不合理現象。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、用典恰當,語言直白有力。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,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。
立馬攀條例有詩,陳詞爛調祗增悲。為君改唱仙槎曲,折贈珊瑚七尺枝。
波浪如山打兩舷,謝安舟底自高眠。晚來被酒柁樓立,喚起蛟龍舞九淵。
丁沽一水接天津,認取河橋酒旆新。試向北庭徵食譜,雪貍沙鱉定留賓。
昔日交傳集外詩,
規模雖記舊編遺。
近聞幾格多兼副,
可賜閒中一解頤。
我來雙溪上,正值黃花秋。
方為逆旅計,未辦佳賓留。
絕憐北鄰阮,不厭東家丘。
詩盟今幾人,肯著老子不。
江南六月看采菱,荷衣雪腕輕橈憑。錦帆涇里掉煙入,滿身風露寒凌兢。曼歌一聲蟾魄上,紫莖綠葉牽朱繩。
十年書劍去鄉國,鴛鳧舊夢空飛騰。直沽旅食又長夏,消渴不耐炎熇蒸。水西主人辱存問,側生五十筠籃承。
清香撲人光照眼,奚奴觸手愁霜棱。鶴留仙頂鸚爪細,一彎茜影湘波凌。玫瑰輕擘水仙佩,玉膚映徹冰壺冰。
吳儂得此乃狂喜,傳箋遍集諸賓朋。古瓷擎出佐清宴,涼飆凈掃窺盤蠅。滄洲法釀瀉百斛,靈池故實還同徵。
都忘蹤跡滯燕土,但覺塵翳消胸膺。哀梨縹李世艷稱,庶漿櫻實瓊筵登。獨遺此品在煙水,邈如釣瀨逃嚴陵。
天涯相賞有知己,不辭千里扁舟乘。孤根近托藉香榭,白蘋掩映溪流澄。芳鮮只供騷客嗜,聲價豈要皇都增。
尊前一笑宛舊識,領略風味當年曾。愿攜巾拂坐風檻,嬌紅婉翠圍千層。吳歈渺綿吳語軟,卜夜更命張華燈。
酒酣潑墨進吳諺,春蚓十丈書枯藤。
斷云宮樹似曾經,悵望天南帝子靈。
春水帆懸三楚白,夕陽人入萬山青。
勞勞塵世身如葉,草草浮生鬢欲星。
豈是不歸甘浪跡,東風杜宇太丁寧。
裛露凝氛紫艷新,
千般婉娜不勝春。
年年此樹花開日,
出盡丹陽郭里人。
信斷無青鳥,
盟寒有白鷗。
悶和詩作首,
愁聽□□□。
水滴蓮花曉,
山空桂子秋。
功名有期會,
教□□□□。
拜秋月,
秋月浸秋魂。
一點靈犀通碧落,
半行征雁去黃昏。
風露立無痕。
桃花潭中春水深,桃花潭上春云陰。
云陰不見古人面,水深曾照古人心。
如何李白汪倫后,云水荒涼直至今。
鳥道盤危磴,蝸居聚小莊。
褊衷常忐忑,舉步遍礌硠。
仆馬連朝困,家園數月荒。
何時超坎壈,觀景愜詩腸。
都護春游錦纜開,紫騮閒在夕陽臺。升平不作軍中樂,載得琵琶水上來。
暮春芳樹亂鶯啼,紫障金罍繞大堤。不是海波平似鏡,將軍那得醉如泥。
雨潤桐陰晝掩門
碧天苔色近黃昏
隔簾見月最銷魂
薇帳煙垂風自飏
蘭當灰陷夜初溫
此時心上畫愁痕
高掛筠籠,過盡晚風朝日,鉤辀格磔有時聞。響穿云。
生前莫是畫眉身。費盡張家彩筆,翻教羽毛不如人。混風塵。
烏魚結隊下南天,家在黃河碣石邊。九月定知冰未合,燕臺斫鲙讓君先。
熊掌駝峰未易嘗,燕京燒鴨客稱揚。功名別有奇緣在,都尉何妨作爛羊。
冬菜真堪淡煮羹,略加鹽豉味尤清。百錢更買黃芽韭,不負詩家對雪情。
名醋由來出濁流,也如紹酒萬人求。細君食性多偏嗜,歸日懸知載一舟。
拄杖子,化為龍。
拿云攫霧,妙應難窮。
霈然洪霔,四海皆通。
五谷結實,萬物歸功。
鼓腹謳歌忘世事,太陽依舊海門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