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其五
清曉林禽百種鳴,春寒漸暖變新聲。向陽死草青先茁,解凍枯池綠再生。太子四門何足怪,麻姑三海自堪驚。回頭最念兒童輩,不識燈宵舊太平。
清曉林禽百種鳴,春寒漸暖變新聲。向陽死草青先茁,解凍枯池綠再生。太子四門何足怪,麻姑三海自堪驚。回頭最念兒童輩,不識燈宵舊太平。
萱草北堂深,霜風一夕侵。
斷機思往訓,捧檄負初心。
仙府云??遠,佳城月魄陰。
平生五鼎養,空復美衣衾。
故人天上調金鼎,應念先生苜蓿盤。
博士不煩重講席,拾遺無復嘆儒冠。
蓬萊海闊還須險,太華峰高不道寒。
茅屋三間老書客,逢人懶問日長安。
秋風吹破木綿裘,一棹東游興未休。
幼學古人徒自好,遺經深義不能鉤。
槐黃滿路君宜往,髪白盈簪我亦羞。
共飲番江不相識,富陽磯下卻聯舟。
想見從來種種迂,讀書采藥灌園蔬。
看山不厭風期別,與世相忘機事疏。
正自未妨犀首飲,足知不作子公書。
詩名莫落江湖去,怕有人來畫子廬。
不為祁寒暫輟冬,肯移蓮幕下芹宮。
深青豈必從藍出,美玉何煩就石礱。
殘雪五更侵幾白,一燈深夜照書紅。
他年共赴長安召,正恐諸儒卻誚通。
幾年本分做家公,雖是癡頑幸不聾。
何必張皇驚鬬蟻,更須辛苦望攀龍。
濕窗暗想催花雨,開戶遙知戛竹風。
問夜何其將夜半,元來野寺已鳴鐘。
襄陽耆舊傳,一覽涕無從。
入社深衣叟,齋居糲食翁。
市朝終不到,林澗或相逢。
有子能傳業,棺衾得慎終。
蓬山閣上冠群賢,出擁朱旛浙水邊。
但看兩州歌善政,宜膺多福享遐年。
當生自是長生佛,未老應為不老仙。
欲就瓣香稱壽去,梅林一夕漲江天。
我祖徐從事,君家馬自然。
何曾絕倫誼,皆得列神仙。
四百金丹字,參同鼎器篇。
能通言外意,即此是單傳。
仙人足戲劇,盤石留渦房。
紫陽此來游,與客煮茗嘗。
青煙久消歇,白云時飛揚。
至今潭中水,猶作笑語香。
蒙茸履跡在,欲步不敢翔。
三吸此清泠,回首入空蒼。
書向愁邊著,詩添病后吟。
不成千古事,空費一生心。
華髪江湖晚,青燈風雪深。
鐘期那可鑄,塵網斷紋琴。
塵埃野馬謾勞形,遠想高標愧此生。
已許過從陪杖屨,敢辭來往涉途程。
幔亭山色長如畫,破衲秋風自有情。
更待焚香參太極,朱弦端為發奇聲。
夸父以渴斃,麥杖終死兵。
項王稱拔山,霸圖竟無成。
區區諸勇力,如何與天爭。
子房類婦人,談笑立功名。
去去從谷城,迢遙學長生。
生來畏別不堪聞,十四年中三送君。
掛席壓平彭蠡浪,載家喜見太行云。
對揚入掌絲綸寵,紀頌行看金石文。
猶有鵝塘遺意在,一麾須早乞江??。
日者旱太甚,天乎禱有諸。
震雷驚破柱,驟雨喜隨車。
精意通無間,神功斂不居。
魯侯明德頌,好接有年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