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申生日七十自賦二首 其二
一尺光陰七寸馀,暗驚前路恐無馀。
匹如月欠三分滿,又似蓂飄六片初。
學問文章俱廢忘,科名官職總空虛。
諸孫中有小丁亥,十歲應能讀我書。
一尺光陰七寸馀,暗驚前路恐無馀。
匹如月欠三分滿,又似蓂飄六片初。
學問文章俱廢忘,科名官職總空虛。
諸孫中有小丁亥,十歲應能讀我書。
人生已過去大半光陰,暗自驚心前路恐怕所剩不多。就像月亮還差三分才圓滿,又似蓂莢飄落了六片剛開始。學問文章都已荒廢遺忘,科舉功名和官職也都成了空。眾多孫子中有個生于丁亥年的,十歲時應該能讀懂我的書。
一尺光陰七寸馀:形容人生已過去大部分時間。
蓂(míng):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,這里借指時光流逝。
科名:科舉功名。
“丙申”表明創作時間,詩人在七十歲生日時回顧自己的一生,感慨時光匆匆,自己在學問和功名上沒有取得理想的成就,于是寫下此詩,既有對過往的反思,也有對未來孫輩的期許。
此詩主旨是詩人在七十歲生日時的自我感慨,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以平實之語道盡人生況味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思考。
解印出公府,斗藪塵土衣。
百吏放爾散,雙鶴隨我歸。
歸來履道宅,下馬入柴扉。
馬嘶返舊櫪,鶴舞還故池。
雞犬何忻忻,鄰里亦依依。
年顏老去日,生計勝前時。
有帛禦冬寒,有谷防歲饑。
飽于東方朔,樂于榮啟期。
人生且如此,此外吾不知。
家住錢塘山水圖,
梅邊柳外識林蘇。
平生慣占清涼國,
豈料人間有暑途。
舉世無人用直鉤,
直鉤到底是良謀。
孟津再擲磻溪餌,
八百諸侯盡愛周。
瘴地人憂我莫支,人雖危我我何危。
元來憂國不怕死,非為捐身要出奇。
肯怨江山千里遠,幸逢天地一時知。
孔光張禹人無笑,祿位輸他善保持。
老矣能消幾許衣,
一株休論幾鉤絲。
垂楊舞徹鶯歌歇,
且看東風舞柘枝。
拱年奇氣伏菰蘆,
虎豹當關氣勢粗。
知有衛公精爽在,
可能示夢儆令狐。
唐室衣冠四百秋,元和臺省盡名流。誰人肯為交朋死,乞以羅池換播州。
黃柑無樹井無泉,思柳亭中兩愴然。蠻越至今猶畫像,圣唐何事獨遺賢。
久羨松梅竹,相于友歲寒。
幾番忻唱和,數月快盤桓。
老至居人下,身閒覺世寬。
光陰駒過隙,倥傯跨征鞍。
長驅決文陣,眇古百戰場。朔風吹梅花,塞日淡無光。
一將功業成,千屯草木香。高談靜寰宇,袖手歸巖廊。
累累腰下印,奕奕眉間黃。霖雨四海心,鼎鼐眾口嘗。
園林多勝事,豈久居其旁。縱令猿鶴怨,出處庸何傷。
白鶴巖前紫翠重,短筇飛步躡仙蹤。
垂蘿影落千尋壁,過雨風號萬壑松。
玉液已消丹灶冷,金書猶記白云封。
淩霞一去空留舄,古木荒臺自暮鐘。
萬里羊城今咫尺,飛帆幕府留。艤舟三水,簾開珠箔,幢擁清油。海天煙暖,瘴嶺客來,一洗羈愁。喜春早,正紅生亭榭,綠滿汀洲。
朋儔。主人情重,鳳笙龍笛夜啁啾。尉佗臺畔,田橫島外,半醉江樓。對蠻方節鉞,把手處,頭鬢霜稠。轉歌喉,問誰占星使,到自神州。
曳履星辰二十年,尚書補被故蕭然。
勇能自斷天難奪,清畏人知世已傳。
白社竟成娛老地,黃金不貯買山錢。
閑云一片秋寥廓,何限風光倚杖前。
倡建民權獨立秋,
義旗飆舉十三州。
自由鐘動東方白,
藉甚文明北美洲。
點蒼洱海捍邊城,蒙段銷除六詔平。
山作圍屏十九疊,水如初月二三生。
龍關地接蜻蛉近,鴛浦云連鐵柱橫。
萬里提封無事日,猶煩重鎮戍雄兵。
曉露雕欄濕,輕風弱柳斜。
朱樓畫檻認伊家。曾駐七香車。
翠箔昏篩月,紅綃晚護花。
盈盈玉筍慣涂鴉。無緒抱琵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