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志吳書五首 孫策
孫郎年少有雄名,江左開基霸業成。引鏡自憐功未竟,中原誰更與爭衡。
濡須塢外盛軍容,春水方生得戰船。部伍回還聞鳳吹,北人誰不羨吳儂。
王浚樓船早受降,漫勞鐵鎖畫長江。四州六郡渾全盛,青蓋搖搖入魏邦。
曹公橫槊下荊州,囊括東南意未休。八十萬軍同一炬,月明烏鵲為誰愁。
翩翩游子涉江湘,似為兵家說短長。莫怪樽前留一顧,知音原自有周郎。
孫郎年少有雄名,江左開基霸業成。引鏡自憐功未竟,中原誰更與爭衡。
濡須塢外盛軍容,春水方生得戰船。部伍回還聞鳳吹,北人誰不羨吳儂。
王浚樓船早受降,漫勞鐵鎖畫長江。四州六郡渾全盛,青蓋搖搖入魏邦。
曹公橫槊下荊州,囊括東南意未休。八十萬軍同一炬,月明烏鵲為誰愁。
翩翩游子涉江湘,似為兵家說短長。莫怪樽前留一顧,知音原自有周郎。
孫策年少便有英雄之名,在江東開創基業成就霸業。他對著鏡子自憐大業未竟,在中原誰還能與他抗衡。濡須塢外軍容強盛,春水漲起時獲得戰船。軍隊返回時聽聞軍樂聲,北方人誰不羨慕吳地人。王浚的樓船早已讓敵方投降,何必徒勞用鐵鎖封鎖長江。四州六郡一片全盛景象,帝王車駕卻搖搖晃晃進入魏邦。曹操橫槊南下荊州,想囊括東南的野心不止。八十萬大軍被一把火燒盡,明月下烏鵲為誰哀愁。瀟灑的游子渡過江湘,好似為兵家評說長短。別怪他在酒樽前多停留一眼,知音原本就有周郎。
孫郎:指孫策。
江左:江東。
引鏡自憐:孫策曾因臉被刺傷,照鏡子覺得容貌毀了,大業難成而感慨。
爭衡:爭高下。
濡須塢:東吳的軍事要塞。
鳳吹:指軍樂。
吳儂:吳地人。
王浚:西晉將領,率樓船滅吳。
鐵鎖畫長江:東吳曾用鐵鎖橫江阻攔晉軍。
青蓋:帝王車蓋。
曹公:曹操。
橫槊:橫持長矛,形容氣概豪邁。
八十萬軍同一炬:指赤壁之戰曹操八十萬大軍被火燒。
周郎:周瑜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作者可能是在閱讀《三國志·吳書》后,有感于三國時期東吳的歷史和英雄人物而創作。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,作者有閑情回顧歷史,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感悟。
這首詩以孫策等東吳人物和事件為線索,展現了三國時期的歷史風云。主旨是通過對歷史的回顧,感慨英雄人物的命運和歷史的變遷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,生動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貌。在文學史上,它為后人了解和感受三國歷史提供了文學視角。
正氣歌成詩更烈。字字悲宮闕。石爛海枯心不歇。誰得及、錚錚鐵。一卷麻沙精妙絕。來歷猶能說。我欲讀之喉更咽。君試看、斑斑血。
經秋無一事,結束類枯禪。藥草羅清供,香花禮法筵。閉門辭問字,高枕詠殘編。有客來相過,言尋靜者緣。
紅樹青山滿眼秋,江南江北路悠悠。一行歸雁無書信,倚盡斜陽不下樓。
