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冀州判張君
王孫蕩百產,不肯市翁仲。猥云崇惜之,物色那可動。
張君老明經,猶食監州俸。關門自讀書,瀟灑不聽訟。
且喜吳公來,三分百姓供。馀膏澤胥吏,兼足買書用。
去年三缺令,以公實其空。奧灶忽易位,當時媚者眾。
胡為食煙火,歸來氣猶洞。客里逢端陽,勞公忽贈送。
菜根飛鹽花,肥棗滿青粽。媵之兩三品,清德遍可頌。
我無報投物,作詩為公誦。食飽詩亦酣,陶然羲皇夢。
王孫蕩百產,不肯市翁仲。猥云崇惜之,物色那可動。
張君老明經,猶食監州俸。關門自讀書,瀟灑不聽訟。
且喜吳公來,三分百姓供。馀膏澤胥吏,兼足買書用。
去年三缺令,以公實其空。奧灶忽易位,當時媚者眾。
胡為食煙火,歸來氣猶洞。客里逢端陽,勞公忽贈送。
菜根飛鹽花,肥棗滿青粽。媵之兩三品,清德遍可頌。
我無報投物,作詩為公誦。食飽詩亦酣,陶然羲皇夢。
富貴子弟揮霍盡萬貫家產,也不肯去買墓前的翁仲。還說十分珍惜,任別人怎么勸說也不動心。張君精通經學且年老,還拿著監州的俸祿。在關門中獨自讀書,瀟灑自在不理訴訟之事。且高興吳公到來,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財物供奉。剩余的好處潤澤了胥吏,還足夠用來買書。去年有三個縣令空缺,讓張君去填補。小人與君子突然換了位置,當時諂媚的人很多。為何沾染世俗,歸來后正氣依然充沛。客居他鄉遇到端午節,勞煩您忽然贈送物品。菜根上帶著鹽花,肥大的棗裝滿了青粽。還附帶了兩三樣物品,您的清廉品德處處值得頌揚。我沒有回贈的東西,作詩為您誦讀。吃飽后詩興正濃,悠然進入了像羲皇時代那樣的美夢。
王孫:泛指貴族子弟。翁仲:原指銅鑄或石雕的偶像,后來專指墓前的石人。猥云:還說。明經:漢朝出現的選舉官員的科目,始于漢武帝時期,至宋神宗時期廢除。監州:監察州縣之官。奧灶:喻當道權貴。媵:贈送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中內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不良風氣,如富貴子弟揮霍、小人諂媚等。詩人客居他鄉,在端午節收到張君的質樸饋贈,有感于張君的清廉品德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君的清廉品德和高雅志趣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不同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境界,語言質樸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,但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物品格。
語別星霜久,懷人道里長。江山高著眼,文字飽撐腸。窮壑生新態,寒梅帶舊香。它年當記憶,有雁過衡陽。
蕩蕩白虹揚一舟,乾坤孤影在中流。風高物外浮溟興,天蓋人間岸幘頭。歷坂鹽車騏驥病,委霜人路菊花愁。也知萬戶封侯樂,一點真閒不及鷗。
朝發武陟城,夕宿河陰渡。平原郁蒼蒼,蔓屮巳多露。展我素氍毹,偃息并厓樹。洪濤與風會,砉若迅雷怒。揆余江海士,止逝隨所遇。一葦茍可航,濟險亦奚懼。所念形影單,恒饑在長路。中田豈無稼,不受一飯顧。引領望故鄉,巳復星漢曙。宣尼川上嘆,使我獲深晤。
雁背霜花落,吟悲興自如。天虛鱗甲動,山老鬢毛疏。斷隴暮歸客,寒溪人自漁。蒼茫閉籬落,政爾緩羊車。
荷葉初開筍漸抽,東陂南蕩正堪游。無端壟上翛翛麥,橫起寒風占作秋。
遠樹碧陰合,孤峰秋靄微。釣竿閒不那,溪畔有漁磯。
疏單勿復道,幸抱此高襟。妙鑒既弘照,大車亦雄任。如何覆載洪,行跡復淹沉。孤征即長道,纏綿荊莽侵。焉能不局蹐,日月坐以深。
伏枕驚還喜,天顏一笑開。露桃方朔獻,白鹿叔卿來。靈圉多留館,通天更筑臺。豈堪滄水使,容易奏蓬萊。
榑桑若木是誰栽,金柱紅盆出海來。恰似寶陀山頂見,天雞啼上妙高臺。
韡韡常棣華,粲粲紫荊樹。眷彼柯葉榮,由茲本根固。嗟哉弟與兄,同胞均乳哺。形從一體分,何異手足顧。京城繕甲兵,淮南歌尺布。澆風日逾扇,紾臂視如路。疇能念天顯,二惠忻僅睹。承歡共克諧,干蠱胥遠騖。凄涼伯氏塤,天涯遘沈痼。姬旦彼何人,仲也心切慕。懇懇捐此身,乞代仰天呼。高玄弗見察,大夢竟難寤。絕筆脫塵凡,遺言激衷愫。瞑目賴有依,旅櫬護歸祔。友愛本因心,至性天所賦。砥柱屹頹波,古道獨回溯。厚德聞四方,輔世非小故。千齡孝友名,可以垂竹素。
玉堂金馬盡名儒,黃本牙簽付石渠。向此別藏三萬卷,不憂中有蠹書魚。
漫道金閨射策倫,可堪貧病老夷門。管寧皂帽無塵垢,司馬青衫剩淚痕。爭羨萬花開有艷,獨憐叢菊噤無言。此身愿化遼東鶴,夜夜思歸有夢魂。
濱河廢壘草離離,尺寸紛爭彼一時。著眼道旁看覆轍,平心局外說殘棋。中流白浪搖詩夢,古塞黃云付牧兒。身老太平無事日,扁舟萬里鬢絲絲。
風如銳箭梧如敵,雨是森刀夜是砧。誰向今宵攜玉女,小紅花傘罩春溫。
寶劍黃金贈遠人,雄風萬里動車塵。卻憐一雨添離恨,愁殺長亭酒數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