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呂周輔宗丞守崇慶 其一
從昔傳家學,當今良史才。聲名冠西蜀,風節象東臺。朝跡收何速,歸心挽不回。一麾從此去,萬里可能來。
從昔傳家學,當今良史才。聲名冠西蜀,風節象東臺。朝跡收何速,歸心挽不回。一麾從此去,萬里可能來。
露下天街一氣涼,月明不復被云妨。
正當金帝行秋令,疑是銀河洗夜光。
鮫室影寒珠有淚,蟾宮風散桂飄香。
席間醉客忙歸去,獨共三人盡此觴。
裊裊西風生夕波,蕭蕭碧樹得秋多。潘郎未就閑居賦,白發添來奈爾何。
欲攬芙蓉上采舟,浦云煙樹隔滄洲。眼中秪覺秋光好,何事騷人卻怨秋。
恭祀上帝,于國之陽。
爵醴是荷,鴻基永昌。
云際千巖落照,荒村幾樹輕煙。
暗水聲聞澗底,流鶯啼傍花前。
落日旌旗搖曳,晚風鼙鼓填諠。
新柳滿堤春色,長楊夾道黃昏。
羞與春華艷冶同,
殷勤培溉待秋風。
不須牽引淵明比,
隨分籬邊要幾叢。
暮色蕭條歲欲闌,長途猶自赴征鞍。
橫穿峻嶺幾千丈,直下危峰數十盤。
古樹夕陽鴉影瘦,亂山殘雪馬蹄寒。
風塵滿眼愁無奈,始嘆當年蜀道難。
我從建溪走千里,膽落魂銷百灘水。舟人更說九龍灘,絕險諸灘安足齒。
嗟予漂泊何為哉,今日親到龍灘來。恰聞昨日七舟下,兩舟卻破尋尸骸。
上灘猶比下灘好,人登崖岸且自保。長索條分眾挽舟,獨把操篙付三老。
一灘水懸一丈高,奔雷卷雪舂怒濤。舟尾向天舟倒立,還防巨石訇相遭。
欲上不上力再著,號呼互應愁一錯。我傍山根行□行,崚嶒石罅難移腳。
九龍九龍路折盤,盡日勞勞上幾灘。最有墓龍勢尤險,過此相慶方平安。
嗚呼上灘人自苦,下灘水急誰能主!輕舟逐浪轉如飛,縱有賁獲勇何補。
清流之人水中生,弄舟慣與洪流爭。商旅乘舟漫僥幸,性命直比鴻毛輕。
我意欲將山路辟,下屬安沙上鐵石。閉卻九龍不復行,往來免誤天涯客。
酒壚客舍已塵埃,憶與回公舊往來。鐵笛一聲塵夢醒,岳陽樓下水如苔。
太華峰頭夜半過,鐵船搖蕩玉池波。山精竊候希夷睡,偷采池中十丈荷。
方壺圓嶠月初生,海色如銀萬頃明。一片彩云當面墮,東華童子召飛瓊。
戲拋白鳳下清冥,黃鶴樓頭雨正晴。十八女郎歌勸酒,人間誰識是龍精。
一別良常歲月賒,茅君相念寄瑤華。五云閣吏無人換,猶是當年蔡少霞。
山回路轉石橋東,
過客停驂柳一叢。
十里郵亭烏啞啞,
三家長傍夕陽紅。
白米乾薪好井泉,
甘餐美睡若登仙。
從來不慣嘗鹽酪,
席下何須有一錢。
見說關城臥鼓鼙,又聞應響變鳴雞。三邊列障通青海,九市華筵舞白題。武帝威棱歌寶馬,黃支職貢記生犀。長城約束分明在,可任邊人節度攜。
絕域歸來更大何,辦裝未辦口懸河。乘槎路遠天憂大,縛馬書來國論多。一借荊州還豈易,盡拋甌脫議尤訛。云蒸龍變歸神略,回首滄溟久不波。
四海游談愿識韓,壯圖先見戰皋蘭。出塵軍略戈鋋老,絕塞風煙道路難。麾羽幕前遲謝艾,盤矛帳下渴陳安??飼r一疏扶清議,早晚天山看筑壇。
諸葛云霄萬古名,郎君杖節事孤征。料知樽俎沖能折,休道關河草不橫。東閣異時陪客座,宗臣高論屈人兵。家聲燀赫懷柔遠,元老垂紳且仰成。
臥虎潭潭守便宜,人中蓍蔡仰前知。兩隅略地無長鎖,萬國朝天有亂絲。得意軒車曾寵鶴,當時田獵夢非螭。艱危此日紆籌策,明目仍聞岳牧咨。
南閣拜臺時已絕,
淵明醉臥情猶偏。
我欲與君賓作主,
明月清風共莞然。
仙根重植葛仙梅,
花向仙山依舊開。
誰與鮑姑寄芳訊?
滿天香雪鶴歸來。
大化無端倪,至道絕馮仗。
委身于一靜,足以去群妄。
死生亦寄耳,遐齡豈吾望。
伯倫稱達人,胡為未忘葬。
共對青天好舉觴,從前三五是尋常。
一年佳節秋將半,萬里清輝夜未央。
才向缺時舒窈窕,欲從盈后斂光芒。
姮娥曾得長生藥,我欲停杯問此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