洪爐片雪陳公甫,獨棹中流羅一峰。玉露金莖撐九陌,桃花流水度三冬。江門孤月元無影,太極丸春自有容。傳與鐵船憑泛海,棹歌聲里盡相逢。不問青天擬問誰,孤琴搖曳動清脾。雷聲偶逐片云起,輕碧無勞過雨疑。幾有一漚生舊處,笑看新葉發殘枝。逢人持此閒供具,啼笑當前換兩眉。紙窗無縫看青山,也覺秋容不放閒。瓶水影中莎草岸,菱花曲里白蘋灣。他時搖落含春思,昨夜蕭清啟月顏。識得金風消息好,逢場抖擻試癡頑。
憶殺平生輔漢卿,武夷山里話寒更。不知新歲還家未,白發沖冠有幾莖。
不似居城市,澄湖上有松。日斜人影散,百尺臥蒼龍。
佛語心為宗,無門為法門。個里全身入,別是一乾坤。
緊頭上立,問如何、猶向清溪盤礴。應為春防須熟局,且借輕裘彈壓。野聚晴炊,煙波暖唱,盡出江南北。從容歸袞,三年功滿棋柝。真個福比南山,誰無富貴,無此團圞樂。錦瑟瑤琴清對處,青紫諸郎參錯。楚楚孫枝,溫溫婿玉,簾幕歡聲拍。摳衣小子,壽公也趁龜鶴。
暑雨初晴晝漏遲,江鄉樂事有誰知。村村壟麥登場后,戶戶吳蠶坼簇時。齒發凋零奈爾何,年光暗里易消磨。街槐正喜清陰密,巷柳還驚蠹葉多。竹根斷作眠云枕,木癭刳成貯酒尊。怪怪奇奇非著意,自無俗物到山村。動身尚懶那堪事,學古無成罷讀書。枕上側眠聽語燕,池邊小立看游魚。悶欲遠游身苦懶,病思閑話客誰過。北窗一枕差堪樂,無奈茶杯作祟何。黃葛蚊廚睡欲成,高槐陰轉暑風清。倚床奴子垂頭坐,搖手孫兒小步行。斮取溪藤便作香,煉成崖蜜旋煎湯。蕭然巾履茅堂上,不畏人間夏日長。謝客捐書日日閑,行穿密竹臥看山。巖前恨欠煎茶地,安得茆茨一小間。蘋生洲渚微風起,梅熟園林細雨來。咫尺柴門常懶出,不教拄杖損蒼苔。側臥橫眠百不知,軒窗寂寂雨絲絲。豈無布襪青鞋興,過卻梅天出未遲。幽花婭姹開還斂,小蝶翩翾去復留。貪睡畸翁俱不領,被人錯喚作閑愁。山下柴荊晝不開,苔生古井暗楸槐。新詩哦罷閑無事,移取藤床睡去來。
白面誰家子,腰下佩錕铻。短衣匹馬馳驟,游俠遍三吳。更向長安道上,不惜黃金千鎰,調笑酒家胡。兄尚平陽主,弟拜執金吾。行樂處,追從者,綠鞲奴。一生有力如虎,人號小于菟。最愛灌夫籍福,暇日吹簫擊筑,自笑一愁無。朱邸春留客,紅燭夜呼盧。
松滋縣東一柱觀,君達荊州春正深。風落澄湖翻夕照,云移別嶂入晴林。花間日見江猿過,竹里時聞湘鳥音。千古洞庭存勝槩,即憐詞客更登臨。
寒歲開筵處,佳辰對碧山。梅花似白發,萱草亦朱顏。志與和熊苦,身因駕鹿閑。百年應自慰,常見舞衣斑。
下流不可處,君子慎厥初。名高不宿著,易用受侵誣。前者隳官去,有人適我閭。田家無所有,酌醴焚枯魚。問我何功德,三入承明廬。所占于此土,是謂仁智居。文章不經國,筐篋無尺書。用等稱才學,往往見嘆譽。避席跪自陳,賤子實空虛。宋人遇周客,慚愧靡所如。
小院嫣紅飄作雨。春色三分,已盡成塵土。一霎韶光成逝水。行蹤又逐江頭絮。睡醒海棠無意緒。病起懨懨,懶熱金猊炷。欲寫鸞箋斷腸句。年也筆也憔悴。
予晤默成子,最愛默成義。何以默而成,忠信為實地。植培真種根,沃以靈泉泚。刪剔去繁枝,含英葆元氣。夜息微初萌,勿俾牛羊恣。自養自得之,誰能說衷秘。太虛本何言,聲臭兩無自。惟翕始有辟,專一為直遂。是以廣大生,無窮亦無際。古有孔圣師,無言法天地。心齋以坐忘,如愚有顏氏。千載同心盟,吾茲見吾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