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洺鎮
竟日霜寒暮解圍,
融融桑柘染斜暉。
北人爭勸臨洺酒,
云有棚頭得兔歸。
竟日霜寒暮解圍,
融融桑柘染斜暉。
北人爭勸臨洺酒,
云有棚頭得兔歸。
一整天寒霜寒冷,到傍晚時圍困解除,溫暖的桑樹和柘樹被夕陽余暉染成一片亮色。北方人爭著勸人品嘗臨洺鎮的酒,說有獵戶在圍場打到兔子歸來了。
竟日:一整天。
霜寒:寒霜寒冷的天氣。
暮:傍晚。
融融:暖和的樣子。
桑柘:桑樹和柘樹。
斜暉:傍晚西斜的陽光。
北人:北方的人。
棚頭:指獵戶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推測是詩人在經歷圍困后于臨洺鎮所寫。當時可能處于一種相對緊張的局勢,到傍晚圍困解除,詩人看到當地人們的生活場景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臨洺鎮解除圍困后的生活場景,其特點是畫面感強,充滿生活氣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,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當地的生活風貌。
柳斷橋方出,煙深寺欲浮。
佗城斜日冷煙低,回首蒼梧望轉迷。先爾獨歸炎海畔,避人同住瘴鄉西。新詩欲寄勞飛雁,寒夢難成悵曉雞。慚愧風塵忙去住,此山松柏枉招攜。
潮落空江月滿洲,夜涼沙際淡螢流。人家遠近迷煙樹,燈火微茫映客舟。露下蒹葭欹岸夕,風驚絡緯野籬秋。天涯聚散相知少,惆悵蓬窗憶舊游。
老稱漢吏尚青年,路指南閩上越船。何郡獨非盤錯地,吾山元有洌寒泉。田田麻麥東風雨,夜夜星辰北極天。行過莆陽煩問訊,素翁莊在野云邊。
歸雁行飛集澗阿,不貪江海稻粱多。峰頭一蕩雖然小,飲啄猶堪避網羅。
太息南冠久陸沉,百年風節見于今。王嘉不就公孫詔,朱泚寧移秀實心。遼海有靈歸夜月,荒原無樹著秋吟。不知江漢新降鬼,曾憶天朝雨露深。
吳生大士十六像,歲久塵昏蛛網絲。真物從來有真賞,息軒為作證明師。
玄武湖邊冷荻花。茫茫衰柳任風斜。石頭城上盡棲鴉。歷代爭雄成往跡,斜暉水冷剩鳴蛙。秦淮何處覓琵琶。
蘄州鬼,蘄州鬼,不畏爾力畏爾嘴。梟獍蛇蝎虎與狼,涂豕廁鼠糞蜣螂。投之有北北不受,安得五丁拔其舌,抽其腸。烏不啜爾血,犬不食爾肉。上帝欲為人作福,蘄州鬼入阿鼻獄。
東門之枌,宛丘之栩。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谷旦于差,南方之原。不績其麻,市也婆娑。谷旦于逝,越以鬷邁。視爾如荍,貽我握椒。
問道三千程,齋戒三閱日。齋齋致太虛,白日生爾室。
元老忠貞竭,中朝歷數屯。十年荒社稷,一夜盡君臣。野月寒難曙,江花慘不春。精魂應殺賊,莫但作星辰。
白首無兼味,黃齋只數莖。不知牙齒落,還與菜根爭。發甕醢雞笑,行堂熱椀鳴。辛酸贏一飽,多謝楗椎聲。
何處月明橋,花宮對浦潮。即今明月夜,時有客吹簫。
竹雨松濤響道房,瓜黃李碧酒筵香。人間何物熱不喘,此地蒼蠅凍欲僵。一水飛光帶城郭,千峰流翠上衣裳。窗前古水搖枝入,好掛輕絺細雪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