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化見劉融齋先生還至歐家坊館次寄內弟吳肇嘉
湖水連江綠,扁舟載夢歸。
病消杯在手,寒盡樹更衣。
樵牧各余契,弟昆惟汝違。
松花開落處,應有彩云飛。
湖水連江綠,扁舟載夢歸。
病消杯在手,寒盡樹更衣。
樵牧各余契,弟昆惟汝違。
松花開落處,應有彩云飛。
湖水連著江水一片碧綠,我坐著小船仿佛載著夢歸來。病好了手中有酒杯相伴,寒意退去樹木仿佛換了新衣。樵夫和牧童都與我有情誼,兄弟中只有你不在身邊。在松花開放又飄落的地方,應該有彩云在飛舞。
扁舟:小船。
契:情誼。
弟昆:兄弟。
違:分離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興化見到劉融齋先生后,返回歐家坊館舍時所作。當時詩人可能病愈不久,心情較為輕松,同時因兄弟不在身邊而心生思念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病愈后的心境和對兄弟的思念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語言清新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。
欲辦香茅成小宇,漸看雜樹發芳條。市樓盡日風吹客,江國今年翠齧橋。高馬大車衢路隘,香燈茗碗夢魂遙。相逢莫作等閒坐,快意由來矜一朝。
逃名蕭散客,結屋跨云根。風月供千首,乾坤寄一樽。孤鐘臨水寺,長笛落梅村。讀易筠窗下,超然隔世喧。
玉漏遲遲高閣報。枝上梅花春又透。紅云宮闕白云山,人盡道。如君少。江北江南行處好。試聽陽春歌楚調。調鼎勛名都做了。人生七十古來稀,仁且壽。誰能到。有酒滿斟南極老。
秋風悄悄動荒埃,籬下黃花菊又開。試問城頭雙過雁,中原何日定歸來。
青春去后幾時回,銀漢仙槎待子來。卞玉且為藏櫝器,蠡舟終是濟川才。秋風北渚歌遺佩,曉日南山詠有臺。忽睹雙魚傳尺素,吟看懷抱郁難開。
憶昔天門曙色開,連翩并馬直廬回。高翰徼外清風播,遐壽壺中紫氣來。別圃序芳觀物興,平槎對景擅場才。村翁許入香山社,雅祝還稱北海杯。
束帛加金賁海鄉,特舟千里上龍江。天光照人尺五近,文氣凌云萬丈長。善走宛駒歸漢苑,和鳴?鳳識周岡。定知黼黻皇猷日,金水河春細柳黃。
萬境沉沉夜氣嚴,廣寒初下水晶簾。三杯強沃澆腸酒,一捻聊分暖硯鹽。已恨梅梢遭挫折,可堪風物為般添。才高柳絮雖難到,此語于今亦惡拈。朝來經閣課楞嚴,撩亂飛花競撲簾。似是青腰誇黑帝,故教姑射混無鹽。地爐無奈貂裘薄,斗酒難供座客添。詩債惱人眠不得,夜寒殘管亦須拈。
鄧禹年二四,拜袞遺田桑;周瑜年二四,握兵無糟糠;仲則年二四,黃齏苦筍糧。肖子能溫飽,鼓腹游朝陽。草澤無下睨,才士例堪傷;努力篤行操,高者安足方。作詩相黽勉,我亦近止觴。
潞河清泛好,秋色正平分。水氣依晴幔,村煙綴遠濆。鵲袍新湛露,驪駕宿屯云。萬里同留滯,相看拚夕曛。
野色蒼茫接渭川,白鷗飛盡水連天。僧歸紅葉林間寺,人喚斜陽渡口船。表里山河猶往日,變遷朝市已多年。漁翁看破興亡事,獨坐秋風釣石邊。
孟光曾共去時車,千里魂歸不是家。腸斷綺窗花自落,錯教鸚鵡喚琵琶。
林竹生涼飔,井梧響疏雨。層軒臨清池,寧知有秋暑。盍簪得良友,高標宛霞舉。間時不易得,信是天所與。揮毫總詩流,飛觴皆酒侶。一醉能盡歡,百罰諒無恕。慨彼松下墳,衣冠已塵土。及時不為樂,他日虛延佇。
吳苑誰傳孫子令,陣云空鎖美人旌。廉頗去國存廉恥,趙括籌謀坑趙兵。禽獸人言君莫笑,齊東野語禮長明。狂秦三戶亡于楚,一片鄉心不世情。
臨水樹如朋合志,隔籬花似女懷春。護門村犬還驚客,親棹沙禽忽訝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