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長甸鋪作 其十
友為金州人,歸家就熟路。
因將捷徑尋,轉被歧途誤。
一誤再誤馀,日晚漸昏暮。
好月近上弦,清光照奔赴。
風定晚煙霏,輕籠若薄霧。
曲折避塍溝,巾車不留住。
尚有五六里,指說長甸鋪。
人聲依稀聞,燈火出村樹。
友為金州人,歸家就熟路。
因將捷徑尋,轉被歧途誤。
一誤再誤馀,日晚漸昏暮。
好月近上弦,清光照奔赴。
風定晚煙霏,輕籠若薄霧。
曲折避塍溝,巾車不留住。
尚有五六里,指說長甸鋪。
人聲依稀聞,燈火出村樹。
友人是金州人,回家走的是熟悉的路。卻因想找捷徑,反而被岔路誤導。一錯再錯之后,天色漸晚變得昏暗。接近上弦的好月亮,清光照著我們趕路。風停了,傍晚的煙霧彌漫,像輕薄的霧氣籠罩著。我們曲折地避開田埂溝渠,車子不停前行。距離長甸鋪還有五六里,有人指著說就在那里。隱隱約約能聽到人聲,燈光從村中的樹木間透出來。
就熟路:走熟悉的路。
歧途:岔路。
上弦:農歷每月初七、初八,月球與太陽相距90°,月球的一半被照亮的月相。
霏:彌漫。
塍溝:田埂和溝渠。
巾車:有帷幕的車子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,作者可能是在與金州友人同行歸家途中,因尋捷徑迷路,在暮秋傍晚趕路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以敘事為主,記錄了一次迷路趕路的經歷。語言質樸,通過對途中景色和行程的描寫,展現出生活的真實場景,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和畫面感。
畫棟將云繞,修檐傍漢開。亭非邀翠入,山自送青來。遠色虛難寫,遐觀縱未回。共言春景麗,不見使人猜。
袖有新詩如美玉,知君去意十分濃。山行見草認靈藥,午歇就陰依古松。兩鬢已添蓬蔂色,三年判作飄零蹤。羈情夜后更愁絕,深澗斷猿溪寺鐘。
臨河憶送君,始見梅花雪。相見在梧城,已過寒食節。時哉忽我遒,羲御一何疾。歲序易寒暑,邊塵蔽天日。行李滯風塵,容發各蕭瑟。斗酒話生平,終宵情未畢。異鄉氣候殊,相期保昭質。
人生寄耳,幾許寒仍暑。東晉舊風流,嘆此道、雖存如縷。黃塵堆里,玉樹照光風,閑命駕,小開樽,林下歌奇語。蕭閑老計,只有梅千樹。明秀一峰寒,醉時眠、冷云幽處。君如早退,端可張吾軍,唯莫遣,俗兒知,減卻歡中趣。
久欲游衡岳,輕舟信所如。川程限楚越,生計系樵漁。未種龍洲橘,先馳汶嶺書。四愁無處寫,勝事恐成虛。
林香迎霽日,一路落橙花。孤杖扶吾往,千山是我家。青苔沿舊路,白鳥印晴沙。物理堪乘興,春光未有涯。
金城西北萬山頭,翠積云蒸碧水流。千古幽燕開白日,九朝陵寢甗清秋。星辰影動祠官入,霜露寒生帝子愁。廣樂無聲班欲定,似聞仙蹕出松楸。
黃鶴樓前江漢流,十年鄉夢在中洲。而今木鐸翻琴操,又向閩南望楚州。
溶溶春水雜蒹葭,裊裊晴風度落花。小巷幾時佳客至,新詩獨向野人夸。未聞汗馬收諸國,且逐閑鷗坐淺沙。春色酒杯俱在眼,底須辛苦欲還家。
國初傳爾祖,采石建奇勛。方略高堂授,威名大將分。虎頭今有種,鳳臆舊空群。他日交河戰,還期再冠軍。
詩興因君酒興賒,且將詩酒忘年華。眼前好景看新月,墻角殘梅自落花。千古風流思澤畔,三春桃李望江涯。杏壇莫奏虞妃曲,湘水秋風日易斜。
棲烏驚起天無月,化鶴歸來頂不朱。錯認湖山作西子,眩人疑是玉肌膚。
滿町花氣漲黃昏,古屋酣春入夢魂。一夜聞香迷處所,醒來千艷雪封門。
袖卷金經便作歸,海光晴日蕩清輝。鯨魚載足如船穩,龍女將花出浪飛。玉阜寺門羅樹綠,琴臺云崦橘林稀。故人相見應相問,為道淮山獨掩扉。
林邊一水水邊山,象嶺驪峰幾席間。無數煙鬟新沐雨,似勾詩債向柴關。